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18810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依次层叠的不锈钢衬底层、平整层、阳极、发光层及阴极,其中,平整层为二氧化钛薄膜层。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采用二氧化钛薄膜层作为平整层,平整化效果较好,相对于传统的有机材料平整层,在后续装置的制程中,二氧化钛薄膜层不会因高温而破坏衬底层表面的平整度,并且较难产生针孔、尖刺等缺陷,因此该不锈钢衬底层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扰曲性能好、发光性能稳定且发光效率高。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发光器件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景技木有机电致发光(Organic Light Emission Diode,简称0LED)具有亮度高、材料选择范围宽、驱动电压低、全固化主动发光等特性,同时拥有高清晰、广视角,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势,符合信息时代移动通信和信息显示的发展趋势,以及緑色照明技术的要求,是目前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关注重点。传统的OLED器件中,使用玻璃衬底制作的OLED器件不具备弯曲的特点,而且玻璃易碎,对发光器件的应用造成了影响。采用柔性材料作为衬底的OLED器件,比玻璃衬底的 OLED具有更轻薄、更耐冲击的优点。并且柔性OLED的制备可以采用卷对卷方式生产,从而可以大幅地降低制造成本。传统的柔性显示衬底主要有超薄玻璃、聚合物薄膜、金属薄片坐寸ο不锈钢薄片作为ー种最常见的金属薄片,其加工可操作性能好,可承受高加工温度,最突出的性能是其水氧阻隔性能好、成本低廉且获取方便。但不锈钢薄片的表面比较粗糙,表面均方根粗糙度Ra —般在O. 6 μ m以上,无法用于制作OLED器件。粗糙度达到O. 02 μ m以下的不锈钢薄片才能应用于OLED器件。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发光效果,需要对不锈钢薄片的表面进行平整化处理。传统的常用环氧树脂、聚酰亚胺、丙烯酸树脂等有机材料作为平整层对不锈钢薄片的表面进行平整化处理,但有机材料不能再高温下使用,在热蒸镀或者溅射制备阳极的过程中,容易对有机材料的平整层产生破坏,从而破坏衬底的平整度,影响后续的OLED制程及器件的发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依次层叠的不锈钢衬底层、平整层、阳极、发光层及阴极,其中,平整层由ニ氧化钛薄膜形成。优选的,ニ氧化钛薄膜层的厚度为O. I 2 μ m。优选的,阳极为铝或银;电子注入层为氟化锂层;阴极为铝、金、银、钙、镁、镁铝合金或镁银合金中的至少ー种。优选的,阳极厚度为60 IOOnm ;电子注入层厚度为O. 8 I. 2nm。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采用ニ氧化钛薄膜作为平整层,平整化效果较好,相对于传统的有机材料平整层,在后续装置的制程中,ニ氧化钛薄膜不会因高温而破坏衬底层表面的平整度,并且较难产生针孔、尖刺等缺陷,因此该不锈钢衬底层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扰曲性能好、发光性能稳定且发光效率高。此外,还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ー种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ー制作或提供不锈钢衬底层;步骤ニ 将含有钛的前躯体溶液涂布在不锈钢衬底层上,并加热烘干前躯体溶液,形成用于平整化不锈钢衬底层的平整层;步骤三在平整层上依次蒸镀阳极、发光层及阴扱。优选的,步骤一之后还包括预平整化步骤,所述预平整化步骤对所述不锈钢衬底层进行平面抛光处理使所述不锈钢衬底层的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为10 20nm。优选的,步骤ニ是采用旋涂的方法,将前躯体溶液在不锈钢衬底层上经过I 10次旋涂成膜,并在150 300摄氏度环境下加热O. 5 2小时,形成ニ氧化钛薄膜。优选的,前躯体溶液包括钛前驱体、溶剤、螯合剂及水解抑制剂,钛前驱体、溶剤、 螯合剂及水解抑制剂的体积比为I : (3 20) (O. I O. 5) (O. I O. 5)。优选的,钛前驱体为含钛的醇盐;溶剂为こ醇、丙醇、异丙醇及正丁醇中的至少ー种;螯合剂为こ酰丙酮或こ酸こ酯;水解抑制剂为浓硝酸、冰醋酸、こニ胺及三こ醇胺中的至少ー种。优选的,含钛的醇盐为钛酸正丁酷、钛酸异丁酷、钛酸丙酷、钛酸异丙酯及钛酸こ酯中的至少ー种。该制作方法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可以广泛推广应用。附图说明图I为ー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I与对比例I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电流-电压关系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主要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作进ー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所示,ー实施方式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0包括依次层叠的不锈钢衬底层101、平整层102、阳极103、空穴注入层104、空穴传输层105、发光层106、电子传输层107、电子注入层108及阴极109。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还可以只包括依次层叠的衬底层、平整层、阳极、发光层和阴扱。不锈钢衬底层101由不锈钢薄片制作。不锈钢薄片具有良好的加工可操作性能,可承受较高的加工温度,并且其水氧阻隔性能优良,成本低廉,可以广泛应用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本实施方式的平整层102为厚度在O. I 2 μ m之间的致密的ニ氧化钛薄膜。ニ氧化钛可以填充不锈钢薄片表面的凹处,从而在不锈钢薄片的表面形成平整化的平整层102。本实施方式的阳极103可以选用厚度在60 IOOnm之间的铝膜或银膜。电子注入层108选用厚度在O. 8 1.2nm之间的氟化锂。阴极109可以选用铝、金、银、钙、镁、镁铝合金或镁银合金中的至少ー种。优选的,阴极109为Al/Ag层状阴极,其中Al层厚度为Inm, Ag 层厚度 20nm。本实施方式的空穴注入层104、空穴传输层105、发光层106及电子传输层107等为本领域所常用的材料。该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0采用ニ氧化钛薄膜作为平整层102,平整化效果较好,相对于传统的有机材料平整层,在后续装置的制程中,ニ氧化钛薄膜不会因高温而破坏衬底层表面的平整度,并且较难产生针孔、尖刺等缺陷,因此该不锈钢衬底层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0扰曲性能好、发光性能稳定且发光效率高。ー种上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0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I :制作或提供不锈钢衬底层101。优选的,在获得不锈钢衬底层101之后还包括对不锈钢衬底层101进行平面抛光处理使不锈钢衬底层101的表面均方根粗糙度降至10 20nm的预平整化步骤。 步骤S2 :将含有钛的前躯体溶液涂布在不锈钢衬底层101上,并加热前躯体溶液,形成用于平整化不锈钢衬底层101的平整层102。具体是采用旋涂的方法,将前躯体溶液在不锈钢衬底层101上经过I 10次旋涂成膜,并在150 300摄氏度环境下加热O. 5 2小时,形成ニ氧化钛薄膜。其中,前躯体溶液包括钛前驱体、溶剤、螯合剂及水解抑制剂,且钛前驱体、溶剤、螯合剂及水解抑制剂的体积比为I : (3 20) (O. I O. 5) (O. I O. 5)。钛前驱体为含钛的醇盐;溶剂为こ醇、丙醇、异丙醇及正丁醇中的至少ー种;螯合剂为こ酰丙酮或こ酸こ酯;水解抑制剂为浓硝酸、冰醋酸、こニ胺及三こ醇胺中的至少ー种。含钛的醇盐为钛酸正丁酷、钛酸异丁酷、钛酸丙酷、钛酸异丙酯及钛酸こ酯中的至少ー种。步骤S3 :在平整层102上依次蒸镀阳极103、空穴注入层104、空穴传输层105、发光层106、电子传输层107、电子注入层108及阴极109。该制作方法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低,可以广泛推广应用。以下为具体实施例及对比例部分以下所有实施例及对比例中,空穴注入层采用m-MTDATA,空穴传输层采用NPB,发光层米用C545T:Alq3,电子传输层米用Alq3,电子注入层米用LiF,上述各层厚度依次为30nm、60nm、20nm、40nm、Inm0实施例I将厚度为50微米的不锈钢薄片用平面抛光机抛光后,不锈钢衬底层的表面均方根粗糙度为10nm,将含有钛的前驱体溶液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依次层叠的不锈钢衬底层、平整层、阳极、发光层及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层由二氧化钛薄膜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平冯小明黄辉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