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不使用制造显示设备所必需的壳体和机盖的某些元件,因此采用这种创新设计能够使厚度最小化并提升美感。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面板支撑构件、粘接构件、引导框和盖体构件。面板支撑构件被设置为具有侧插入空间,并支撑显示面板的后部边缘。粘接构件被设置在所述面板支撑构件处,并且对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面板支撑构件进行联接。引导框支撑面板支撑构件。盖体构件插入面板支撑构件的侧插入空间中,并且包围所述引导框的侧表面,从而使得所述面板支撑构件能够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更具体地,涉及这样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不使用制造显示设备所必需的壳体和机盖构件的某些元件,因此采用这种创新的设计能够最小化厚度且增强美观。
技术介绍
本申请要求2011年4月18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1-0035888的优先权,其如同全面在此阐述一样通过引用结合于此。近来,人们正在开发能够减小重量和体积(对应于阴极射线管(CRT)的不足)的平板显示设备。作为平板显示设备,液晶显示器(IXD)、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场发射显 示器(FED)以及光发射显示器得到了积极地研究。然而,这些平板显示设备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容易制造、具有良好的驱动器的可驱动性以及可以实现高品质图像,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来,正在日益要求对平板显示设备的研究和开发致力于消费者所关注的技术和设计方面。因此,人们一直在进行减小(小型化)显示设备厚度的努力,以及进行越来越多对加强美感设计的研究,由于迎合了消费者对美的感觉,该设计通过诉诸消费者的美感来引起消费者购买。然而,在最近进行的增强美感和小型化显示设备的设计开发过程中,构成现有技术显示设备的元件被原样应用,仅简单地改变了元件的结构。由于这些原因,在显示设备的小型化以及对显示设备新型设计的开发方面存在诸多限制。例如,在现有技术的LCD中,必须使用下壳体和上壳体来容纳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单元,此外,为了将LCD应用到笔记本电脑、监视器、移动装置、电视等上而额外地使用了前机盖和后机盖。如前所述,现有技术的显示设备必然使用前机盖和后机盖以及下壳体和前壳体,因此,减小IXD厚度或者改变IXD的设计受到限制。特别地,前机盖和后机盖必然覆盖液晶显示面板的顶部边缘。由于这些原因,显示设备的厚度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厚,此外显示设备的边界宽度也会变大。另外,由于边界部分的台阶高度使得难于实现各种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能够基本解决由于现有技术中的限制和不足而出现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不使用制造显示设备所必需的壳体和机盖的某些元件,因此采用这种创新设计能够使厚度最小化并提升美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致力于提供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能够防止由于去除了壳体和机盖的部分元件使得显示面板不能移动而导致显示设备光泄漏的情况。在随后的描述中将会部分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额外的优点和特征,并且部分优点和特征对于已经研究过下面内容的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部分优点和特征将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来知晓。通过在书面描述及其权利要求以及附图中特别地指出的结构可以实现并且获得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它的优点。为了实现这些和其它优点并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在此具体化并且广泛描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面板支撑构件,其设置为具有侧插入空间,并且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后部边缘;粘接构件,其设置在所述面板支撑构件处,并且对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面板支撑构件进行联接;引导框,其支撑所述面板支撑构件;以及盖体构件,其插入到所述面板支撑构件的所述侧插入空间中,并且包围所述引导框的侧表面,从而使得所述面板支撑构件能够移动。所述显示面板的上表面和侧表面可以暴露在外部而不被所述引导框和所述盖体构件包围。所述面板支撑构件可以包括框布置部分,其设置在所述引导框处;垂直部分,其从所述框布置部分垂直地形成并具有特定高度;以及面板布置部分,其从所述垂直部分弯曲以面向所述框布置部分,并且形成所述侧插入空间,其中通过所述粘接构件将所述面板 布置部分联接到所述显示面板的底部边缘部分。盖体构件可以包括前盖体,其插入到所述面板支撑构件的所述侧插入空间中;以及侧盖体,其从所述前盖体弯曲,并且包围所述框布置部分的侧表面和所述引导框的侧表面。可以将所述前盖体插入到所述侧插入空间中以使该前盖体分别与所述框布置部分和所述垂直部分分开特定距离。可以将所述前盖体插入到所述侧插入空间中以使所述前盖体与所述面板布置部分分开特定距离。可以由所述前盖体和所述侧盖体将所述盖体构件形成为四边形框形状,并且所述盖体构件具有C形截面。该显示设备可以还包括通过所述盖体构件的侧盖体联接到所述引导框以固定所述盖体构件的联接构件。所述盖体构件进一步包括后盖体,该后盖体从所述侧盖体弯曲以面向所述支撑盖体的后表面;以及可以通过所述后盖体将所述联接构件联接到所述支撑盖体上以固定所述盖体构件。显示显示设备可以还包括机盖,其支撑所述支撑盖体并且包围所述盖体构件的所述侧盖体和所述显示面板的除了所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以外的侧表面。可以将所述显示面板布置为与所述前盖体的整个上部交迭,以及可以将所述面板布置部分设置为与所述前盖体的整个上部交迭。显示设备可以还包括机盖,该机盖支撑所述支撑盖体,并且包围所述盖体构件的所述侧盖体以及所述显示面板的除了所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以外的侧表面。所述面板支撑构件可以形成为四边形框形状以包括所述框布置部分、垂直部分和面板布置部分。所述面板支撑构件可以还包括多个切口,所述多个切口在所述面板布置部分和所述框布置部分中的至少一个中以特定间隔设置。所述面板支撑构件可以包括第一到第四支撑支架,将所述支撑支架形成为包括所述框布置部分、所述垂直部分和所述面板布置部分,并且通过粘接构件将所述支撑支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长边和短边的各自边缘部分联接,并且所述支撑支架被所述引导框支撑。所述面板支撑构件可以还包括多个切口,所述多个切口以特定间隔形成在所述第一到第四支撑支架中的每一个的所述面板布置部分处,所述粘接构件设置在所述面板布置部分处。所述面板支撑构件可以包括第一到第四支撑支架,将所述支撑支架形成为包括所述框布置部分、所述垂直部分和所述面板布置部分,并且通过粘接构件将所述支撑支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各自后部边缘部分联接,由所述引导框支撑所述支撑支架。应该理解,对本专利技术的以上概述和以下详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旨在对所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 被包括以提供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申请并且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描述图I中引导框、面板支撑构件、粘接构件和盖体构件的图;图4是用于描述图3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面板支撑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图5是用于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在图I中的面板支撑构件的图;图6是用于描述图5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面板支撑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图7和图8是用于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在图I中的面板支撑构件的图;图9到图11是用于描述图7中支撑支架的变形实施方式的图;图12是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图13是例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图14是图13中盖体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图15是图13中盖体构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图;图16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图17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图1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图19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方式的显示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设备,该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面板支撑构件,其设置为具有侧插入空间,并且支撑所述显示面板的后部边缘;粘接构件,其设置在所述面板支撑构件处,并且对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面板支撑构件进行联接;引导框,其支撑所述面板支撑构件;以及盖体构件,其插入到所述面板支撑构件的所述侧插入空间中,并且包围所述引导框的侧表面,从而使得所述面板支撑构件能够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铉硕,朴相炼,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