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双分裂地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7858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6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双分裂地线,在塔头两侧一定距离处的原有地线的下面并联一根附加地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可以减小地线本身的投资,另一方面减小了地线对铁塔的负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输电线路工程的地线选择主要从地线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防腐性能等方面考虑,对于特高压直流线路,由于地线上的感 应电荷较大,有可能在地线上产生很大的表面电场强度,当超过起始电晕电场强度时,地线亦会产生电晕损失、无线电干扰和可听噪声干扰等,因此地线还需满足电晕要求。电晕是高压线附近产生的微弱的辉光,当导线表面的电场强度超过了空气电气击穿強度时所产生局部放电就形成了电晕。这种电气放电在空气中导致光、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导线舞动、臭氧的产生,还可以使空气电离,这些都会消耗系统的能量。因此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必须将电晕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光滑导线的表面很少产生电晕。但导线表面通常是不规则的,上面附着着污秽物、昆虫、水滴等,这些足以将导线表面场强增加到足够大而引起局部导线附近空气击穿(空气临界击穿场强29. 8kV/cm)。根据相关计算和全面比较表明,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地线截面受地线起晕场强控制,因此,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地线标称截面不小于180mm2。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新型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塔头地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双分裂地线,在塔头两侧一定距离处的原有地线的下面并联ー根附加地线。本技术的改进还在于所述附加地线两端通过叉形的双分裂导线接头和原有地线并联连接;附加地线和原有地线之间具有一定距离。本技术的改进还在干所述原有地线与附加地线之间设置有若干间隔棒。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取得的技术进步是本技术结合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导线、地线弧垂的不同(导线大于地线),通过在塔头附近采取局部处理措施,设置附加地线,附加地线通过叉形的双分裂导线接头和原有地线并联连接,减小附加地线端头的几何不均匀度,可以减小全档的地线截面,而地线表面场强水平不超过起晕场强控制水平。本技术一方面可以减小地线本身的投资,另ー方面减小了地线对铁塔的负荷,即降低鉄塔重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原有地线,2、附加地线,3、间隔棒。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ー步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技术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双分裂地线,分别在塔头两侧一定距离处的原有地线I的下面并联ー根附加地线2,附加地线2两端是通过叉形的双分裂导线接头和原有地线I并联连接的;在原有地线I与附加地线2之间设置有若干间隔棒3,用间隔棒3把原有地线I与附加地线2隔开一定距离。由于该附加地线2仅挂在原有地线I上,不承受纵向张力,并且只需在铁塔塔头附近加装,因此安装和巡检都比较方便。对于附加地线2的安装范围(以距塔头的距离表示),以JLB20A-150地线为例,按照下列步骤计算a.计算标称截面180mm2地线表面电场,得到电场控制限值标称截面180mm2地线表面电场计算权利要求1.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双分裂地线,其特征在于在塔头两侧一定距离处的原有地线(I)的下面并联ー根附加地线(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双分裂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附加地线(2 )两端通过叉形的双分裂导线接头和原有地线(I)并联连接;附加地线(2 )和原有地线(I)之间具有一定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双分裂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有地线(I)与附加地线(2 )之间设置有若干间隔棒(3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双分裂地线,在塔头两侧一定距离处的原有地线的下面并联一根附加地线。本技术一方面可以减小地线本身的投资,另一方面减小了地线对铁塔的负荷。文档编号H02G7/22GK202503251SQ20122012101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专利技术者王炜, 王辉, 郭志涛, 魏利民 申请人: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双分裂地线,其特征在于:在塔头两侧一定距离处的原有地线(1)的下面并联一根附加地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炜郭志涛王辉魏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