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滋生专利>正文

保险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5288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搬不走、撬不开报警保险柜,由柜体(1)和柜门(2)组成,在柜门(2)上安装有与柜体(1)实现开启和闭合的门闩结构以及控制门闩开启的密码锁,在柜体(1)的底板(9)上设有地脚螺钉孔(10),在柜体(1)的后箱板(7)上设有墙体螺钉孔(8),柜体(1)通过地脚螺钉孔(10)和墙体螺钉孔(8)用地脚螺钉(11)和墙体螺钉(12)与地面和墙体固定。是一种真正的搬不走、撬不开、不知密码打不开的保险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保险柜,尤其是一种搬不走、撬不开的保险柜。
技术介绍
目前,市售的保险柜由于没有与墙体和地面固定,人不知鬼不觉的被整体搬走的现象时有发生;另外,门闩行程小,被撬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第三,由于目前的密码锁技术含量低,已经有一部分人具备无密码开锁能力;由于上述种种原因,目前市售的保险柜,基本上相当于普通家具,失去了保险柜的保险功能。因此,设计一种搬不走、撬不开、更难对开密码的保险柜,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搬不走、撬不开、更难对开密码的保险柜。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保险柜,由柜体和柜门组成,在柜门上安装有与柜体实现开启和闭合的门闩结构以及控制门闩开启的密码锁,在柜体的底板上设有地脚螺钉孔,在柜体的后箱板上设有墙体螺钉孔,柜体通过地脚螺钉孔和墙体螺钉孔用地脚螺钉和墙体螺钉与地面和墙体固定。由于柜体与墙体和底面连为一体,故称为搬不走。优选地,所述的门闩结构由主门闩、上辅助门闩和下辅助门闩构成,主门闩为齿条结构,与齿条啮合有齿轮,齿轮的齿轮轴伸出柜门外,在齿轮轴的外轴端上设有门闩手轮,在主门闩上有导向长孔,在柜门上设有主门闩导向柱、上辅助门闩导向柱和下辅助门闩导向柱,主门R通过主门R导向柱与柜门连接,在主门R上设有连接板导向柱,在主门闩上通过主门闩导向柱和连接板导向柱连接有辅闩连接板,在辅闩连接板上设有上辅助门闩销轴和下辅助门闩销轴,所述的上辅助门闩通过上辅助门闩销轴和上辅助门闩导向柱与辅闩连接板连接,所述的下辅助门闩通过下辅助门闩销轴和下辅助门闩导向柱与辅闩连接板连接,在上辅助门闩上有与上辅助门闩销轴匹配的横向导向长孔和与上辅助门闩导向柱匹配的纵向导向长孔,在下辅助门闩上有与下辅助门闩销轴匹配的横向导向长孔和与下辅助门闩导向柱匹配的纵向导向长孔,当密码正确时,转动门闩手轮,通过齿轮带动主门闩开启与闭合,同时通过连接板导向柱和主门闩导向柱共同作用带动辅闩连接板上限摆动,辅闩连接板带动上辅助门闩和下辅助门闩开启与闭合。这种结构的门闩开启闭合行程大,防撬性能优良。优选地,所述的密码锁为机械叶片密码锁,密码锁的锁轴通过轴架旋转固定在柜门上,密码锁的机械叶片在锁轴一端,在机械叶片与轴架之间设有预压缩弹簧,在锁轴的另一端设有1#伞齿轮,与1#伞齿轮啮合有2#伞齿轮,2#伞齿轮的轴伸出柜门外,在2#伞齿轮的轴的外端设有读数轮,读数轮的刻度为100个即0-99,在柜门上固定有定位盘。优选地,机械叶片的片数为3片2#伞齿轮与1#伞齿轮的传动比为1:1,密码数为3个,开启方法为首先顺时针转动读数轮两周以上并使首位密码对准定位盘上的“0”点,再逆时针转动读数轮一周以上使第二位密码对准定位盘上的“0”点,然后再顺时针转动读数轮使第三位密码对准定位盘上的“0”点,密码正确后,锁住付锁,密码锁即开启。优选地,机械叶片的片数为4片,2#伞齿轮与1#伞齿轮的传动比为2:1,密码数为4个,开启方法为首先顺时针转动读数轮两周以上并使首位密码对准定位盘上的“0”点,再逆时针转动读数轮一周以上使第二位密码对准定位盘上的“0”点,然后再顺时针转动读数轮使第三位密码对准定位盘上的“0”点,最后再逆时针转动读数轮使第四位密码对准定位盘上的“ 0 ”点,密码正确后,锁住付锁,密码锁即开启。优选地,所述的定位盘上设有查看密码对准精度的0-10个11刻度线,1-10在“0”点的右侧顺时针排列,两相邻刻度线之间为3. 24°,能精确到一格的十分之一。优选地,每个机械叶片上均有2个凹槽,当密码正确时,所有机械叶片上的凹槽轴向对应,机械叶片上的其中一个凹槽在左象限处或右象限处,为主门闩轴向通过凹槽,另一个在凹槽在上象限处,在柜门上通过翘板轴设有翘板,在柜门上还设有付锁,在付锁的锁轴上设有翘板拨挡,当柜门处于关闭状态时,由于翘板重心偏离翘板轴且在机械叶片一侧,翘 板不但抵住主门闩,而且机械叶片也不能转动,只有用付锁钥匙转动付锁,翘板拨挡将密码正确时顶起时,机械叶片才能转动,密码正确后,锁住付锁,密码锁即开启,翘板掉进机械叶片上象限凹槽内,主门闩才能开启,同时带动上、下副门闩开启。设置付锁和翘板,进一步加大了窃贼技术开锁的难度。优选地,在主门闩上设有防撬钩头,防撬钩头的尾部在柜门缝隙处,门框孔应里大夕卜小,当撬棍的扁头从柜门缝隙撬动柜门时,防撬钩头端部向外张出勾住门框,使其更不能撬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①由于用地脚螺钉和墙体螺钉将保险柜同时与墙体和底面固定,故使其搬不动; ②门闩行程大,防撬性能强; ③由于设置了防撬钩头,所以防撬功能更强; ④上下门闩使用“T”型导向槽,是门闩开启更顺畅; ⑤密码轮采用伞齿轮传动,密码锁由径向变位轴向,密码锁尺寸小于普通密码锁,更便于大行程门闩使用; ⑥采用4片机械叶片密码锁,保险系数更大; ⑦翘板的使用,使开锁难度增加,保险系数进一步加大。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正面轴测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背面轴测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靠近底部剖开-地脚螺钉安装前); 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靠近底部剖开-地脚螺钉安装后); 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剖视图); 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门闩结构、密码锁结构示意 图7是本专利技术读数轮与定位盘示意 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密码锁机械叶片槽口方向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5所示,保险柜,由柜体I和柜门2组成,在柜门2上安装有与柜体I实现开启和闭合的门闩结构以及控制门闩开启的密码锁,在柜体I的底板9上设有地脚螺钉孔10,在柜体I的后箱板7上设有墙体螺钉孔8,柜体I通过地脚螺钉孔10和墙体螺钉孔8用地脚螺钉11和墙体螺钉12与地面和墙体固定。如图6所示,所述的门闩结构由主门闩30、上辅助门闩39和下辅助门闩36构成,主门闩30为齿条结构,与齿条啮合有齿轮33,齿轮33的齿轮轴伸出柜门2外,在齿轮轴的外轴端上设有门闩手轮3,在主门闩30上有导向长孔,在柜门2上设有主门闩导向柱34、上辅助门闩导向柱40和下辅助门闩导向柱37,主门闩30通过主门闩导向柱34与柜门2连接,在主门闩30上设有连接板导向柱35,在主门闩30上通过主门闩导向柱34和连接板导向柱35连接有辅闩连接板31,在辅闩连接板31上设有上辅助门闩销轴32和下辅助门闩销轴38,所述的上辅助门闩39通过上辅助门闩销轴32和上辅助门闩导向柱40与辅闩连接板31连接,所述的下辅助门闩36通过下辅助门闩销轴38和下辅助门闩导向柱37与辅闩连接 板31连接,在上辅助门闩39上有与上辅助门闩销轴32匹配的横向导向长孔和与上辅助门闩导向柱40匹配的纵向导向长孔,在下辅助门闩36上有与下辅助门闩销轴38匹配的横向导向长孔和与下辅助门闩导向柱37匹配的纵向导向长孔,当密码正确时,转动门闩手轮3,通过齿轮33带动主门闩30开启与闭合,同时通过连接板导向柱35和主门闩导向柱34共同作用带动辅闩连接板31上限摆动,辅闩连接板31带动上辅助门闩39和下辅助门闩36开启与闭合。如图6-7所示,所述的密码锁为机械叶片密码锁,密码锁的锁轴通过轴架43旋转固定在柜门2上,密码锁的机械叶片在锁轴一端,在机械叶片与轴架43之间设有预压缩弹簧,在锁轴的另一端设有1#伞齿轮42,与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保险柜,由柜体(1)和柜门(2)组成,在柜门(2)上安装有与柜体(1)实现开启和闭合的门闩结构以及控制门闩开启的密码锁,其特征在于:在柜体(1)的底板(9)上设有地脚螺钉孔(10),在柜体(1)的后箱板(7)上设有墙体螺钉孔(8),柜体(1)通过地脚螺钉孔(10)和墙体螺钉孔(8)用地脚螺钉(11)和墙体螺钉(12)与地面和墙体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滋生
申请(专利权)人:孙滋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