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电磁波束的超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894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分离电磁波束的超材料,该超材料的基板上附着有两种人造微结构。其中第一人造微结构的光学主轴方向与第一电场方向平行,第二人造微结构的光学主轴方向与第二电场方向平行。超材料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内第一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最大且其他各处的第一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向第一区域方向连续增大,第二区域内第二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最大且其他各处的第二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向第二区域方向连续增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超材料根据人造微结构对电场的响应与其结构有关的原理以及非均匀超材料偏折电磁波的原理,可使入射电磁波分离、可灵活控制分离后电磁波束的出射角度并且可实现大面积电磁波束的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超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离波束的超材料。
技术介绍
超材料是由非金属材料制成的基板和附着在基板表面上或嵌入在基板内部的多个人造微结构构成的。人造微结构是至少一根金属丝组成的平面结构或立体结构。每个人造微结构及其附着的部分基板构成一个超材料单元,整个超材料即是由数十万、百万甚至上亿的这样的超材料单元组成的,就像晶体是由无数的晶格按照一定的排布构成的,每个晶格即相当于上述的人造微结构及基板构成的超材料单元。由于人造微结构的存在,每个上述单元整体具有一个等效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因此所有的单元构成的超材料对电场和磁场呈现出特殊的响应特性;同时,对人造微结构 设计不同的具体结构和尺寸,可改变其单元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进而改变整个超材料的响应特性。现有技术中,要实现分离电磁波束,需要使用某些单轴晶体,如方解石、石英等,由于这些晶体大都是天然的,对电磁波的响应特性也是固定的所以无法灵活控制分离的电磁波束的出射角度,应用范围较窄、不够灵活。而且天然晶体的尺寸有限,人工制造晶体通常也很难做得很大,如果将多个制得的晶体拼接或粘合从而制成较大的晶体,其结合面或粘合面上的折射和反射,会影电磁波束分离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分离波束的超材料,可灵活控制电磁波束的出射角度、可实现大面积电磁波束的分离。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分离电磁波束的超材料,用于将具有正交电场的两种入射电磁波分离,所述超材料包括至少一个超材料片层,所述超材料片层包括基板、阵列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人造微结构和第二人造微结构,每个第一人造微结构的光学主轴方向与第一电场方向平行,每个第二人造微结构的光学主轴方向与第二电场方向平行,所述超材料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最大且其他各处的第一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向第一区域方向连续增大,在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二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最大且其他各处的第二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向第二区域方向连续增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人造微结构和第二人造微结构分别阵列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两相对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超材料由多个介电常数非均匀分布的超材料片层沿垂直于所述片层表面方向堆叠成为一体。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人造微结构和第二人造微结构均为由至少一根金属丝组成的平面结构或立体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丝为铜丝或银丝。 进一步地,所述基板由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铁电材料、铁氧材料或铁磁材料制得。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人造微结构和第二人造微结构为非90度旋转轴对称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人造微结构为“工”字形或“王”字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人造微结构为“H”形。进一步地,所述金属线通过蚀刻、电镀、钻刻、光刻、电子刻或离子刻的方法附着在 基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超材料根据人造微结构对电场的响应与其结构有关的原理以及非均匀超材料偏折电磁波的原理,可使入射电磁波分离、可灵活控制分离后电磁波束的出射角度并且可实现大面积电磁波束的分离。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离波束的超材料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超材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由多个图2所示超材料单元阵列构成的分离波束的超材料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分离波束的超材料的正视图。图5是图3所示的分离波束的超材料的后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分离波束的超材料的应用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分离电磁波束的超材料10用于将具有正交电场的两种入射电磁波分离,如图I所示为该超材料10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超材料10包括至少一个超材料片层3,这些超材料片层3之间等间距排列地组装,或两两片层之间直接前、后表面相接触堆叠成一体。每个超材料片层3进一步包括前后表面平行的片状基板I、阵列设置在基板I上的第一人造微结构21和第二人造微结构22。第一人造微结构21和第二人造微结构22为由至少一根金属丝组成的平面结构或立体结构,第一人造微结构21和第二人造微结构22分别与其所附着的基板I所占部分一起构成一个超材料单元4。基板I可为任何与第一人造微结构21和第二人造微结构22不同的材料,这两种材料的叠加使每个超材料单元4产生一个等效介电常数与磁导率,这两个物理参数分别对应了超材料单元4的电场响应与磁场响应,因此可对电磁场产生不同的响应。要使具有正交电场的两种电磁波分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超材料10附着有分别对两种电场具有响应的人造微结构。人造微结构对电场有响应,则要求人造微结构的光学主轴方向与电场方向平行,即人造微结构的在电场方向上必须有投影且投影不是点,是具有长度的一线段。例如当电场为竖直方向时,若人造微结构为水平方向上的一条平直金属丝,则该人造微结构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不是一具有长度的线段,因而不能对电场产生响应;若人造微结构为竖直方向上的金属丝,则该人造微结构能对电场产生响应。本实施例中超材料10所附着的每个第一人造微结构21的光学主轴方向为竖直方向与竖直的第一电场方向平行,每个第二人造微结构22的光学主轴方向为水平方向与水平的第二电场方向平行。所以第一人造微结构21对第一电场有响应,第二人造微结构22对第二电场有响应。使具有正交电场的两种电磁波分离的另一必要条件是超材料10可以使射入的两种电磁波向不同方向偏折。当一束电磁波由一种介质传播到另外一种介质时,电磁波会发生折射,当物质内部的折射率分布非均匀时,电磁波就会向折射率比较大的位置偏折,电磁波的折射率与成正比关系,因而通过改变介电常数e和/或磁导率y在材料中的分布,就可达到改变电磁波的传播路径的目的。超材料对电磁响应的特征是由人造微结构的特征所决定,而人造微结构的电磁响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金属丝的图案所具有的拓扑特征和其几何尺寸。根据上述原理设计超材料空间中排列的每个第一人造微结构21和第二人造微结构22的图案和几何尺寸,就 可对超材料中每一点的电磁参数,进而实现入射的具有正交电场的两种电磁波分离。满足上述两个必备条件的第一人造微结构21和第二人造微结构22有很多种可实现方式。图I所示的第一人造微结构21和第二人造微结构22为非90度旋转轴对称结构。第一人造微结构21为“工”字形,包括竖直的第一金属丝和分别连接在第一金属丝两端且垂直于第一金属丝的第二金属丝,第一金属丝的长度为LI,第二金属丝的长度为L2且满足LI >>L2,第一人造微结构21的光学主轴与竖直的第一电场方向平行,所以对竖直方向的电场有响应。第二人造微结构为“H”形,包括水平的第三金属丝和分别连接在第三金属丝两端且垂直于第三金属丝的第四金属丝,第三金属丝的长度为L3,第四金属丝的长度为L4且满足L3>>L4,第二人造微结构22的光学主轴与水平的第二电场方向平行,所以对水平方向的电场有响应。如图I所示超材料10包括第一区域5和第二区域6,在第一区域5内的第一人造微结构21的几何尺寸最大,其他各处的第一人造微结构21的几何尺寸向第一区域5方向连续增大。在第二区域6内的第二人造微结构22的几何尺寸最大,其他各处的第二人造微结构22的几何尺寸向第二区域6方向连续增大。当一束具有正交电场的两种电磁波经过该超材料10时,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离电磁波束的超材料,用于将具有正交电场的两种入射电磁波分离,其特征在于,所述超材料包括至少一个超材料片层,所述超材料片层包括基板、阵列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一人造微结构和第二人造微结构,每个第一人造微结构的光学主轴方向与第一电场方向平行,每个第二人造微结构的光学主轴方向与第二电场方向平行,所述超材料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在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最大且其他各处的第一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向第一区域方向连续增大,在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二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最大且其他各处的第二人造微结构的几何尺寸向第二区域方向连续增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鹏徐冠雄张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