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着陆缓冲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42782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2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着陆缓冲机构,所述着陆缓冲机构包括主缓冲器、辅助缓冲器、足垫和铰链,主缓冲器分为上、下主缓冲器;上主缓冲器上端和航天器本体由万向节相连,两个辅助缓冲器相同,上端由万向节与航天器本体相连,下端由球铰和上主缓冲器相连;上、下主缓冲器之间由铰链相连;下主缓冲器下端由球铰与足垫相连。上、下主缓冲器外筒内均设缓冲元件,下主缓冲器上端盖、下主缓冲器外筒之间设有下主缓冲器分离火工锁;上主缓冲器下端盖与上主缓冲器外筒之间设有上主缓冲器分离火工锁;上、下主缓冲器连接处设有可锁紧的锁栓和锁头。所述着陆缓冲机构收拢时所需安装空间小,尤其是高度方向尺寸小、支撑面积大、刚度好且承载能力强。(*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折叠的着陆缓冲机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合航天器使用的可折叠着陆缓冲机构。
技术介绍
着陆缓冲机构是用来缓冲航天器在地球或其他星球着陆瞬时所受冲击载荷的一种装置。航天器在着陆时,通过着陆缓冲机构缓冲着陆瞬时的冲击,把航天器剩余的动能吸收掉,保证航天器安全着陆。一种常见的着陆缓冲机构如图I所示(杨建中,曾福明,商红军,满剑锋。月球及深空着陆探测器软着陆机构研究。中国宇航学会首次年会,2005,418 422。),主要由主缓冲器、足垫、辅助缓冲器和展开锁定组件组成,其中,主缓冲器包括主缓冲器外筒、主缓冲器内筒和缓冲吸能材料。在发射时,受运载火箭的包络限制,着陆缓冲机 构处于收拢状态,如图I中虚线所示,通过与主缓冲器及航天器结构相连的压紧释放组件实现压紧。航天器入轨后,压紧释放组件解锁,在展开锁定组件的作用下,主缓冲器向外展开并锁定。着陆时,主缓冲器内筒在着陆冲击载荷作用下向上运动,压缩主缓冲器外筒内的缓冲吸能材料吸收能量。这种常见着陆缓冲机构的展开收拢方式能够使其在发射时收拢具有较小的径向包络尺寸,满足运载包络的需求;展开后具有较大的支撑面积,保证着陆时的稳定性。然而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折叠的着陆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着陆缓冲机构主要由主缓冲器、辅助缓冲器(1)、足垫(2)和铰链(3)组成,主缓冲器分为下主缓冲器(4)和上主缓冲器(5)两个部分;所述上主缓冲器(5)上端和航天器本体(7)通过万向节相连接,两个辅助缓冲器(1)的结构相同,辅助缓冲器(1)的上端通过万向节与航天器本体(7)相连接,下端通过球铰和上主缓冲器(5)相连接;下主缓冲器(4)上端和上主缓冲器(5)下端通过铰链(3)相连接,下主缓冲器(4)可以绕铰链(3)旋转;下主缓冲器(4)的下端通过球铰与足垫(2)相连接;下主缓冲器(4)主要由下主缓冲器上端盖(8)、缓冲元件(10)、下主缓冲器外筒(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的着陆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着陆缓冲机构主要由主缓冲器、辅助缓冲器(I)、足垫(2)和铰链(3)组成,主缓冲器分为下主缓冲器(4)和上主缓冲器(5)两个部分; 所述上主缓冲器(5)上端和航天器本体(7)通过万向节相连接,两个辅助缓冲器(I)的结构相同,辅助缓冲器(I)的上端通过万向节与航天器本体(7)相连接,下端通过球铰和上主缓冲器(5)相连接;下主缓冲器(4)上端和上主缓冲器(5)下端通过铰链(3)相连接,下主缓冲器⑷可以绕铰链⑶旋转;下主缓冲器⑷的下端通过球铰与足垫⑵相连接; 下主缓冲器(4)主要由下主缓冲器上端盖(8)、缓冲元件(10)、下主缓冲器外筒(11)、下主缓冲器下端盖(12)、内筒(13)、下球头(14)、锁头(15)和下主缓冲器分离火工锁(16)组成;上主缓冲器(5)主要由上接头(17)、缓冲元件(10)、上主缓冲器外筒(18)、上主缓冲器下端盖(19)和锁栓(20)组成; 下主缓冲器外筒(11)内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缓冲元件(10),下主缓冲器(4)利用上端的下主缓冲器上端盖(8)将缓冲元件(10)压紧在下主缓冲器外筒(11)内;下主缓冲器上端盖(8)与下主缓冲器外筒(11)之间设有下主缓冲器分离火工锁(16);内筒(13)上端与缓冲元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敏杨建中满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