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改善对旋转体的涂敷不均的图像形成装置。CPU(101)通过基于预先存储在ROM(102)或者硬盘(104)等存储部的涂敷刷变动程序控制驱动部(70),使得涂敷刷(TB)的旋转速度变动。具体而言,涂敷刷(TB)的旋转速度在上限速度与下限速度之间跨越基准速度而变动。由此,与涂敷刷(TB)的旋转速度不变动的情况相比,涂敷刷的刷基体(464)与感光鼓(41Y)的表面接触的位置关系在更广的范围变化。即,涂敷刷中的刷基体稀疏的区域在感光鼓的旋转轴方向以较广的范围在感光鼓的表面移动。结果,润滑剂的涂敷量少的区域(A)被平整成润滑剂的涂敷量多的区域(B),能改善向感光鼓涂敷的润滑剂的涂敷不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对旋转体涂敷润滑剂的涂敷刷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了感光鼓为代表的像担承体、2次转印位置处的转印辊、以及定影部中的传送带、辊等旋转体。而且,处于调色剂像的转印性能、调色剂像的定影性能、残余调色剂的清洁性能的提高,以及旋转体的耐磨损性能的提高等各种目的,一般对这些旋转体涂敷润滑剂。 通常,作为润滑剂大多使用固体的硬脂酸锌等脂肪酸盐。另外,作为向旋转体涂敷润滑剂的部件,可使用如图I所示,将植入了刷纤维的带状的基材、即刷基体464螺旋状地卷绕在芯骨463的涂敷刷TB。在向旋转体涂敷润滑剂时,通过以与旋转体和润滑剂双方接触的方式配置的涂敷刷TB旋转,从固体的润滑剂刮取规定量的润滑剂涂敷于旋转体。已知在从涂敷刷TB向旋转体涂敷润滑剂时,润滑剂的涂敷量通过涂敷刷TB的旋转来进行控制。具体而言,设置特定的基准,来变更涂敷刷TB的旋转速度,作为该例,可举出3个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10-21079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69937号公报)以及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7-225847号公报)。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为了连续稳定地将润滑剂涂敷于感光鼓,对涂敷刷的转矩进行检测,根据得到的转矩的值使涂敷刷的旋转速度变化,来控制涂敷量。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根据作为打印条件之一的图像面积率,来控制涂敷刷TB的旋转速度。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根据润滑剂的消耗量,来控制涂敷刷TB的旋转速度。另外,已知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也被控制。其原因在于,由于旋转体需要以与涂敷刷TB接触的状态配置,所以因为涂敷刷TB的驱动部的晃动、涂敷刷TB的芯骨463的振动,导致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产生周期性的变动。因此,在某些图像形成装置的机型中,利用编码器对每旋转I圈的旋转体的旋转速度的变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下一次旋转体的旋转速度的控制。在上述那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由于将每旋转I圈的旋转体的旋转速度的变动反馈给下一次旋转体的旋转速度的控制,所以需要使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与涂敷刷TB的旋转速度之比为自然数倍。例如,如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为95. 4,涂敷刷TB的旋转速度为381.6那样,使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与涂敷刷TB的旋转速度为I比4。因此,不能避免旋转体的表面与涂敷刷TB总在相同的位置接触。若刷基体464螺旋状地卷绕在芯骨463上,则在涂敷刷TB的长度方向会产生刷基体464的疏密。这样的疏密成为涂敷不均的原因之一。具体而言,在刷基体464稀疏的地方对旋转体涂敷的润滑剂的涂敷量较少,另一方面,在刷基体464稠密的地方对旋转体涂敷的润滑剂的涂敷量较多。因此,如果使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与涂敷刷TB的旋转速度之比为自然数倍,而且使用上述那样的涂敷刷TB,则由于旋转体的表面与涂敷刷TB始终在相同的位置接触,所以导致对旋转体的涂敷产生不均。图2表示这样的涂敷不均的一个例子。图2是旋转体41的展开图。图内的区域A是与刷基体464的稀疏的地方接触而使得润滑剂的涂敷量变少的区域。另外,区域B是与刷基体464的稠密的地方接触而使得润滑剂的涂敷量变多的区域。这样,因刷基体464的疏密会在旋转体41产生涂敷不均。鉴于此,在每旋转I圈的旋转体的旋转速度的变动被正常地反馈到下一次旋转体的旋转速度的控制的范围内,进行了使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与涂敷刷TB的旋转速度之比从自然数倍偏离的处理。即,进行了使涂敷刷TB的旋转速度与旋转体的旋转速度的自然数倍的基准速度相比稍微变快,或者稍微变慢的处理。由此,能够避免旋转体的表面与涂敷刷TB始终在相同的位置接触。然而,目前的状况是,以这样的应对处理不能够充分抑制涂敷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善对旋转体的涂敷不均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可通过下述的方案来实现。(I)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具备旋转体,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可旋转的涂敷刷,其被螺旋状地卷绕于芯骨,对上述旋转体涂敷润滑材料;供给部,其向上述涂敷刷供给润滑材料;驱动部,其驱动上述涂敷刷;和控制部,其对上述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上述涂敷刷的旋转速度跨越对上述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乘以规定的自然数而得到的基准速度在上限速度与下限速度之间变动;上述控制部对上述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在上述涂敷刷的旋转速度变动时的上述涂敷刷的I个周期量的平均旋转速度与上述基准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上述涂敷刷的旋转速度的变动周期与上述旋转体的周期错开。(2)在上述(I)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涂敷刷的旋转速度在变动时是上述上限速度与上述下限速度中至少一方的旋转速度。(3)在上述(I)或者上述(2)所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上述涂敷刷的旋转速度在变动时以规定的速度被保持规定的时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涂敷刷的旋转速度跨越对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乘以规定的自然数而得到的基准速度在上限速度与下限速度之间变动,所以能够提供一种可改善对旋转体的涂敷不均的图像形成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目的、特征以及特质参照以后的说明以及附图中例示的优选实施方式,能够明了。附图说明图I是相关技术所涉及的涂敷刷的简要图。图2是用于表示相关技术所涉及的涂敷不均的一个例子的旋转体的展开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简要图。图4是清洁-涂敷单元周边的放大图。图5是驱动涂敷刷的驱动部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的电气构成的框图。图7是表示与涂敷刷的旋转速度相对于感光鼓的旋转角的变动相关的第I实施例的图。图8是表示与涂敷刷的旋转速度相对于感光鼓的旋转角的变动有关的第2实施例的图。 图9是表示与涂敷刷的旋转速度相对于感光鼓的旋转角的变动有关的第3实施例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其中,在以下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中,为了实施本专利技术,进行了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并不将专利技术的范围限定为以下的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为了便于说明,附图的尺寸比率有时被夸大,存在与实际的比率不同的情况。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I的简要图。图像形成装置I具备操作部10、自动原稿供纸部20、读取部30、图像形成部40、定影部50、供纸部60。操作部10具备例如与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显示面一体形成的触摸面板、数字键、开始按钮以及停止按钮等。用户通过操作操作部10,能够进行原稿设定、画质设定、倍率设定、应用设定、输出设定、单面/双面设定、用张设定、页面替换功能等与打印有关的设定。另外,操作部10也具备与传真、扫描、邮箱等有关的设定的功能。自动原稿供纸部20也被称为ADF (Auto Document Feeder),具备供纸托盘21与排出托盘22,是为了读取原稿而自动供给原稿的装置。放置在供纸托盘21的原稿例如以操作部10的开始按钮的按下为契机,被搬运至读取部30的原稿读取用狭缝玻璃31的位置,被读取原稿的图像数据。然后,原稿被排出至排出托盘22。读取部30具备原稿读取用狭缝玻璃31、压板玻璃32、CCD (Charge CoupledDevice) 33、多个透镜以及光源,获取从供纸托盘21搬运至原稿读取用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旋转体,其被支承为能够旋转;可旋转的涂敷刷,其被螺旋状地卷绕于芯骨,对上述旋转体涂敷润滑材料;供给部,其对上述涂敷刷供给润滑材料;驱动部,其驱动上述涂敷刷;以及控制部,其对上述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上述涂敷刷的旋转速度跨越对上述旋转体的旋转速度乘以规定的自然数而得到的基准速度在上限速度与下限速度之间变动;上述控制部对上述驱动部进行控制,以使在上述涂敷刷的旋转速度变动时的上述涂敷刷的1个周期量的平均旋转速度与上述基准速度相同的情况下,上述涂敷刷的旋转速度的变动周期与上述旋转体的周期错开。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村将和,岩崎贵洋,圆子雅巳,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商用科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