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药物,特别是一种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是由麻黄、生石膏、白芥子、干姜、熟附子、白术、细辛、枳壳、阿胶、麦门冬、当归、郁金、生地、丹参、淫羊藿、枸杞子、桔梗、山茱萸、黄芪和玉竹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的优点,并且生产工艺简单,对病态窦房结综合症患者疗效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简称病窦综合 症,是由窦房结及其邻近组织病变引起窦房结起搏功能和窦房传导障碍,从而产生多种心律失常和临床症状,病窦综合症的主要特点是窦房结功能衰竭,而且可以合并心房、房室交接处及心脏全传导系统的病理改变,各种年龄都可发病,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也呈间歇发作,轻者乏力、头昏、眼花、失眠、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或易激动等,重者可引起短暂黑蒙、近乎晕厥、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公开号102309726A (申请号201110277744. 4 )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是由黄芪、炙麻黄、党参、山茱萸、鹿角胶、补骨脂、淫羊藿、麦冬、玄参、女贞子、枸杞子、川穹、枳壳、郁金、地龙、甘草、附子制成。公开号CN 102526452 A (申请号201210016958. 0 )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中药汤剂,该中药汤剂由如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黄芪9 30份,知母6 12份,柴胡3 10份,桔梗3 10份,升麻3 10份,党参9 30份,山萸肉5 20份,桂枝3 10份,炙甘草I 10份;同时,该专利技术专利还公开了中药汤剂的制备方法,将上述原料置于净器并用加冷水浸泡半小时,用武火煮开锅,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煎煮半小时后将药汁倒出并过滤;重新在容器内加冷水至超过药物3 5厘米,用武火煮开锅,后改用小火,保持微沸状态煎煮半小时后,将药汁倒出并过滤后与前述倒出的药汁混合,即得中药汤剂。现代西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效药物治疗,常用药有阿托品、麻黄素和异丙肾上腺素,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心力衰竭患者则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心脏起搏器费用高,并且还不能根治。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取得了较好疗效,但还存在一定不足,中药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中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中药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是由麻黄、生石膏、白芥子、干姜、熟附子、白术、细辛、积壳、阿胶、麦门冬、当归、郁金、生地、丹参、淫羊藿、枸杞子、桔梗、山茱萸、黄芪和玉竹制成。一种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是由如下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麻黄3 10份,生石骨9 30份,白芥子3、份,干姜1 3份,熟附子3、份,白术6 12份,细辛5 15份,枳壳3、份,阿胶6 12份,麦门冬6 15份,当归5 12份,郁金2 8份,生地3^9份,丹参3、份,淫羊藿3、份,枸杞子5 15份,桔梗5 10份,山茱萸6 12份,黄苗5^10份,玉竹I 3份。所述的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方案中,是由如下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麻黄5、份,生石骨12 20份,白芥子4、份,干姜I. 5^2份,熟附子4 6份,白术8 10份,细辛8 12份,枳壳4 6份,阿胶8 10份,麦门冬8 12份,当归6 10份,郁金4飞份,生地41份,丹参41份,淫羊藿41份,枸杞子8 12份,桔梗61份,山茱萸8 10份,黄芪7 9份,玉竹I. 5 2份。所述的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优选的方案中,是由如下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麻黄6份,生石骨18份,白芥子6份,干姜I. 8份,熟附子5份,白术9份,细辛10份,枳壳5份,阿胶9份,麦门冬10份,当归8份,郁金5份,生地6份,丹参6份,淫羊藿6份,枸杞子10份,桔梗7份,山茱萸9份,黄芪8份,玉竹I. 8份。 所述的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将生石膏和阿胶之外的各原料药粉碎,过90— 100目筛,得细粉; (2)将生石膏与步骤(I)所得细粉混合均匀,置于棉布袋内,用温度为20°C的凉开水浸泡6-8小时,用水量为所述细粉重量的6-7倍; (3)加热至沸腾,持续50分钟后取出棉布袋,所得液体经浓缩至原体积的1/2- 1/3,得浓缩液; (4)将阿胶烊化,加入到步骤(3)所得浓缩液,于105- 120°C杀菌10 - 20分钟后无菌封装,即得中药组合物。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I)中粉碎后过95目筛,得细粉。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2)用凉开水浸泡7小时,用水量为所述细粉重量的6. 5倍。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的方案在于步骤(4)于110°C杀菌15分钟后无菌封装,即得。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疗效可靠,无毒副作用的优点,生产工艺简单。麻黄,出自《神农本草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其功效在于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利水消肿。麻黄为宣肺利尿之药,该品发汗利水,有助于消散水肿,与干姜、白术等同用; 白芥子,出自《得配本草》,性温、味辛、无毒。功能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主治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熟附子,大辛、大热、有毒,其功用在于回阳救逆,温补脾肾,散寒止痛。大辛大热,温阳逐寒。熟附子和干姜相配治疗寒少阳病,阴寒内盛,阳气欲脱,而有腹痛下利,四肢厥冷,脉微细欲绝;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白术健脾燥湿,白芥子善祛皮里膜外之痰水,两药合用,则健脾化饮,治疗饮停胸胁之证。细辛,功效在于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解热、利尿、镇痛、镇静药,治头痛,有发汗、祛痰; 枳壳,功效在于理气宽中,行滞消胀。用于胸胁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胃下垂,脱肛,子官脱垂; 阿胶,补血;止血;滋阴;润燥; 麦门冬,甘;微苦;寒,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郁金,性辛、苦,寒。归肝、心、肺经。可行气化瘀,清心解郁,利胆退黄。一般用于经闭痛经,胸腹胀痛、刺痛,热病神昏,癫痫发狂,黄疸尿赤。生地,生地黄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清热、生津、润燥、滑肠、破瘀、生新、止痛、调经、金疮瘀、凉血、止血; 淫羊藿,辛、甘,温。归肝、肾经主治功能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丹参,性味苦,性微寒。能活血化瘀,凉血,安神。入心、脾二经。据《本草求真》:丹参具有入心包络破瘀之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其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塞和心脏功能,调节心律,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降低血脂,抑制冠脉粥样硬化形成;能缩短红细胞及血色素的恢复期,使网织细胞增多,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加速骨折的愈合;有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有抗肿瘤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能降低血糖;对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枸杞子,其味甘、性平具有补肝益肾之功效,《本草纲目》中说“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麻黄3~10份,生石膏9~30份,白芥子3~9份,干姜1~3份,熟附子3~9份,白术6~12份,细辛5~15份,枳壳3~9份,阿胶6~12份,麦门冬6~15份,当归5~12份,郁金2~8份,生地3~9份,丹参3~9份,淫羊藿3~9份,枸杞子5~15份,桔梗5~10份,山茱萸6~12份,黄芪5~10份,玉竹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玉良,贺凤英,
申请(专利权)人:张玉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