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浆料及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7899556 阅读:3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5:20
一种锂离子电池浆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使用粘接剂制备浓度为3%~7%的胶液;步骤二、将活性物质和导电剂在三臂行星搅拌机中,在低速下均匀混合形成粉体;步骤三、在步骤二中的粉体中加入溶剂的总量的1%~15%,在低速下均匀混合形成湿粉体,其中,溶剂的总量与所述粉体的质量比为55∶4~50∶50;步骤四、在步骤三中的湿粉体中加入胶液的20%~50%和剩余的溶剂,在高速下均匀混合;及步骤五、加入剩余的胶液,先在低速下均匀搅拌5~10分钟,然后在高速下搅拌2~5小时,形成锂离子电池浆料。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制成的锂离子电池浆料、电池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 电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浆料的制备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备的锂离子电池浆料,及应用该锂离子电池浆料的电池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在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过程中,混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混料所得浆料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成品电池的各项性能。传统的混料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活性物质和粘结剂、溶齐U、导电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好之后在搅拌机中按照一定的搅拌速率搅拌,调制成所需浆料;另外一种混料方法是在混料的过程中将活性物质和粘结剂、溶剂、导电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批次加入搅拌,调制成所需浆料。然而,在上述两种方法的搅拌过程中,活性物质和导电剂等粉料很容易形成“灰包”分散在浆料中,造成浆料的混合不均匀,使拉浆后的电极极片敷料不均匀,在拉浆后的电极极片上存在局部“凸起”和气泡“斑点”。局部“凸起”将会导致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优先反应点,严重的甚至会刺穿隔膜造成电池短路,成为电池的安全隐患;气泡“斑点”则会使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下降,影响了电池的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浆料中颗粒分布的均匀性的锂离子电池浆料的制备方法。一种锂离子电池浆料的制备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浆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使用粘接剂制备浓度为3%~7%的胶液;步骤二、将活性物质和导电剂在三臂行星搅拌机中,在低速下均匀混合形成粉体;步骤三、在步骤二中的粉体中加入溶剂的总量的1%~15%,在低速下均匀混合形成湿粉体,其中,溶剂的总量与所述粉体的质量比为55∶4~50∶50;步骤四、在步骤三中的湿粉体中加入胶液的20%~50%和剩余的溶剂,在高速下均匀混合;及步骤五、加入剩余的胶液,先在低速下均匀搅拌5~10分钟,然后在高速下搅拌2~5小时,形成锂离子电池浆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忠龙
申请(专利权)人:比克国际天津有限公司深圳市比克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