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33851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1-01 0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离室(1),其用于形成局部隔离空间并包括:顶部(2);底部(10a);帘幕轨道(5,6),所述帘幕轨道设置在所述顶部(2)和所述底部(10a)中的至少一者上;和帘幕部件(3),所述帘幕部件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呈无端的带状并具有环形,以能够沿所述帘幕轨道(5,6)移动的方式由所述帘幕轨道(5,6)支承,并且设置成在所述顶部(2)和所述底部(10a)之间形成所述空间,所述帘幕部件(3)包括朝所述空间的内部膨出的手套部件(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隔离室,该隔离室是一种用于隔离一区域并将该区域维持在与该区域的外部不同的环境中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制造产品时,需要根据制造条件来调节制造设备周围的环境。此处术语“环境”包括各种条件,例如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洁净 度,气氛气体的性质等。例如,当需要在极度洁净的环境中操作制造设备时,为了致力于让使用制造设备的整个工作过程“洁净”,要耗费巨大的初始成本和运行成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隔离室(被称作“洁净室”)被广泛使用,该隔离室能够通过用局部的帘幕状部件隔离制造设备周围的区域而仅在制造设备周围提高洁净度。与让使用制造设备的整个工作过程“洁净”时所耗的成本相比,使用洁净室能降低初始和运行成本。可获取用于各种用途的隔离室。除了用于形成极度洁净的局部环境的洁净室之外,还可获取用于形成具有不同的局部温度和相对湿度条件的环境的隔离室(例如干燥室),和用于防止气氛中的有机溶剂等在周围扩散的隔离室。例如,在日本专利申请No. 5-231686公报(JP 5-231686A)中记载了一种简单的洁净室。但是,对于这种洁净室,为了使工人能接近位于隔离室中的制造设备,工人必须换上预定的洁净室服装,或者进行空气吹淋以除去所粘附的任何灰尘等。因此,在制造设备附近进行的日常的运行、维护保养等工作是繁重的。因此,为了减轻在制造设备附近进行的工作的繁琐度,正在考虑各种用于执行自动输运的技术。例如,日本专利申请No. 9-133385公报(JP9-133385A)和日本专利申请No. 2003-309162 公报(JP 2003-309162A)记载了这种技术。对于在 JP 9-133385A 和 JP2003-309162A中记载的相关技术,利用自动输运车来输运从制造设备出来的产品,这样工人不需要接近制造设备来收集产品,由此能够减少日常运行的繁琐。但是,即使如在JP 9-133385A和JP 2003-309162A所描述的相关技术中那样使用自动输运车,在对制造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时,工人仍需换上洁净室服装和进行空气吹淋并接近制造设备,因而维护保养工作仍是繁重的。此外,工人的身体、呼吸等会放出异物、湿气等。另外,例如,当隔离区域为溶剂环境时,工人在进入该隔离区域之前必须戴上面罩等。因此,需要在使用隔离室时能使工人接近制造设备而不进入隔离区域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状,本专利技术由此提供一种能使工人容易地接近制造设备并对制造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保养等而不进入隔离区域的隔离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在于一种用于形成局部隔离空间的隔离室,包括顶部;底部;帘幕轨道,所述帘幕轨道设置在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中的至少一者上;和帘幕部件,所述帘幕部件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呈无端的带状并具有环形,以能够沿所述帘幕轨道移动的方式由所述帘幕轨道支承,并且设置成在所述顶部和所述底部之间形成所述空间,所述帘幕部件包括朝所述空间的内部膨出的手套部件。根据这种结构,能使所述手套部件沿所述帘幕轨道移动。结果,能从各种角度操作所述隔离室内部的制造设备的各个部分。 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帘幕轨道包括上帘幕轨道和下帘幕轨道,所述上帘幕轨道设置在所述顶部上且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环形,所述下帘幕轨道设置在所述底部上且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与所述上帘幕轨道相同的环形;所述上帘幕轨道和所述下帘幕轨道配置成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彼此基本重合且在从侧面被看去时彼此平行;并且所述帘幕部件以能够沿所述上帘幕轨道和所述下帘幕轨道移动的方式由所述上帘幕轨道和所述下帘幕轨道支承。根据这种结构,能使所述手套部件更容易地沿所述帘幕轨道移动,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工人的作业性。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手套部件具有与整个人体的形状对应的形状。这种结构使得工人能操作所述隔离室内的制造设备而不必换上洁净室服装或进行空气吹淋。 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手套部件经由伸缩部件与所述帘幕部件连接。这种结构使得工人能更自由地操作所述隔离室内的制造设备。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上述隔离室还包括用于防止气体从外部经所述帘幕轨道和所述帘幕部件之间的间隙流入所述空间并防止气体从所述空间经所述间隙流出到外部的密封装置。这种结构能更可靠地隔离所述帘幕部件内侧的区域与所述帘幕部件外侧的区域。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覆盖所述帘幕轨道和所述间隙的盒部,和用于从所述盒部排出气体的管道;并且所述盒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供所述帘幕部件通过,并且由所述帘幕部件分隔成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盒部的内部经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帘幕部件内侧的所述空间连通并且经所述第二开口与外部连通。根据这种结构,能更可靠地隔离所述帘幕部件内侧的区域与所述帘幕部件外侧的区域,且同时能防止所述帘幕部件内侧的空间的气氛泄漏到外部。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隔离室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帘幕部件内侧的空间供给气体的气体供给装置。根据这种结构,所述帘幕部件内侧的空间内的压力能升高且该空间内的气氛能被控制。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中,优选地,所述气体供给装置包括气体供给开口部,所述气体供给开口部具有过滤器并设置在所述顶部中。这种结构能进一步提高所述帘幕部件内侧的空间的洁净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在于一种用于形成局部隔离空间的隔离室,包括用于隔离所述局部隔离空间的帘幕部件,所述帘幕部件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形成为无端的带状并具有环形,其中所述帘幕部件包括朝所述局部隔离空间的内部膨出的手套部件;所述帘幕部件由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环形的帘幕轨道支承;并且所述帘幕部件和所述手套部件构造成能够沿所述帘幕轨道移动。根据这种结构,所述手套部件能够沿所述帘幕轨道移动。结果,能从各种角度操作所述隔离室内部的制造设备的各个部分。在上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中,优选地,所述帘幕轨道包括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环形的上帘幕轨道和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具有与所述上帘幕轨道相同的环形的下帘幕轨道;所述上帘幕轨道和所述下帘幕轨道配置成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彼此基本重合且在从侧面被看去时彼此平行;并且所述帘幕部件由所述上帘幕轨道和所述下帘幕轨道支承。根据这种结构,能使所述手套部件更容易地沿所述帘幕轨道移动,从而能进一步提高工人的作业性。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及工业意义,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表示同样的要素,并且其中图I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的正视图;图I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的侧视图;图2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的透视图;图2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示意图,示出安装有手套部件的状态;图3A是按照图IA中箭头X的视图,示出设置在隔离室中的上帘幕轨道的示意图;图3B是按照图IA中箭头Y的视图,示出设置在隔离室中的下帘幕轨道的示意图;图4A是示出帘幕部件由帘幕轨道支承的状态的示意图的侧视剖视图;图4B是示出帘幕部件由帘幕轨道支承的状态的示意图的正视剖视图;图5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的正视图;图5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隔离室的整体结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形成局部隔离空间的隔离室(1),其特征在于包括:顶部(2);底部(10a);帘幕轨道(5,6),所述帘幕轨道设置在所述顶部(2)和所述底部(10a)中的至少一者上;和帘幕部件(3),所述帘幕部件在从上方被看去时呈无端的带状并具有环形,以能够沿所述帘幕轨道(5,6)移动的方式由所述帘幕轨道(5,6)支承,并且设置成在所述顶部(2)和所述底部(10a)之间形成所述空间,所述帘幕部件(3)包括朝所述空间的内部膨出的手套部件(7)。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田洋人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