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2322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包括接胸腔留置管、储液袋,以及将接胸腔留置管和储液袋连接的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上设置流速调节器,引流管的一段内置于流速调节器内,该流速调节器带有斜槽,斜槽中设有一个能轴向滚动的调节滚轮,调节滚轮与引流管相接触,调节滚轮外周面上设置一圈用于限位的凸棱。使用时,可通过流速调节器上的调节滚轮来控制积液的抽取速度,可避免由于抽取速度过快使病人感到痛苦以及出现不良反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胸腔积液的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胸腔积液,为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常要反复胸腔抽液引流。抽液引流过程是用钢针穿刺胸膜腔后胸腔置管,并接袋,完全靠胸腔压力及重力引流出积液。近来胸腔积液的引流方法虽有改进,但仍需特殊仪器和设备。现有的胸腔积液引流 器一般仅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无法进一步测定和控制引流的速度,甚至因为引流速度过快导致患者出现复张性肺水肿的严重不良反应。如申请号为200720029164. 2的中国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胸腔积液引流器,该引流器的穿刺钢针内穿有柔性引流管,穿刺钢针针座与存液袋插接连接,柔性引流管的一端插入存液袋中,带开关的负压吸管接头与存液袋固定连接相通。但是该专利的引流器仍未实现对积液引流速度的控制,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胸腔积液引流的速度可调节的胸腔积液引流>J-U装直。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接胸腔留置管、储液袋,以及将接胸腔留置管和储液袋连接的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上设置流速调节器,引流管的一段内置于流速调节器内,该流速调节器带有斜槽,斜槽中设有一个能轴向滚动的调节滚轮,调节滚轮与引流管相接触,调节滚轮外周面上设置一圈用于限位的凸棱。使用时,可通过流速调节器上的调节滚轮来控制积液的引流速度,可避免由于引流积液速度过快使病人感到痛苦和出现不良反应。作为优选,所述的斜槽设置在流速调节器的一端,此端部设置有与调节滚轮上的凸棱相配合的限位条。调节流速时,调节滚轮的凸棱卡在限位条上,并使调节滚轮固定,同时调节滚轮压迫引流管,从而使积液流速改变。作为优选,所述的储液袋上设置用于排液的导出管。导出管用于将储液袋内的液体排出。作为优选,所述的接胸腔留置管和流速调节器之间的引流管上设置墨菲氏滴管。墨菲氏滴管为静脉注射时用于排空的常用设备,起到测量引流积液速度的作用,其在此不做详细描述。作为优选,所述的墨菲氏滴管与接胸腔留置管之间的引流管上设置一个开关拨片,开关拨片上有一个一端膨大的“一”字形孔。开关拨片用于控制整个引流装置的开闭,使用方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实用方便,对胸腔积液引流的速度可以调节,避免因引流速度过快造成不良反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流速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导出管,2、储液袋,3、调节滚轮,4、流速调节器,5、引流管,6、墨菲氏滴管,7、接胸腔留置管,8、开关拨片,9、限位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应当理解,本技术的实施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所做的任何形式上的变通和/或改变都将落入本技术保护范围。实施例如图I和图2所示的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接胸腔留置管7、储液袋2,以及将接胸腔留置管7和储液袋2连接的引流管5,引流管为软管,所述的引流管上设置流速调节器4,引流管5的一段内置于流速调节器4内,该流速调节器4的一端带有一段斜槽,斜槽内设有一个能沿斜槽做轴向滚动的调节滚轮3,调节滚轮3与引流管5相接触,调节滚轮外周面上设置一圈用于限位的凸棱。流速调节器的端部设置有与调节滚轮上的凸棱相配合的限位条9。储液袋2上设置用于排液的导出管I。接胸腔留置管和流速调节器之间的引流管上设置墨菲氏滴管6。墨菲氏滴管6与接胸腔留置管7之间的引流管上设置一个开关拨片8,开关拨片8上有一个一端膨大的“一”字形孔。开关拨片用于控制整个引流装置的开闭,使用方便。本技术使用时,可通过流速调节器上的调节滚轮来控制积液的抽取速度,可避免由于抽取速度过快使病人感到痛苦以及出现不良反应。调节流速时,调节滚轮的凸棱卡在限位条上,并使调节滚轮固定,同时调节滚轮压迫引流管,从而使积液流速改变。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种较佳的方案,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权利要求1.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接胸腔留置管、储液袋,以及将接胸腔留置管和储液袋连接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上设置流速调节器,引流管的一段内置于流速调节器内,该流速调节器带有斜槽,斜槽中设有一个能轴向滚动的调节滚轮,调节滚轮与引流管相接触,调节滚轮外周面上设置一圈用于限位的凸棱。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斜槽设置在流速调节器的一端,此端部设置有与调节滚轮上的凸棱相配合的限位条。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液袋上设置用于排液的导出管。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胸腔留置管和流速调节器之间的引流管上设置墨菲氏滴管。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胸腔留置管和流速调节器之间的引流管上设置墨菲氏滴管。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墨菲氏滴管与接胸腔留置管之间的引流管上设置一个开关拨片,开关拨片上有一个一端膨大的“一”字形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包括接胸腔留置管、储液袋,以及将接胸腔留置管和储液袋连接的引流管,所述的引流管上设置流速调节器,引流管的一段内置于流速调节器内,该流速调节器带有斜槽,斜槽中设有一个能轴向滚动的调节滚轮,调节滚轮与引流管相接触,调节滚轮外周面上设置一圈用于限位的凸棱。使用时,可通过流速调节器上的调节滚轮来控制积液的抽取速度,可避免由于抽取速度过快使病人感到痛苦以及出现不良反应。文档编号A61M1/00GK202497505SQ201220017488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任振义, 叶健, 洪哲云, 王利民 申请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胸腔积液引流装置,包括接胸腔留置管、储液袋,以及将接胸腔留置管和储液袋连接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上设置流速调节器,引流管的一段内置于流速调节器内,该流速调节器带有斜槽,斜槽中设有一个能轴向滚动的调节滚轮,调节滚轮与引流管相接触,调节滚轮外周面上设置一圈用于限位的凸棱。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健任振义洪哲云王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