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刷的入水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853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清洁刷的入水控制结构,其主要包含:一刷体、一伸缩管、一阀组及一接头,所述刷体的中心一体贯设一螺接孔,于该刷体的一侧边凹设一供一刮条穿套定位的穿槽,所述伸缩管均设为中空状,且由一螺接套体、一锁套、一套管、一外管、一内管及一止漏套组合而成,所述螺接套体的外围一侧设一螺接段,另一侧内部设一套接孔,所述锁套的一侧设一内螺纹段,末端呈推拔状,所述套管的内部凹设一环槽,于一侧呈一阶状设一外螺纹段,并延设复数迫齿至末端,所述外管与内管相互枢穿,该外管的一侧端设一凸环,所述止漏套的外围套设复数止漏环,于一侧呈一阶状设一套接管,该套接管的内侧外围设一环凹槽,所述阀组由一阀体、一阀套及一开关套筒组合而成,所述阀体的外围上、下侧套设复数止漏环,于该阀体的上段凹设一环槽,中段处凸设一挡缘,下段横向贯穿一容孔,于该容孔的上、下段内部设一出水道及一进水道,所述阀套的两端设呈圆弧状头部,所述开关套筒的内部对应设一偏心圆弧凸面,所述接头的内部设一内螺纹孔,并呈一连续阶状往上设一供一定位套组设的套孔及枢孔,该定位套的一端设一具止漏环的套座与一止漏垫圈相贴抵,另一侧端面凸设一枢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的容孔内部上、下缘面分别错开贯设一上、下出水孔与所述出水道及进水道相通,于该容孔的中段处环设一挡缘与该下出水孔相邻,所述阀套的一侧设一环凹槽,并套设一止漏环,所述阀套与阀体的容孔相套设,该止漏环与所述容孔的挡缘可呈止水状态地相贴抵堵塞该下出水孔,所述开关套筒可旋动地设置,所述阀套的圆弧状头部可随该圆弧凸面的弧度推抵所述止漏环离开挡缘与该下出水孔呈出水状态地设置。(*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洁刷的入水控制结构,尤其是这样一种清洁刷的入水控制结构,其籍由阀体容室内设一挡缘与阀套的止漏环相互配合,使阀套随开关套筒的圆弧凸面移动时,阀套的止漏环即与阀体的挡缘产生距离,进而与阀体的下出水孔直接形成止水或入水状态,令阀套在无其它构件的推抵下,使其旋转开关套筒的力道直接推抵阀套而不会产生抵消,不仅省力,亦可精确控制出水量达到微调的目的。
技术介绍
以下列举一种公知的为台湾专利公告第415283号的直柄式喷水头的开关结构,其中请案号为088216084号,同时为美国核准专利技术专利证第6220530B1号。如图1所示为公知技术的立体分解图,该喷水头4主要包括本体41、定位轴42、止水膜43、顶针44、水筛45、止水橡胶46及旋转头47组合而成,其中本体41的内部设有相通的径向通孔411及轴向通孔412,于轴向通孔412的前端设一容孔413,且前段外侧适当处凸设一定位卡块414,定位轴42的两端设一圆弧状头部421,于两端适当处套设一止水垫圈422,并于中段处设一圆锥面423,止水膜43的通孔431内设一斜面432,顶针44的前端设一杆体441,并延设一较大的斜锥面442,后段内部钻设一孔洞443,水筛45的前端设有若干定位片451,后端设一具筛孔453的座体452,旋转头47的内部对应设一偏心圆弧凹面471,并于圆弧凹面471之间设置约九十度弧径的定位卡齿472。其欲组合时,如图2所示为公知的止水状态剖示图,先将定位轴42置入本体41的径向通孔411,令圆弧状头部421穿出,再依序将止水膜43、顶针44、水筛45、止水橡胶46置入轴向通孔412内,并令止水膜43套固于容孔413,此时顶针44的杆体441即封闭堵住于止水膜43的斜面432及顶抵定位轴42的圆锥面423,并保持少许缓冲空间,使顶针44可以更紧密地贴合于止水膜43上,随后将旋转头47套于本体41的径向通孔411外侧,让定位轴42的圆弧状头部421恰可含设于圆弧凹面471上,同时定位卡块414即与定位卡齿472相互卡掣衔制,使定位轴42的圆弧状头部421向下沉降呈止水状态,即可完成组装。其欲使用时,如图3所示为公知的入水状态剖示图,仅需将旋转头47往一侧旋转令定位轴42的圆弧状头部421随圆弧凹面471的弧度向上升起,使圆锥面423与顶针44的杆体441保持适当间隙,令顶针44与止水膜43之间的斜面432可以形成一张开出水状态,同时当旋转头47于旋转时,本体41的定位卡块414亦会与旋转体47的定位卡齿472依旋转头47的拉动方向产生不同的卡合位置,做为旋转头47于开关旋转时的定位,并调节出水量的大小。如上所述的公知结构,其尚有下列缺陷(一)其所需的组件元件多、结构复杂,致使材料成本高,相对于组装上较为繁琐,且当止水阀开关47欲与本体41套组时,定位轴42的圆弧状头部421会与圆弧凹面471产生卡角不易套组的情形而耗时,提高人工费用,故不符经济效益;(二)其靠水流的冲力推抵顶针44的杆体441上升与止水膜43相套合而间接止水,故一旦遇低水压时,其水流的冲力则无法推抵顶针44上升,使顶针44于轴向通孔412内浮浮沉沉,造成止水效果不佳;(三)其于高水压时,其顶针44会受水流的冲力往上顶抵定位轴42的圆锥面423,使圆锥面423欲将顶针44压推往下,因水流会于顶针44的孔洞443内不断产生推抵的冲力,而使旋转头47的旋转力道不断受到抵消,进而于旋转力道上较为费力而不易控制,相对使定位卡齿472与定位卡块414的卡合位置因旋转力道过大或太小时,产生跳卡或无法旋动的情形,须反复调控出水量,致使出水量的精确度不佳,故其功能性低及不具市场竞争力;(四)其于使用时,利用定位轴42的圆锥面423持续推抵顶针44的杆体441以调控出水量,往往致使圆锥面423与杆体441在相互磨擦及顶针44受水流的冲推力下,加速受损进而产生较大的磨耗面积降低使用寿命,同时因其所需的元件较多,元件的损耗率及更新率相对提高,使更新元件的频率高,耗费维修成本;(五)因其止水膜43、顶针44及水筛45容置于本体41的内部,不仅易卡结水垢,当水流由本体41进入时,亦会使水流受到阻碍而影响出水量,进而使出水状态较为不顺。以下列举另一种公知结构,为台湾专利公告第501503号的喷水枪的把手结构,其中请案号为090213763号。如图4所示为另一公知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其主要是由一本体1、止水组件2及控制组件3所组成,其中本体1的下端设一进水口11,于进水口11的上方为一套接孔12,该套接孔12的上方形成一具有斜度的容室13,容室13的上方延设一同样具斜度十字形具导槽141的通道14,往上并设一套环容孔15,继而往上设一横向容置孔16贯穿凸至一侧边,并于容置孔16的两侧内壁各设一矩方孔17,于容置孔16的上段延设一出水口18,止水组件2主要由一止水套环21、一止水阀22、一弹性元件23及一弹簧顶针24所组成,其中止水套环21为软质塞体,于中央设一内缘具倒角212的穿孔211,止水阀22设为中空胴体,下段外围设呈十字状的结片221,中段上端面形成一锥形的斜面222,并向上凸设一导柱223,弹簧顶针24下方设一圆盘状具若干通孔2411的基座241,并于中心向上竖设一呈十字状的肋杆242,控制组件3主要由一弹性元件31、一止水阀开关32、一O形环33、一顶推件34、一按键35及一塞管36所组合而成,其中止水阀开关32于一主干321的端面固设一推抵块322,于推抵块322的外侧中央固设一凸柱3221,且于主干321的中段形成一锥形块323,该锥形块323的一侧适当处设一束套槽324供O形环33缩套,一外侧设一凸垣325,顶推件34是于一套柱341的前端设一推座342,并于外围等距固设若干后端呈倾斜状的受推块343,按键35为一中空的罩体,于前端面设呈连续高低起伏大斜面351,且于前端外围等距凸设若干定位块352,塞管36的外围中段处凸设一卡块361,且于下端边缘等距凸设若干突粒362,并于内部周缘面环设若干交错相邻阶板及长板而形成一定位槽363。其欲组合时,如图5所示为另一公知结构的止水状态剖示图,先将弹性元件31套于具O形环33的止水阀开关32的凸柱3221,并同时置入本体1的容置孔16内,再依序将顶推件34的推座342由容置孔16置入与止水阀开关32的凸垣325相贴抵,按键35套于顶推件34的套柱341,令斜面351与受推块343相卡掣,随后将塞管36的定位槽363顺按键35的定位块352套入至卡块361容卡于容置孔16的矩方孔17,并令突粒362与容置孔16相互迫紧,同时弹性元件31即依序弹抵止水阀开关32、顶推件34及按键35,使按键35的定位块352延塞管36的定位槽363弹抵而出,并限位于塞管36内,此时即完成控制元件3与本体1容置孔16的组设,随后将止水套环21的穿孔211与止水阀22的导柱223相套合,令倒角212与斜面222相贴抵,随后将弹性元件23置入止水阀22的内部,再将止水阀22的鳍片221顺本体1的通道14置入,同时将弹簧顶针24的肋杆242由弹性元件23的末端推抵止水阀22前进至基座241与本体1的套接孔12相互迫紧,同时弹性元件23弹抵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垣
申请(专利权)人:源美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