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2016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5: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根据机器与机器/人(M2M)数据传输通道中的数据所携带的M2M标识,进行M2M业务流量的识别;网络侧设备根据获得的对应M2M标识的M2M集合资源使用量,进行M2M业务流量的资源控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等网络侧设备在收到报文之后立即就能判断出该报文的归属并做出正确的网络资源控制等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器类型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介绍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演进的分组系统(EPS,EvolvedPacketSystem)如图1所示,由演进的陆地通用无线接入网络(E-UTRAN,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RadioAccessNetwork)、移动管理单元(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服务网关(S-GW,ServingGateway)、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PacketDataNetworkGateway)、归属用户服务器(HSS,HomeSubscriberServer)、3GPP认证授权计费(AAA,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andAccounting)服务器、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CRF,PolicyandChargingRulesFunction)实体、及其他支撑节点组成。其中,MME负责移动性管理、非接入层信令的处理、用户移动管理上下文的管理等控制面相关工作,P-GW以及S-GW的选择,空闲状态下终端的可达性管理,以及跟踪区列表的选择等功能。S-GW是与E-UTRAN相连的接入网关设备,其功能包括:作为演进型节点B(eNodeB,EvolvedNodeB)间切换的本地锚点,在E-UTRAN和P-GW之间转发数据;负责对寻呼等待数据进行缓存;合法监听,数据报文路由,以及跨运营商时基于用户与服务质量类标识(QCI,QoSClassIdentifier)的计费。P-GW则是EPS与分组数据网络(PDN,PacketDataNetwork)的边界网关,其功能包括:基于用户的报文过滤,合法监听,终端地址分配,传输层报文服务质量(QoS,QualityofService)标签,上行与下行基于业务的计费,基于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MBR,AggregateMaximumBitRate)的下行速率保证,动态主机设置协议(DHCPv4/v6,DynamicHostConfigurationProtocolv4/v6)功能,基于相同保证比特速率(GBR,GuaranteedBitRate)QCI的累积最大比特速率(MBR,MaximumBitRate)的下行速率保证,另外还负责上下行的承载绑定。EPS支持与非3GPP系统的互通,与非3GPP系统的互通通过S2a/b/c接口实现,P-GW作为3GPP与非3GPP系统间的锚点。其中,非3GPP系统被分为可信任非3GPPIP接入和不可信任非3GPPIP接入。机器与机器/人(MachinetoMachine/Man,简称M2M)是一种以机器终端或服务器,与人或者与其他机器终端交互为核心的网络化的应用与服务。机器之间的数据通信定义为MTC(MachineTypeCommunication),MTC通过在机器内部嵌入无线通信模块,以无线通信等为接入手段,为客户提供综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MTC与现有的移动网络通信有着不同的特点,表现在:MTC有着不同的市场应用场景;MTC基本上都是数据通信(不需要支持语音);MTC费用更低,占用的资源更少;MTC潜在具有巨大数量的通信终端,同时每个终端的数据量却很少。因此,网络需要根据M2M通信的特点,增加新的功能,以及对现有的功能加以优化。大量M2M终端会造成核心网设备用户面拥塞,或者即使暂时没有造成设备拥塞,也会挤占大量带宽,对人到人通信产生潜在影响。如果能够识别机器通信的流量,并对机器通信进行集合控制,即能够对M2M业务整体在核心网通信设备中所占用的带宽等资源进行合理规划,并将M2M业务所使用的资源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就可以隔离M2M业务对其他通信业务如普通人人通信的影响。另外,在第一时间识别出机器通信流量也是M2M虚拟运营的需求,即虚拟MTC运营商租用基础移动通信服务商的带宽等资源,独立计费,独立发展M2M业务的运营。虚拟MTC运营商并没有自身的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或者EPS的网络,移动网络运营商可以将自身的如P-GW/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GatewayGPRSSupportNode)的带宽,存储能力租用给虚拟MTC运营商使用。移动运营商识别出属于虚拟MTC运营商的流量之后才能根据租用协议(分配给虚拟MTC运营商的带宽,上下文存储能力等)进行资源控制。然而,目前并不存在一个简便的方法来识别属于虚拟MTC运营商的流量,还需要去查询单个MTC用户的上下文从而确定其归属,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很大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以实现对M2M业务的流量的识别,以及对M2M业务占用网络资源的控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根据机器与机器/人(M2M)数据传输通道中的数据所携带的M2M标识,进行M2M业务流量的识别;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获得的对应所述M2M标识的M2M集合资源使用量,进行所述M2M业务流量的资源控制。其中,所述M2M标识为以下至少一种:M2M分类标识、M2M优先级标识、M2M组标识、M2M服务质量(QoS)等级、M2M应用标识;或者,所述M2M标识为上述至少一种标识映射而得的指数化标识。所述M2M数据传输通道为数据传输平台(GTP)隧道时,在所述GTP隧道中传输的M2M数据的GTP头中增加所述M2M标识。所述M2M数据传输通道为代理移动IP(PMIP)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时,在所述PMIPGRE隧道中传输的M2M数据的GRE头中增加所述M2M标识。所述根据获得的对应M2M标识的M2M集合资源使用量,进行M2M业务流量的资源控制,具体为:当对应所述M2M标识的M2M流量超出所述M2M集合资源使用量时,对超出的M2M流量进行丢弃或缓存处理。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装置,该装置包括:M2M流量识别模块,用于根据M2M数据传输通道中的数据所携带的M2M标识,进行M2M业务流量的识别;资源控制模块,用于根据获得的对应所述M2M标识的M2M集合资源使用量,进行所述M2M业务流量的资源控制。所述M2M标识为以下至少一种:M2M分类标识、M2M优先级标识、M2M组标识、M2MQoS等级、M2M应用标识;或者,所述M2M标识为上述至少一种标识映射而得的指数化标识。所述M2M数据传输通道为GTP隧道时,所述M2M标识设置在所述GTP隧道中传输的M2M数据的GTP头中。所述M2M数据传输通道为PMIPGRE隧道时,所述M2M标识设置在所述PMIPGRE隧道中传输的M2M数据的GRE头中。所述资源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在对应所述M2M标识的M2M流量超出所述M2M集合资源使用量时,对超出的M2M流量进行丢弃或缓存处理。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通过在M2M数据传输通道中增加M2M标识,从而使得SGSN、SGW、P-GW/GGSN等网络侧设备在收到报文之后立即就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根据机器与机器/人(M2M)数据传输通道中的数据所携带的M2M标识,进行M2M业务流量的识别;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获得的对应所述M2M标识的M2M集合资源使用量,进行所述M2M业务流量的资源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网络侧设备根据机器与机器/人(M2M)数据传输通道中的数据所携带的M2M标识,进行M2M业务流量的识别;所述网络侧设备根据获得的对应所述M2M标识的M2M集合资源使用量,进行所述M2M业务流量的资源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2M标识为以下至少一种:M2M分类标识、M2M优先级标识、M2M组标识、M2M服务质量(QoS)等级、M2M应用标识;或者,所述M2M标识为上述至少一种标识映射而得的指数化标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2M数据传输通道为通用数据传输平台GTP隧道时,在所述GTP隧道中传输的M2M数据的GTP头中增加所述M2M标识。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2M数据传输通道为代理移动IPPMIP通用路由封装GRE隧道时,在所述PMIPGRE隧道中传输的M2M数据的GRE头中增加所述M2M标识。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机器通信资源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得的对应M2M标识的M2M集合资源使用量,进行M2M业务流量的资源控制,具体为:当对应所述M2M标识的M2M流量超出所述M2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晓峰谢宝国游世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