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液晶面板制作工艺的水循环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91321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液晶面板制作工艺的水循环回收系统。液晶面板制作工艺包括多个步骤。水循环回收系统包括纯水供应系统、废水回收系统及废水排放系统。纯水供应系统其具有一纯水循环管,用于给多个步骤中至少一个步骤供应纯水;废水回收系统具有一回收水循环管,用于给多个步骤中至少一个步骤供应回收水,接收来自多个步骤的废水,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输送至回收水循环管重复使用;废水排放系统与纯水供应系统及废水回收系统相连,用于接收来自纯水供应系统及废水回收系统的废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磨边、研磨等工艺的废水直接排放掉的用水方式,上述水循环回收系统可节省纯水使用量4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面板制作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晶面板制作工艺的水循环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器具有重量轻、体积小、易携带、高可靠性、省电、全彩及无辐射等多种优点,目前很多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导航终端、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都要使用到液晶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依驱动显示技术可分为被动式与主动式驱动。目前最常见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即属于主动式驱动技术。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制作工艺中最关键的是液晶面板的制作,而液晶面板的制作工艺一般又可分为前段工艺与后段工艺。一般来说,薄膜晶体管的制备、液晶注入、密 封、液晶再配向、面板的测试等属于前段工艺;而磨边/倒角、刮胶、偏贴(贴偏光片)等属于后段工艺。参阅图1,其为现有的液晶面板后段制作工艺的流程及用水示意图。后段制作工艺包括卸载、磨边、研磨、传送、电测、水洗、偏贴、切割、装箱等步骤。其中,磨边、研磨及水洗会用水,而且水洗步骤对水质要求最高同时经过水洗步骤后的废水受污染程度最低,研磨与磨边对水质要求较低但同时对水的污染程度较高。在现有的后段制作工艺中。水洗步骤的废水导入废水回收系统进行净化处理后当作一般自来水供给纯水供应系统。由纯水供应系统作进一步的纯化处理。相比于磨边,研磨废水的污染程度较低,其可以作为磨边步骤的用水,也可以同磨边的废水一样直接排出至废水排放系统。根据上述的用水方式,磨边与研磨步骤所用的水最终都排放到了废水排放系统中,无法再进行利用而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液晶面板制作工艺中清洗用水,特别是纯水消耗量的用于液晶面板后段制作工艺的水循环回收系统。本专利技术上述各目的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液晶面板制作工艺的水循环回收系统,液晶面板制作工艺包括多个步骤,水循环回收系统包括纯水供应系统、废水回收系统及废水排放系统。纯水供应系统其具有一纯水循环管,用于给多个步骤中至少一个步骤供应纯水;废水回收系统具有一回收水循环管,用于给多个步骤中至少一个步骤供应回收水,接收来自多个步骤的废水,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输送至回收水循环管重复使用;废水排放系统与纯水供应系统及废水回收系统相连,用于接收来自纯水供应系统及废水回收系统的废水。在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纯水循环管还与废水回收系统相连并向废水回收系统供应纯水。在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回收水循环管还与纯水供应系统相连,用于向纯水供应系统供应回收水,纯水供应系统对回收水进行纯化处理。在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废水回收系统包括过滤系统及净化系统。该过滤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回收容器、至少一个泵、至少一个第一过滤装置、至少一个第二过滤装置及至少一个第三过滤装置。回收容器用于接收来自多个步骤的废水,泵用于将回收容器中的废水抽送至第二过滤装置,第一、第二及第三过滤装置依次对废水进行过滤。净化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回收容器,至少一个泵、至少一个消毒装置以及至少一个第四过滤装置。回收容器用于接收来自该第三过滤装置过滤后的水,净化系统的泵用于将净化系统的回收容器中的水抽送至消毒装置,消毒装置用于进行消毒处理,第四过滤装置用于对消毒后的水作进一步过滤处理。在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过滤装置是孔径为30微米的滤网,第二过滤装置是孔径5微米的滤网,第三过滤装置为粗活性碳纤维过滤装置,消毒装置为为紫外光消毒装置,第四过滤装置为孔径5微米的滤网。 在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废水回收系统进一步包括与回收水循环管相连的输送管线,输送管线用于给该多个步骤供水。在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回收水循环管在输送管线两端分别采用一输送管与该纯水供应系统相连,每一输送管上设有一个阀门。在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回收水循环管位于该输送管线的下游处设有一个阀门。在上述实施例的水循环回收系统中,液晶面板后段制作工艺中所有工艺中产生的废水都经由废水回收系统回收、净化并重复利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磨边、研磨等工艺的废水直接排放掉的用水方式,可节省纯水使用量40%以上。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液晶面板后段制作工艺的流程示意图。图2及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液晶面板后段制作工艺的水循环回收系统的示意图。图4为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水循环回收系统的水质检测报告。图5为液晶面板的浸泡实验结果。具体实施例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实现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液晶面板后段制作工艺的水循环回收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液晶面板后段制作工艺的水循环回收系统的示意图。请参阅图1,水循环回收系统200包括纯水供应系统10、废水回收系统20及废水排放系统30。纯水供应系统10可接自来水管,用于将自来水净化成纯水。纯水供应系统10具有一纯水循环管,净化后的纯水在此纯水循环管中循环流动。水洗工艺所用到的水是采用一取水管从纯水循环管中取水。此外,还可从此纯水循环管中取一部分纯水供应至废水回收系统20。废水回收系统20具有一用于供应回收水的回收水循环管,研磨、磨边等工艺的用水可分别采用取水管从废水回收系统20的回收水循环管中取水。此外,只要废水回收系统20净化后的水质能满足水洗工艺对水质的要求,水洗工艺的用水同样可采用取水管从废水回收系统20的回收水循环管中取水。在供应上述各工艺用水后,废水回收系统20的回收水循环管中剩余的水一部分回到废水回收系统20中重复利用,而另一部分可供应至纯水供应系统10,由纯水供应系统10作进一步净化处理成为纯水。磨边、研磨及水洗等工艺的废水都经排水管输送至废水回收系统20中,由废水回收系统20进行净化处理以重复利用。此外,由于磨边及研磨工艺会产生较多粒状杂质。在磨边及研磨工艺的废水排入排水管之前可经过一过滤步骤201。例如采用无纺布对磨边及研磨工艺的废水进行初步过滤处理。无论是纯水供应系统10还是废水回收系统20,在对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过程中同时会产生一部分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废水,此部分废水可直接排放至废水排放系统中。请进一步参阅图3,其同样为水循环回收系统200的示意图,但更加详细的示意出废水回收系统20的结构。废水回收系统20包括过滤系统21及净化系统22。过滤系统21包括至少一个回收容器210、至少一个泵211、至少一个第一过滤装置212、至少一个第二滤装置213、及至少一个第三过滤装置214。本实施中,过滤系统21包括两个回收窗口 210,两个泵211、及两个第三过滤装置。回收容器210用于接收来自排水管的由磨边、研磨、水洗等工艺产生的废水并进行初步沉淀,使较大颗粒的杂质沉淀在回收窗口 210的底部。沉淀的杂质可在定期清除。泵211的技术参数例如可为,流量10立方米每小时(m3/h),压力6千克每平方厘米(kg/m2),但其并不限于此。泵211用于将回收容器210内的水抽送至第一过滤装置212中。而且由于泵可增加水压,水可更加容易通过第一过滤装置212及后续的第二、第三过滤装置 213、214。第一过滤装置212例如可为孔径30微米的滤网,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第二过滤装置2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液晶面板制作工艺的水循环回收系统,该液晶面板制作工艺包括多个步骤,其特征在于该水循环回收系统包括:纯水供应系统,其具有一纯水循环管,用于给该多个步骤中至少一个步骤供应纯水;废水回收系统,其具有一回收水循环管,用于给该多个步骤中至少一个步骤供应回收水,接收来自该多个步骤的废水,对该废水进行净化处理后输送至该回收水循环管重复使用;及废水排放系统,其与该纯水供应系统及该废水回收系统相连,用于接收来自该纯水供应系统及该废水回收系统的废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阳卢鑫鑫楚昱胡畔李志龙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上海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