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红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出血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910981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4 19:08
一种治疗出血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属于中药制备方法技术领域。目前治疗出血型霉菌性阴道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其缺点是毒副作用大。该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取三七、地榆、吉祥草、百草霜、伏龙肝、血余、羊蹄、花蕊石、侧柏叶、茜草根、荔枝草、野芝麻、紫草、紫珠、槐花、腊梅花、蚤休、翻白草、三棵针、鬼针草、乌蔹莓、托盘根、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败酱草、鱼腥草、红藤、蔷薇花和甘草,将以上33味药放入水中浸泡,然后文火煎制,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出血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它的优点是: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洗剂制备方法
,更具体的讲是。
技术介绍
目前治疗出血型霉菌性阴道炎,一般采用抗菌素及磺胺类。I、羧苄西林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变态反应。大剂量给药后可引起神经毒反应、肺水肿;用药期间可出现短暂性氨酶升高与粒细胞减少。2、头孢哌酮肌注局部可有疼痛;偶见皮疹、药物热等变态反应;个别病人可出现 全血细胞减少、一过性转氨酶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或出血等。3、氨曲南偶有味觉异常、皮疹、轻度胃肠道反应,肌注局部疼痛,静注可出现静脉炎。4、采用磺胺甲恶唑患者有时引起胃肠道反应、结晶尿、血尿、皮疹、药热及白细胞减少。5、应用卡那霉素对听神经和肾脏均有毒性,前者表现为耳鸣、听力减退、甚至永久性耳聋,后者表现为蛋白尿、管型尿等。6、氨苄西林大量口服常出现胃肠道不适。肌注局部有疼痛。无论口服或注射均可引起变态反应,以皮疹为多见。用药前必须先做皮试。7、采用青霉素用前必须做皮试,阳性者禁用。因为青霉素易发生变态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休克(最危险的过敏性休克,可发生在做皮肤试验的当时,极少数可发生在连续用药的过程中,后者称迟发性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8、阿莫西林偶见皮疹,口服大量后可有恶心、上腹部不适、腹泻等;伪膜性结肠炎。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以上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专利技术。霉菌性阴道炎是由深霉菌属的白色念珠菌所引起。多见于孕妇或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抗菌素,亦易发生。 病因病机平素多湿多热,病程日久,“热之极为火”,“火能迫血妄行”,再加霉菌性阴道炎是由深霉菌属的白色念珠菌所引起。多见于孕妇或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抗菌素,亦易发生本病。临床表现一、阴道粘膜出血点多。二、阴道奇痒是本病特点,严重者坐卧不安,影响睡眠。三、阴道分泌物在急性炎症期较少,以后则出现较多的豆腐渣样白带。四、白带可成白色膜片状,附着于阴道或阴道前庭部,不易擦去,擦除后可见粘膜红肿或小出血点。五、从白带涂片中查到霉菌。舌红,苔黄,脉数。它的技术方案为取三七3重量份、地榆6重量份、吉祥草9重量份、百草霜6重量份、伏龙肝9重量份、血余3重量份、羊蹄3重量份、花蕊石9重量份、侧柏叶3重量份、茜草根6重量份、荔枝草9重量份、野芝麻6重量份、紫草9重量份、紫珠6重量份、槐花6重量份、腊梅花3重量份、蚤休6重量份、翻白草3重量份、三棵针6重量份、鬼针草9重量份、乌蔹莓6重量份、托盘根6重量份、金银花6重量份、连翘3重量份、紫花地丁 6重量份、蒲公英3重量份、大青叶9重量份、板蓝根9重量份、败酱草6重量份、鱼腥草9重量份、红藤3重量份、蔷薇花3重量份和甘草9重量份,将以上33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5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出血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该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该中药制作简单,制成的中药毒副作用小,疗程短,治愈率高。还能避免应用西药产生的不良反应。三七、地榆、吉祥草、百草霜、伏龙肝、血余、羊蹄、花蕊石、侧柏叶、茜草根、荔枝草、野芝麻、紫草、紫珠、槐花,以上15味药具有凉血明目、收涩止血、理气宽胸、清热解毒之功效。在治疗出血型霉菌性阴道炎的过程中,起主要治疗作用,故为君药。腊梅花、蚤休、翻白草、三棵针、鬼针草、乌蔹莓、托盘根、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败酱草、鱼腥草、红藤,以上16味药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凉血、消 痈肿,利尿通淋之功效。在治疗出血型霉菌性阴道炎的过程中,能辅助主药发挥治疗作用,故为臣药。蔷薇花甘,凉。入胃、大肠二经。清暑,和胃,止血,止泻,截疟。因其能引领诸药直达病灶发挥治疗作用,故为佐药。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既能纠诸药之偏性,又能缓解诸药之毒性,故为使药。三七、地榆、吉祥草、百草霜、伏龙肝、血余、羊蹄、花蕊石、侧柏叶、茜草根、荔枝草、野芝麻、紫草、紫珠、槐花、腊梅花、蚤休、翻白草、三棵针、鬼针草、乌蔹莓、托盘根、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蒲公英、大青叶、板蓝根、败酱草、鱼腥草、红藤、蔷薇花、甘草,以上33药具有凉血止血、生津止渴、滋阴除热、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去瘀止痛、散血破癥、散瘀止痛、润燥滑肠之功效。是治疗出血型霉菌性阴道炎的最佳配方。三七甘、微苦,温,无毒。入肝、胃、大肠三经。止血散瘀,活血消肿,散瘀止痛。地榆苦、酸,寒。入肺、肾二经。凉血止血。吉祥草甘、辛,平、凉。入肺、胃、肝、大肠四经。清肺止咳、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百草霜辛、苦,温。入肺、胃、肝、肾四经。止血、消积止痢、清热解毒。伏龙肝辛,微温。入脾、胃、肝三经。温中止血、和胃止呕、温脾涩肠。血余苦,平。入肝、胃二经。止血散瘀、补阴利尿、生肌敛疮。羊蹄苦,寒,小毒。入脾、肝、大肠、膀胱四经。凉血止血、杀虫疗癣、泄热通便。花蕊石酸、涩,平。A肝经。收敛止血、祛瘀止血。侧柏叶苦、涩,微寒。入肺、心、肝、大肠四经。凉血止血、清热止咳、祛风利湿、散肿毒、生发乌发。茜草根苦、咸、酸,寒。入肝、心、脾、胃、肺五经。凉血止血、活血祛瘀、疏风通络、清热退黄、止咳祛痰。荔枝草辛、苦,凉。入心、肝、肾三经。凉血止血、利水消肿、解毒杀虫。野芝麻微甘,平。入肺、肾二经。凉血止血、利尿通淋、渗湿束带、散瘀消肿。紫草苦、咸,寒。入心、心包络、肝、小肠四经。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泄火通便。紫珠苦、涩,凉。入肝、脾二经。收涩止血、清热解毒。槐花苦,微寒。入肺、大肠二经。凉血止血、清肝降火、杀虫疗疮。腊梅花甘、微苦,凉。入肺、胃二经。解暑,治疗麻疹、咳嗽。蚤休微苦,凉。有小毒。入肝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翻白草甘、微苦,平。入肝、脾、大肠经。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三棵针苦,寒。入肺、肝、大肠经。清热解毒,清肠止痢。鬼针草苦,微寒。入肺、胜地、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清肠止泻。乌蔹莓酸、苦,寒。入肝、脾、膀胱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利尿。托盘根苦、辛、微甘,凉。入肺、肝经。清热凉血,解毒消肿。金银花甘,寒。入肺、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连翘苦,微寒。入心、小肠经。清热解毒,清火散结。紫花地丁苦、辛,寒。入心、肝经。清热解毒。蒲公英苦、甘,寒。入肝、胃经。清热解毒,清肝明目。大青叶苦、咸,大寒。入心、胃经。清热解毒,凉血化斑。板蓝根苦,寒。入心、胃经。清热凉血解毒。败酱草辛、苦,微寒。入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行瘀排脓。鱼腥草辛,微寒。入肺、肾、膀胱经。解热毒,消痈肿,利尿通淋。红藤苦,平。入胃、大肠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蔷薇花甘,凉。入胃、大肠二经。清暑,和胃,止血,止泻,截疟。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润肺,益气复脉,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具体实施例方式取三七3g、地榆6g、吉祥草9g、百草霜6g、伏龙肝9g、血余3g、羊蹄3g、花蕊石9g、侧柏叶3g、菌草根6g、蒸枝草9g、野芝麻6g、紫草9g、紫珠6g、槐花6g、腊梅花3g、蚤休6g、翻白草3g、三棵针6g、鬼针草9g、乌薮莓6g、托盘根6g、金银花6g、连翅3g、紫花地丁 6g、蒲公英3g、大青叶9g、板蓝根9g、败酱草6g、鱼腥草9g、红藤3g、蔷薇花3g和甘草9g,将以上33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5分钟,过滤去渣,煎出的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出血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取三七3克、地榆6克、吉祥草9克、百草霜6克、伏龙肝9克、血余3克、羊蹄3克、花蕊石9克、侧柏叶3克、茜草根6克、荔枝草9克、野芝麻6克、紫草9克、紫珠6克、槐花6克、腊梅花3克、蚤休6克、翻白草3克、三棵针6克、鬼针草9克、乌蔹莓6克、托盘根6克、金银花6克、连翘3克、紫花地丁6克、蒲公英3克、大青叶9克、板蓝根9克、败酱草6克、鱼腥草9克、红藤3克、蔷薇花3克和甘草9克,将以上33味药放入1800毫升水中,浸泡35分钟,然后文火煎制35分钟,过滤去渣共煎出药液390毫升,煎出的药液即为治疗出血型霉菌性阴道炎的中药洗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红
申请(专利权)人:马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