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14800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叶机,包括:沿预定输送方向设置的清理部,在该清理部下底上方的所述预定输送方向上排布有一组刺钉辊,而所述清理部的下底由过滤部件形成。依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清叶机用做综合加工线的预处理设备,把大部分杂物排除在生产加工之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籽棉清理机,应用于籽棉中棉叶的清理。
技术介绍
现有棉花加工设备中的清理设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籽棉进行清理的清理机,另ー种是对皮棉进行清理的清理机,一般统称为籽棉清理机。现有籽棉清理机有很多种,有专门清铃壳的、有专门清重杂的、有专门清异性纤维的,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专门用来清理棉叶的籽清机。自2007年以来,我国机械化采棉花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我国特殊的棉花种植模式矮、密、早,即棉株矮、株距密、早熟,造成棉叶脱落率低,而机采时采净率高,使所采摘的籽棉含杂率极高,尤其是棉叶特别多,由于现有清理设备清理的广域性,使得其对棉页的清理效果较差,皮棉中棉叶含有量高,严重影响了机采棉的品级,大大影响了企业的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棉叶清理的清叶机,用做综合加工线的预处理设备,把大部分杂物排除在生产加工之前。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清叶机,包括沿预定输送方向设置的清理部,在该清理部下底上方的所述预定输送方向上排布有ー组刺钉辊,而所述清理部的下底由过滤部件形成。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结构,基于通过一种简化的结构,进行初歩的清理的技术构思,采用清理部内设置刺钉辊,通过刺钉辊的钩拉和旋转打击,以及所述过滤部件的摩擦,使脱离籽棉表面,杂质通过过滤部件落下,籽棉被ー组刺钉辊依次清理,減少了籽棉再次混合、开松的次数,减少了对棉纤维的损伤次数,并减少了棉叶混入棉纤维内部的机会,清理效果再简单结构的基础上,可以把大部分的杂质排除在生产加工之前。上述清叶机,所述过滤部件为格条柵。上述清叶机,所述格条栅的栅格孔宽为5 22毫米。上述清叶机,所述刺钉辊有12个。上述清叶机,所述刺钉辊间距为41(Γ425毫米。上述清叶机,所述刺钉辊与过滤部件间距为5 22毫米。上述清叶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清理部下侧并通过所述过滤部件连通的杂质箱。上述清叶机,所述杂质箱底部开放有用于排杂绞龙安装的卸料孔。上述清叶机,所述排杂绞龙沿所述预定输送方向设置。上述清叶机,所述预定方向为水平方向;所述清理部的上料端封闭,并在上料端上侧设有进ロ部,而在清理部的卸料端设有出棉ロ部,且清理部除在所述过滤部件侧外,周向封闭。附图说明图I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清叶机的结构原理图。图中1、进ロ部,2、清理部,3、刺钉辊,4、格条栅,5、杂质箱,6、出棉ロ部,7、排杂绞龙。具体实施例方式參照说明附图I所示的一种清叶机,包括沿预定输送方向设置的清理部2,在该清理部下底上方的所述预定输送方向上排布有ー组刺钉辊3,而所述清理部的下底由过滤部件形成。其中过滤部件为格条栅4。上述的结构中,专利技术人认为,应当对待清叶的籽棉进行強制的烘干或者自然的干燥,最好采用强制烘干的措施,也就是清理部的前级可以配置烘干设备。这样,使由于烘干·的作用,籽棉中的棉叶通常会发生卷曲,容易在刺钉辊3与过滤部件的联合作用下脱落。其中,关于过滤部件,最好采用格条栅4,这主要考虑的是棉叶的物理形态,其结构主要是片状,同时,由于干燥的面也通常会发生卷曲,也可能会产生卷曲的结构,不过通过刺钉辊的作用,棉叶成片存在的分量相对较小,多呈现碎片状,格条栅所形成的缝隙,容易为棉叶所落下。同理,据此可知,在一些应用中,条形孔结构的多孔板也可以使用。在另ー些应用中,还可以使用菱形孔的多孔板或者网面结构。网面结构也可以作为ー种选择。刺钉辊3与过滤部件之间应留有一定的距离,以利于棉叶的下落,从这个角度看,这个距离越大,越有利于棉业的下落,但同时,该距离过大,会影响摩擦效果的产生,这样有要求该距离较小,经过长期的选择,在满足一定摩擦效果的情况下,在20mm的距离上基本上可以满足棉叶下落非常接近峰值,再大的必要性已经不是很大。当然,该局如果比较小,很使得整体结构比较紧凑,同时也有利于摩擦效果的产生,但同时会存在另ー个问题,就是距离过小会产生棉纤维的损伤,经过实验,确定在3mm的间距条件下,棉纤维不容易发生损伤。然而经过实验发现,在3_左右,还可能会出现另ー个问题,就是棉花的拥堵,因此,这个距离最好控制在5mm或者更大,基本上可以解决拥堵的问题。那么,进一歩考虑棉叶下落,所述格条栅4的栅格孔宽或者类似的过滤部件较佳的选择范围是5 22mm,这里主要考虑的是棉叶的下落,与排杂无关,当然,格条栅的疏密程度对摩擦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排杂主要依靠刺钉辊。单纯的就下落而言,孔越大越有利于杂质的下落,但也可能会造成籽棉随杂质落下,因此,这里找出ー个合理的上限即可,这里需要考虑产棉区,所产籽棉的品质对棉花加エ也有影响。主产品区中,新疆的棉花棉纤维比较长,而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棉纤维相对较短,对于产自新疆的棉花,所允许的栅格孔宽相对较大,在22mm也不会发生籽棉随杂质掉落的情形,在该孔宽条件下,黄河中下游产棉区棉花可能会有少量下落,尤其是发育不好的籽棉,在区域,栅格孔宽最好控制在20_以下。处于杂物下落的需要,控制栅格孔宽最小也应当在5mm。当然,这里涉及到ー个问题,就是新疆目前大面积推广机采棉,棉花含咋率高,而其他地方还多是人工采棉,因此,栅格孔宽的对象较多的考虑长绒棉。进ー步的选择是,所述栅格孔宽最好可调,以针对不同品质的棉花加工,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格采用T型槽螺栓固定的方式,在机体上设置T型槽,非常容易的进行栅格间距的调整。显然,对于刺钉辊3与过滤部件之间的间距也可以设置成可调结构,这种条件表现为直线调解,据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实现。因而,关于排杂,所述刺钉辊3的选择相对比较重要,首先是刺钉辊个数的选择,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验,发现,采用均匀排布的12个刺钉辊可以满足要求,在合理的间距条件下,初歩的排杂率可以达到80%以上。在进ー步的选择中,所述刺钉辊3间距也是影响排杂的因素之一,合理的间距为41(T425mm,在该范围内,对排杂率的影响表现为,随着间距的減少,清杂效率提高,但太小,容易产生棉纤维的损伤,并在更小的情况下会产生拥堵,因此,最小不能小于410mm,对于长绒棉,最好控制在412以上。当然,为了满足排杂,最大间距最好不要大于425mm,否则会严重影响排杂率。关于排杂,主要的杂质是棉叶,同时,籽棉中不可避免混入的灰尘或者其它重杂也在该阶段被排除。为了更好的进行处理,在图I所示的结构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清理部下侧并通过所述过滤部件连通的杂质箱5。杂质箱整体呈漏斗形结构,方便杂质的汇集。杂质箱的存在可以减少飞尘和杂质的汇集,减少环境污染,同时也利于杂志的汇集转运。进而,所述杂质箱底部开放有用于排杂绞龙7安装的卸料孔。成漏斗形状的杂质箱,在此处最好表现为漏斗底部恰好构成装配排杂绞龙7的漏斗ロ,这样排杂绞龙7就可以直接把汇集的杂质输送走,也不容易产生因积聚所产生的堵塞。较佳地,所述排杂绞龙沿所述预定输送方向设置,该结构,不容易产生堵塞。较佳地,所述预定方向为水平方向,设备在水平方向的透明面积最大,提高了清叶机的清理效果。这里并不排除倾斜设置的清理部2,倾斜设置也有利于籽棉的输送。所述清理部的上料端封闭,并在上料端上侧设有进ロ部I,而在清理部的卸料端设有出棉ロ部6,且清理部除在所述过滤部件侧外,周向封闭。这种结构所考虑的主要是风カ输送的形式。公知的,在棉花加工中,主要采用风力进行籽棉的输送,基于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预定输送方向设置的清理部(2),在该清理部下底上方的所述预定输送方向上排布有一组刺钉辊(3),而所述清理部的下底由过滤部件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丙生林军卫邱延群高海强刘文普客林廷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天鹅棉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