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气泡形成的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903951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1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气泡形成的输液器,包括储液瓶、输液管和输液针,其中,输液管的一端与储液瓶连接,另一端与输液针连接,输液管中部设有过滤泡,过滤泡内设有斜形的过滤膜。使用时,输液瓶中的液体通过过滤膜过滤,由输液针输入患者体内。由于过滤膜与输液管之间有一定的角度,过滤膜为斜形,表面积大,过滤面积大,一般不会形成难以排出的气泡,从而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气泡形成的输液器
技术介绍
输液时,为避免残留的气体流入血管进而造成严重的后果,常采用过滤器对药液进行过滤,但现有的过滤器中的过滤膜均为与输液管垂直的过滤膜,其表面积小,过滤面积小,常在过滤膜两侧残留有气泡,很难排出。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气泡形成的输液器,其过滤面积大,无残留气泡,方便实用。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气泡形成的输液器,包括储液瓶、输液管和输液针,其中,输液管的一端与储液瓶连接,另一端与输液针连接,输液管中部设有过滤泡,过滤泡内设有斜形的过滤膜。优选的,所述斜形的过滤膜与输液管的轴向中心线呈5° 45°角度。使用时,输液瓶中的液体通过过滤膜过滤,由输液针输入患者体内。由于过滤膜与输液管之间有一定的角度,过滤膜为斜形,表面积大,过滤面积大,一般不会形成难以排出的气泡,从而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储液瓶;2、输液管;3、输液针;4、过滤泡;5、过滤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种防气泡形成的输液器,包括储液瓶I、输液管2和输液针3,如图I所不,其中,输液管2的一端与储液瓶I连接,另一端与输液针3连接,输液管2中部设有过滤泡4,过滤泡4内设有斜形的过滤膜5,过滤膜5与输液管2的轴向中心线呈5°角度。使用输液瓶I中的液体通过过滤膜5过滤,由输液针3输入患者体内。过滤膜5与输液管2之间有一定的角度,过滤膜为斜形,表面积大,过滤面积大,一般不会形成难以排出的气泡,从而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等优点。权利要求1.一种防气泡形成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输液管和输液针,其中,输液管的一端与储液瓶连接,另一端与输液针连接,输液管中部设有过滤泡,过滤泡内设有斜形的过滤膜。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气泡形成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形的过滤膜与输液管的轴向中心线呈5° 45°角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气泡形成的输液器,包括储液瓶、输液管和输液针,其中,输液管的一端与储液瓶连接,另一端与输液针连接,输液管中部设有过滤泡,过滤泡内设有斜形的过滤膜。使用时,输液瓶中的液体通过过滤膜过滤,由输液针输入患者体内。由于过滤膜与输液管之间有一定的角度,过滤膜为斜形,表面积大,过滤面积大,一般不会形成难以排出的气泡,从而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等优点。文档编号A61M5/38GK202490273SQ201220106269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段明明, 王志民, 辛学知 申请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气泡形成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瓶、输液管和输液针,其中,输液管的一端与储液瓶连接,另一端与输液针连接,输液管中部设有过滤泡,过滤泡内设有斜形的过滤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明明王志民辛学知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