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网兜石压载的龙口护底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15076 阅读:6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5 00:14
尼龙网兜石压载的龙口护底方法,涉及水库或围海工程龙口段压载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尼龙网兜块石灌装,尼龙网兜石经出运、转驳,由施工船舶吊安,其特征是所述尼龙网兜网眼边长20cm,用φ16mm丙纶尼龙绳编织,编制成半径7m的圆形,边缘用φ22mm丙纶尼龙绳串联一周;尼龙网兜摆放于40m3灌桶内灌装块石,块石粒径大于尼龙网兜网眼边长,单只尼龙网兜灌装块石10t;在水下吊放前通过矩形槽钢吊具将6个单只重10t的尼龙网兜石组成一组60t重的尼龙网兜石,相邻尼龙网兜石间用φ16mm丙纶尼龙绳串联为一个整体;施工船舶通过定位按照编定的位置进行水下安放脱钩,水下安放时错位碰靠安放,确保相互紧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库或围海工程龙口段在保护期和合龙期护底压载方法。
技术介绍
在潮汐河口建水库或沿海围海造田工程中一个最重要的结构就是龙口的护底。目前,国内对围海造田龙口合龙基本采用土工布护底,袋装砂袋或抛石封堵龙口为主,这种模式的特点主要是围堤区域面积较小,进出龙口的水流量和流速都相对较小,对于护底保护要求不高,龙口宽度一般不超过300m,龙口合龙难度相对较为容易;国内水库大坝截流一般采用筑导流渠进行部分江水分流,减少龙口流速流量,然后在常规龙口护底保护的基础上对龙口进行大块石或预制混凝土块体抛投实施截流,比如三峡工程截流和葛洲坝工程截流是国内外影响很大的水利工程,截流也是在常规龙口护底保护的基础上采用集中抛投大型块体方式;个别工程龙口实施江河截流时也采用在土工布护底保护的基础上安放型钢架 或抛石笼,但龙口宽度、断面流速、库容及面积等方面都规模不大,技术难度和复杂程度都不高。在龙口流速极高,龙口纳潮量巨大的情况下,龙口在保护期和合龙期对护底保护的要求极高,单纯的土工布软体排护底无法满足高流速下的抗冲刷要求,一旦护底保护失效,龙口基础就有被冲刷的可能,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龙口的护底保护尤其重要。常规圈围工程龙口段护底保护以下堤身多为抛填袋装砂结构,护底结构方式既要具备抗流速和抗风浪能力,保持稳定,又要满足承载力的要求,常规结构型式难以同时满足。因此,创造性地解决护底结构的保护方式极为必要。高强低碳钢丝网兜石压载的保护形式,可以抵抗复杂工况极限流速下的水流冲击力。高强低碳钢丝网兜石从矿场灌装到现场吊放需要经历如下过程高强低碳钢丝网兜制作、矿场块石灌装、吊运至运输船、运输船运送至现场转驳,转驳船靠泊施工船吊装安放。钢丝网兜制作工序烦琐,网兜石经历多次的周转后,钢丝网兜的断丝现象非常严重,直接影响到其起吊安放;同时,高强低碳钢丝在入水后,经历一段时间会出现锈蚀断裂,而且钢丝容易破坏到排体,护底保护效果不理想。为解决高强低碳钢丝网兜石周转断丝率高、功效低、护底保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亟需开创一种新的保护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尼龙网兜石压载的龙口护底保护方法,以解决高强低碳钢丝网兜在周转过程中断丝率高、功效低、护底保护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尼龙网兜进行块石的灌装,尼龙网兜石经出运、转驳,然后由施工船舶进行吊安;其特征是所述尼龙网兜网眼边长为20cm,尼龙网兜采用(M6mm丙纶尼龙绳编织成半径7m的圆形,尼龙网兜边缘用0 22_丙纶尼龙绳串联一周;所述尼龙网兜摆放于40m3灌桶内在矿场灌装块石,块石粒径大于尼龙网兜网眼边长,单只尼龙网兜灌装块石IOt ;尼龙网兜石灌装、出运、转驳的过程中均为单只重IOt的个体,在水下吊放前通过矩形槽钢吊具将6个单只重IOt的尼龙网兜石组合成一组60t重的尼龙网兜石,相邻尼龙网兜石间用016_丙纶尼龙绳串联在一起,确保60t重尼龙网兜石为一个整体;施工船舶通过GPS系统定位施工软件按照预先编定的位置进行水下安放脱钩,水下安放时进行错位碰靠安放,确保尼龙网兜石间相互紧密。本专利技术的突出优点是采用丙纶尼龙绳编制成尼龙网兜,制作工艺相比高强低碳钢丝网兜简单快速,施工效率高;尼龙网兜为软性材料,块石灌装完毕后变形空间大,经历多次周转断丝现象少;尼龙网兜入水后,不会受腐蚀而断裂,施工保障率高,不会对排体造成破坏,安全系数高。本专利技术采用丙纶尼龙网兜石,加块了施工效率,降低了网兜石的破坏率,方便现场吊安操作,开创了一种新的龙口护底保护作业方式。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配设的尼龙网兜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尼龙网兜石压载安放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施工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3表示的是本专利技术施工工艺流程尼龙网兜的网眼边长为20cm,采用$ 16mm丙纶尼龙绳(见附图I中的2)进行网兜的编织,编制成品为半径7m的圆形,尼龙网兜边缘用0 22_丙纶尼龙绳(见附图I中的I)串联一周;块石的灌装是将尼龙网兜摆放于40m3灌桶内在矿场灌装块石,块石选择粒径大于尼龙网兜网眼边长的块石,单只尼龙网兜灌装块石IOt ;尼龙网兜石出运、转驳至施工现场是尼龙网兜石灌装完毕后由运输船运至施工现场,然后用吊机船转驳至甲板驳上再运输至施工浮吊旁靠泊,其过程中的尼龙网兜石均为单只重IOt的个体,网兜石组装是在水下吊放前通过矩形槽钢吊具将6个单只重IOt的尼龙网兜石组合成一组60t重的尼龙网兜石,相邻尼龙网兜石间用Ctiemm丙纶尼龙绳串联在一起,确保60t重尼龙网兜石为一个整体;定位安放是浮吊船通过施工定位软件进行网兜石的压载安放,浮吊船舶安装由3台GPS定位的施工软件,通过GPS系统定位施工软件按照预先编定的位置进行水下安放脱钩,浮吊船通过吊具单次起吊6个单只重为IOt并组合成一组60t重的尼龙网兜石,水下安放时进行错位碰靠安放(见附图2中的3),确保尼龙网兜石间相互紧密。权利要求1.,采用尼龙网兜进行块石的灌装,尼龙网兜石经出运、转驳,然后由施工船舶进行吊安;其特征是所述尼龙网兜网眼边长为20cm,尼龙网兜采用(M6mm丙纶尼龙绳编织成半径7m的圆形,尼龙网兜边缘用小22mm丙纶尼龙绳串联一周;所述尼龙网兜摆放于40m3灌桶内在矿场灌装块石,块石粒径大于尼龙网兜网眼边长,单只尼龙网兜灌装块石IOt ;尼龙网兜石灌装、出运、转驳的过程中均为单只重IOt的个体,在水下吊放前通过矩形槽钢吊具将6个单只重IOt的尼龙网兜石组合成一组60t重的尼龙网兜石,相邻尼龙网兜石间用0 16mm丙纶尼龙绳串联在一起,确保601重尼龙网兜石为一个整体;施工船舶通过GPS系统定位施工软件按照预先编定的位置进行水下安放脱钩,水下安放时进行错位碰靠安放,确保尼龙网兜石间相互紧密。全文摘要,涉及水库或围海工程龙口段压载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尼龙网兜块石灌装,尼龙网兜石经出运、转驳,由施工船舶吊安,其特征是所述尼龙网兜网眼边长20cm,用φ16mm丙纶尼龙绳编织,编制成半径7m的圆形,边缘用φ22mm丙纶尼龙绳串联一周;尼龙网兜摆放于40m3灌桶内灌装块石,块石粒径大于尼龙网兜网眼边长,单只尼龙网兜灌装块石10t;在水下吊放前通过矩形槽钢吊具将6个单只重10t的尼龙网兜石组成一组60t重的尼龙网兜石,相邻尼龙网兜石间用φ16mm丙纶尼龙绳串联为一个整体;施工船舶通过定位按照编定的位置进行水下安放脱钩,水下安放时错位碰靠安放,确保相互紧密。文档编号E02B7/00GK102747709SQ20111009954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刘华锋, 刘若元, 叶源新, 张学军, 徐波, 楼启为, 王晓鹏, 赵国权, 陆晓如 申请人: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 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尼龙网兜石压载的龙口护底方法,采用尼龙网兜进行块石的灌装,尼龙网兜石经出运、转驳,然后由施工船舶进行吊安;其特征是所述尼龙网兜网眼边长为20cm,尼龙网兜采用φ16mm丙纶尼龙绳编织成半径7m的圆形,尼龙网兜边缘用φ22mm丙纶尼龙绳串联一周;所述尼龙网兜摆放于40m3灌桶内在矿场灌装块石,块石粒径大于尼龙网兜网眼边长,单只尼龙网兜灌装块石10t;尼龙网兜石灌装、出运、转驳的过程中均为单只重10t的个体,在水下吊放前通过矩形槽钢吊具将6个单只重10t的尼龙网兜石组合成一组60t重的尼龙网兜石,相邻尼龙网兜石间用φ16mm丙纶尼龙绳串联在一起,确保60t重尼龙网兜石为一个整体;施工船舶通过GPS系统定位施工软件按照预先编定的位置进行水下安放脱钩,水下安放时进行错位碰靠安放,确保尼龙网兜石间相互紧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若元楼启为刘华锋张学军陆晓如徐波赵国权王晓鹏叶源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上海青草沙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