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行星排内齿圈气控抱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915776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排内齿圈气控抱刹装置,属机械动力传动机构设计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抱刹齿圈(2)套在行星排内齿圈(4)的外圆面上;在机体(1)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支座(6)和刹车臂(7);在刹车臂(7)上安装有刹车蹄片(8);在机体(1)的底部,对称地安装有气缸(12);在气缸(12)的活塞杆上依次安装有调整螺杆(11)、锁紧螺母(10)和Y型叉头(9);刹车臂(7)的上端安装在支座(6)上,下端与Y型叉头(9)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应用在大功率、大扭矩、有润滑油飞溅、可停机换档的传动设备中,实现远程气动控制,具有结构简单、制动可靠、节省空间,安装和维修模块化,使用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排内齿圈气控抱刹装置,属机械动力传动机构设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变速器内齿圈制动器,主要都是通过摩擦制动的。例如有湿式摩擦片制动、蹄式制动、盘式制动、带式制动等。在这些制动方式中,只有湿式摩擦片制动是可以在有润滑油飞溅的环境中使用的,但是其能够提供的摩擦力有限,需要有高压油回路供油,结构比较复杂,可靠性差,维护也不方便;而其他几种制动都不能在有润滑油飞溅的环境中使用。大功率、大扭矩的行星变速器,运行过程中发热量大,需要强制润滑和冷却。因此,大功率、大扭矩行星变速器的内部是润滑油飞溅的环境。若采用湿式摩擦片制动器来制动行星排内齿圈,虽然能达到目的,但大扭矩的工况使得该制动器的结构庞大,需要很大的内 部安装空间,变速器的外壳也因此变得结构复杂和笨重;若采用其他几种摩擦式制动器来制动行星排内齿圈,润滑油会使摩擦系数变得很小,基本上达不到制动的效果。在现场使用中,大功率、大扭矩的设备一般不需要频繁地换档,许多设备工作几周才换一次档。因此,大功率、大扭矩行星变速器停机换档对整个现场施工的影响不大。随着液压与气动技术的发展,各种气控阀、气缸、空气压缩机的性能与可靠性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价格便宜。如果采用气动控制技术来实现行星排内齿圈的抱刹与松开动作,可以实现远程控制,提高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小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星排内齿圈气控抱刹装置,可应用在大功率、大扭矩、有润滑油飞溅、可停机换档的传动设备中,实现远程气动控制,具有结构简单、制动可靠、节省空间,安装和维修模块化,使用效率高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在行星排内齿圈气控抱刹装置的结构中,设置有机体、抱刹齿圈、行星轮、行星排内齿圈、太阳轮、支座、刹车臂、刹车蹄片、Y型叉头、锁紧螺母、调整螺杆、气缸、封堵螺栓、限位销、压缩复位弹簧、定位销;抱刹齿圈套在行星排内齿圈的外圆面上;在抱刹齿圈与行星排内齿圈的结合处,以结合面为中心开有三个销孔,将定位销嵌入其中;在机体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支座和刹车臂;在刹车臂上安装有刹车蹄片;刹车蹄片可绕安装中心小角度转动;在机体的底部,对称地安装有气缸;在气缸的活塞杆上依次安装有调整螺杆、锁紧螺母和Y型叉头;刹车臂的上端安装在支座上,下端与Y型叉头相连接;在刹车蹄片的背面安装有限位销和压缩复位弹簧;在机体的两边略低于刹车蹄片中心的位置,开有螺栓孔,可将封堵螺栓拧入其中。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应用在大功率、大扭矩、可停机换档的传动设备中,解决了常规摩擦制动器不能在油润滑环境中制动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动可靠,整个结构沿着机体对称布置,节省空间,无论正转还是反转都能有效发挥作用。3、本专利技术采用气动控制抱刹,有利于实现复杂的换挡逻辑控制。4、本专利技术的气动控制装置独立于变速器的基本机械传动系统,使安装和维修变得模块化,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提高了整个设备的 可靠性。附图说明图I为行星排内齿圈气控抱刹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行星排内齿圈气控抱刹装置刹车蹄片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行星排内齿圈气控抱刹装置定位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在图中1.机体、2.抱刹齿圈、3.行星轮、4.行星排内齿圈、5.太阳轮、6.支座、7.刹车臂、8.刹车蹄片、9. Y型叉头、10.锁紧螺母、11.调整螺杆、12.气缸、13.封堵螺栓、14.限位销、15.压缩复位弹簧、16.定位销。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行星排内齿圈气控抱刹装置由机体I、抱刹齿圈2、行星轮3、行星排内齿圈4、太阳轮5、支座6、刹车臂7、刹车蹄片8、Y型叉头9、锁紧螺母10、调整螺杆11、气缸12、封堵螺栓13、限位销14、压缩复位弹簧15、定位销16组成;抱刹齿圈2通过加热膨胀的方式,牢固地套在行星排内齿圈4的外圆面上;在抱刹齿圈2与行星排内齿圈4的结合处,以结合面为中心开有三个销孔,将定位销16嵌入其中,以传递扭矩;在机体I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支座6和刹车臂7 ;在刹车臂7上安装有刹车蹄片8 ;刹车蹄片8可绕安装中心小角度转动;刹车蹄片8的中心线与太阳轮5的中心线重合;在机体I的底部,对称地安装有气缸12 ;在气缸12的活塞杆上依次安装有调整螺杆11、锁紧螺母10和Y型叉头9 ;刹车臂7的上端安装在支座6上,下端与Y型叉头9相连接;在刹车蹄片8的背面安装有限位销14和压缩复位弹簧15,在限位销14和压缩复位弹簧15两者的共同作用下,使得刹车蹄片8在未抱刹的状态下,不会发生晃动;为了方便检测整套机构的动作情况,在机体I的两边略低于刹车蹄片8中心的位置,开有螺栓孔,可将封堵螺栓13拧入其中;拧下封堵螺栓13,可以用测量深度的方法确定刹车臂7的抱合或脱开情况;拧上封堵螺栓13,可防止运行过程中漏油。气缸12左右对称地安装在机体I的外部,便于气缸12的检修和更换气动接头;用一个阀同时控制并联的两个气缸12,使左右两边的抱刹力相等,且动作同步。当气缸12的活塞杆被压缩空气推出时,与活塞杆连接的Y型叉头9推动刹车臂7,使刹车臂7绕支座6的中心轴转动,刹车蹄片8表面的花键齿与抱刹齿圈2的花键齿相咬合,使得内齿圈4不能转动;而当气缸12的活塞杆被压缩空气收回时,内齿圈4又可以自由转动了。权利要求1.行星排内齿圈气控抱刹装置,由机体(I)、支座(6)、Y型叉头(9)、锁紧螺母(10)、调整螺杆(11)、限位销(14)、压缩复位弹簧(15)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其结构中设置有抱刹齿圈⑵、行星轮⑶、行星排内齿圈⑷、太阳轮(5)、刹车臂(7)、刹车蹄片⑶、气缸(12)、封堵螺栓(13)、定位销(16);抱刹齿圈(2)套在行星排内齿圈(4)的外圆面上;在抱刹齿圈(2)与行星排内齿圈(4)的结合处,以结合面为中心开有三个销孔,将定位销(16)嵌入其中;在机体(I)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支座(6)和刹车臂(7);在刹车臂(7)上安装有刹车蹄片⑶;刹车蹄片⑶可绕安装中心小角度转动;在机体⑴的底部,对称地安装有气缸(12);在气缸(12)的活塞杆上依次安装有调整螺杆(11)、锁紧螺母(10)和Y型叉头(9);刹车臂(7)的上端安装在支座(6)上,下端与Y型叉头(9)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行星排内齿圈气控抱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刹车蹄片(8)的背面安装有限位销(14)和压缩复位弹簧(1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星排内齿圈气控抱刹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体(I)的两边略低于刹车蹄片(8)中心的位置,开有螺栓孔,可将封堵螺栓(13)拧入其中。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星排内齿圈气控抱刹装置,属机械动力传动机构设计
;其特征在于抱刹齿圈(2)套在行星排内齿圈(4)的外圆面上;在机体(1)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支座(6)和刹车臂(7);在刹车臂(7)上安装有刹车蹄片(8);在机体(1)的底部,对称地安装有气缸(12);在气缸(12)的活塞杆上依次安装有调整螺杆(11)、锁紧螺母(10)和Y型叉头(9);刹车臂(7)的上端安装在支座(6)上,下端与Y型叉头(9)相连接。本专利技术可应用在大功率、大扭矩、有润滑油飞溅、可停机换档的传动设备中,实现远程气动控制,具有结构简单、制动可靠、节省空间,安装和维修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行星排内齿圈气控抱刹装置,由机体(1)、支座(6)、Y型叉头(9)、锁紧螺母(10)、调整螺杆(11)、限位销(14)、压缩复位弹簧(15)组成;其特征在于在其结构中设置有抱刹齿圈(2)、行星轮(3)、行星排内齿圈(4)、太阳轮(5)、刹车臂(7)、刹车蹄片(8)、气缸(12)、封堵螺栓(13)、定位销(16);抱刹齿圈(2)套在行星排内齿圈(4)的外圆面上;在抱刹齿圈(2)与行星排内齿圈(4)的结合处,以结合面为中心开有三个销孔,将定位销(16)嵌入其中;在机体(1)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支座(6)和刹车臂(7);在刹车臂(7)上安装有刹车蹄片(8);刹车蹄片(8)可绕安装中心小角度转动;在机体(1)的底部,对称地安装有气缸(12);在气缸(12)的活塞杆上依次安装有调整螺杆(11)、锁紧螺母(10)和Y型叉头(9);刹车臂(7)的上端安装在支座(6)上,下端与Y型叉头(9)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思柱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