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24784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2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包括若干连接的幕墙单元,幕墙单元包括幕墙龙骨及外层玻璃面框,幕墙龙骨与外层玻璃面框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外层玻璃面框内设有外层玻璃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龙骨上设有内层玻璃面框,且该内层玻璃面框与该幕墙龙骨间通过第二铰链连接,该内层玻璃面框内设有内层玻璃面板,所述外层玻璃面板与内层玻璃面框间设有热通道,所述幕墙单元顶部设有与热通道相通的出风口;所述幕墙单元底部设有与热通道相通的入风口。(*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单元式外通风双层幕墙,特别是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
技术介绍
双层幕墙由内外两层幕墙和中间的热通道组成,按气流组织形式来分,有内通风双层幕墙和外通风双层幕墙。按热通道的宽度来分,有宽腔式双层幕墙和窄腔式双层幕墙,宽度在400mm以上的为宽腔式,宽度在20(T300mm的为窄腔式。宽腔式双层幕墙一般内外两 层幕墙分别与主体结构连接,构造复杂,且占用建筑面积大,安装时分开两层施工,工序多,施工周期长。窄腔式双层幕墙一般采用单元式构造,内外两层幕墙复合成一个单元板块,占用建筑面积少,现场施工速度快,但单元板块构造较为复杂,且一般采取在外清洁方式,在风雨天气,幕墙清洁将不能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该隐框窄腔双层幕墙在普通单元幕墙的基础上,通过加设内层幕墙,既达到窄腔式双层幕墙的效果,又使得幕墙构造简单,并且可以与普通单元幕墙组合使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包括若干连接的幕墙单元,幕墙单元包括幕墙龙骨及外层玻璃面框,幕墙龙骨与外层玻璃面框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外层玻璃面框内设有外层玻璃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龙骨上设有内层玻璃面框,且该内层玻璃面框与该幕墙龙骨间通过第二铰链连接,该内层玻璃面框内设有内层玻璃面板,所述外层玻璃面板与内层玻璃面框间设有热通道,所述幕墙单元顶部设有与热通道相通的出风口 ;所述幕墙单元底部设有与热通道相通的入风口。所述出风口及入风口内分别设有通风百叶。所述入风口内侧设置有通风器。所述热通道内设有电动遮阳百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普通单元幕墙的基础上,通过加设内层幕墙,既达到窄腔式双层幕墙的效果,又使得幕墙构造简单,并且可以与普通单元幕墙组合使用。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技术玻璃位置的水平节点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出风口位置的水平节点截面图;图3是本技术入风口位置的水平节点截面图;图4是本技术出风口位置的竖向节点截面图;图5是本技术热通道竖向节点截面图;图6是本技术入风口位置的竖向节点截面图;图7是本技术单元整体的竖向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I至图7,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包括若干连接的幕墙单元,幕墙单元包括 幕墙龙骨I及外层玻璃面框2,幕墙龙骨I与外层玻璃面框2间通过第一铰链3连接,外层玻璃面框2内设有外层玻璃面板4,幕墙龙骨I上设有内层玻璃面框5,且该内层玻璃面框5与该幕墙龙骨I间通过第二铰链6连接,该内层玻璃面框5内设有内层玻璃面板7,所述外层玻璃面板4与内层玻璃面框5间设有热通道8,所述幕墙单元顶部设有与热通道8相通的出风口 9 ;所述幕墙单元底部设有与热通道8相通的入风口 10。如图所示,出风口 9及入风口 10内分别设有通风百叶11 ;为了加快空气流通,辅助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入风口内侧设置通风器12,通风器12上设有开关执手14 ;热通道8内设有电动遮阳百叶13。另外,本技术的防水密封构造与普通单元幕墙完全一致,可与普通单元幕墙组合使用。本技术的构造原理外层玻璃面板4和幕墙龙骨I构成普通单元幕墙系统,在此基础上,在室内侧增加内层玻璃,中间形成热通道8,在热通道8内安装有电动遮阳百叶13。在单元板块顶部,外层设置通风百叶11,作为热气流的出风口 9。在单元板块底部,夕卜层设置通风百叶11,作为热气流的入风口,热通道8内的空气受到阳光照射后气温升高,在热通道8内往上流动,并从顶部出风口 9排出,而底部入风口则有室外空气补充,如此热气流带走幕墙热量,从而降低了室内空调负荷。外层玻璃与框架采用第一铰链3连接,可以往外打开。内层玻璃与框架采用第二铰链6连接,可以往内打开;在正常使用时,内外层均为关闭。当需要清洁热通道8时,风雨天气可以在室内打开内层玻璃,在内侧进行清洁;在室内有结构柱或隔墙位置,也可以在室外打开外层玻璃,在外侧进行清洁。在单元板块底部入风口内侧,设置可开启的通风器12。当室内需要通风时,不必打开内层玻璃,只需打开通风器12,即可与室外进行换气。上述只是对本技术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包括若干连接的幕墙单元,幕墙单元包括幕墙龙骨及外层玻璃面框,幕墙龙骨与外层玻璃面框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外层玻璃面框内设有外层玻璃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龙骨上设有内层玻璃面框,且该内层玻璃面框与该幕墙龙骨间通过第二铰链连接,该内层玻璃面框内设有内层玻璃面板,所述外层玻璃面板与内层玻璃面框间设有热通道,所述幕墙单元顶部设有与热通道相通的出风口 ;所述幕墙单元底部设有与热通道相通的入风口。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及入风口内分别设有通风百叶。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风口内侧设置有通风器。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通道内设有电动遮阳百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包括若干连接的幕墙单元,幕墙单元包括幕墙龙骨及外层玻璃面框,幕墙龙骨与外层玻璃面框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外层玻璃面框内设有外层玻璃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龙骨上设有内层玻璃面框,且该内层玻璃面框与该幕墙龙骨间通过第二铰链连接,该内层玻璃面框内设有内层玻璃面板,所述外层玻璃面板与内层玻璃面框间设有热通道,所述幕墙单元顶部设有与热通道相通的出风口;所述幕墙单元底部设有与热通道相通的入风口。文档编号E04B2/96GK202500245SQ20122000852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专利技术者任璆, 吴海峰, 夏德涛, 崔传芹, 朱京飞, 毛伙南, 潘冬, 谭海敏, 贺炜, 麦勇 申请人: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包括若干连接的幕墙单元,幕墙单元包括幕墙龙骨及外层玻璃面框,幕墙龙骨与外层玻璃面框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外层玻璃面框内设有外层玻璃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龙骨上设有内层玻璃面框,且该内层玻璃面框与该幕墙龙骨间通过第二铰链连接,该内层玻璃面框内设有内层玻璃面板,所述外层玻璃面板与内层玻璃面框间设有热通道,所述幕墙单元顶部设有与热通道相通的出风口;所述幕墙单元底部设有与热通道相通的入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伙南吴海峰潘冬崔传芹朱京飞任璆夏德涛谭海敏贺炜麦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