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9758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是通过将粘结树脂、近红外线吸收色素、消色剂和带电控制剂混合、对该混合物进行熔融混炼并将该混炼物粉碎而获得的,其特征在于,其是通过在上述混合时、或者在上述混合时和上述熔融混炼时、或者在上述熔融混炼时添加氟树脂微粒而获得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充分带负电性的。
技术介绍
以往,根据日本公开专利的日本特开平4-362935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5_119520号公报,已知有使用近红外线吸收色素来代替颜料的消色型调色剂。这些消色型调色剂在 可见光下显示接近蓝色的颜色。另外,在该消色型调色剂中添加有季铵硼络合物作为消色剂。当在对这种消色型调色剂的印字物加热后的状态下利用卤素灯或激光、LED等照射近红外线时,调色剂内的红外线吸收色素处于激发状态,与作为消色剂的季铵硼络合物进行反应,发生消色反应,印字物的调色剂发生消色。通过这种现象,曾经印字过的用纸上的印字会消色,可以再次利用。目前,彩色打印机通常使用带负电性调色剂,而消色型调色剂中使用的代表性的近红外线感光色素和消色剂由于具有带正电性,因而存在无法获得充分的带负电性的问题。为了获得充分的带负电性,可以考虑增加带电控制剂。但是,当增加带电控制剂的量时,存在下述缺点有因分散的带电控制剂与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的相互作用而导致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发生退色、变色的有损消色效果等不良影响,而且由于无法赋予充分量的摩擦电荷,因而不会表现出作为电子照相用显影剂的充分功能。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日本公开专利的日本特开平5-134448号公报中提出了外添带电控制剂的方法,但会产生带电控制剂脱离或凝集、从而导致调色剂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欠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事实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具有充分的带负电性的。为了解决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含有粘结树脂、近红外线吸收色素、消色剂、带电控制剂和氟树脂微粒而成。对于如上构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优选相对于上述粘结树脂100质量份添加5 20质量份的上述氟树脂微粒来获得。而且,更优选上述氟树脂微粒选自聚四氟乙烯(四氟化树脂(PTFE))、聚三氟氯乙烯(三氟化树脂(PCTFE、CTFE))、全氟烷氧基氟树脂(PFA)和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上述氟树脂微粒的粒径为0. 3 ii m 5 ii m。为了解决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的制造方法是将粘结树脂、近红外线吸收色素、消色剂和带电控制剂混合,对该混合物进行熔融混炼,将该混炼物粉碎来制造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混合时、或者在上述混合时和上述熔融混炼时、或者在上述熔融混炼时添加氟树脂微粒。对于如上构成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的制造方法,优选相对于上述粘结树脂100质量份添加5 20质量份的上述氟树脂微粒;更优选上述氟树脂微粒选自聚四氟乙烯(四氟化树脂(PTFE))、聚三氟氯乙烯(三氟化树脂(PCTFE、CTFE))、全氟烷氧基氟树脂(PFA)和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上述氟树脂微粒的粒径为 0.3iim 5iim。这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以提供具 有充分的带负电性的。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的特征在于,在含有粘结树脂、近红外线吸收色素、消色剂和带电控制剂的调色剂原料的混合时、或者在上述混合时和上述熔融混炼时、或者在上述熔融混炼时添加氟树脂微粒。使用这种消色型调色剂通过电子照相工艺来形成印字或图像时,印字或图像在可见光下可见接近蓝色的颜色,但在加热后的状态下照射近红外线时,印字或图像会发生消色。这基于以下现象。S卩,当对印字或图像例如在加热至80 160°C的状态下照射近红外线时,调色剂中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处于激发状态,与消色剂进行反应,产生消色现象。其结果是,印字或图像发生消色,可以对用纸进行再利用。另外,关于消色反应,例如当消色剂为季铵硼阴离子时,通过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的色素阳离子与季铵硼阴离子的烷基键合而产生消色反应。此时,季铵硼络合物本身具有防静电作用,同时由于与带电控制剂的相互作用而使带电量降低,图像均匀性受损,但通过添加氟树脂微粒,可防止这种问题的发生。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消色型调色剂中含有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可使用以往公知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作为这种近红外线吸收色素,例如有日本公开专利的日本特开平4-362935号公报及日本公开专利的日本特开平5-119520号公报中记载的近红外线吸收色素。作为近红外线吸收色素的具体例子,可举出例如IRT(商品名、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作为消色剂,可使用以往公知的消色剂。作为消色剂,例如使用季铵硼络合物。作为这种季铵硼络合物,例如有日本公开专利的日本特开平4-362935号公报及日本公开专利的日本特开平5-11952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消色剂。作为季铵硼络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举出P3B (商品名、昭和电工株式会社制)。作为带电控制剂,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带电控制剂。作为带电控制剂,例如可举出聚合物型带电控制剂和水杨酸系带电控制剂。作为聚合物型带电控制剂,可举出包含苯乙烯丙烯酸系聚合物的Acrybase FCA(商品名、藤仓化成株式会社制),作为水杨酸系带电控制剂,可举出BONTRON(商品名、Orient化学株式会社制)。作为粘结树脂,可以从包含公知粘结树脂在内的大范围内选择。具体而言,以聚苯乙烯、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和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等苯乙烯系树脂为代表,可举出饱和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香豆酮树月旨、二甲苯树脂、氯乙烯树脂、聚烯烃树脂等,还可将这些树脂中的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夕卜,这些树脂中优选聚酯系树脂。作为氟树脂微粒,例如可举出聚四氟乙烯(四氟化树脂(PTFE))、聚三氟氯乙烯(三氟化树脂(PCTFE、CTFE))、聚偏氟乙烯(PVDF)、聚氟乙烯(PVF)、全氟烷氧基氟树脂(PFA)、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FEP)、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其中,特别是从获得充分的带负电性调色剂的方面出发,优选选自聚四氟乙烯(四氟化树脂(PTFE))、聚三氟氯乙烯(三氟化树脂(PCTFE、CTFE))、全氟烷氧基氟树脂(PFA)和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 氟树脂微粒由于具有带负电性,因此通过在混炼时将其添加能获得良好的带负电性调色剂。作为氟树脂微粒,优选使用聚四氟乙烯(四氟化树脂(PTFE))。另外,在日本公开专利的日本特开2004-061816号公报、日本公开专利的日本特开2004-061821号公报、日本公开专利的日本特开2005-195934号公报等中有关于标准调色剂的氟树脂添加的提案,但它们均是以改善通常的调色剂的脱模性、疏水性、耐摩擦性为目的的。本实施方式是为了回避能吸收近红外线而发生分解和消色的近红外光消色型记录材料特有的性质即带正电性以及对消色反应的不良影响,而添加氟树脂微粒,与上述提案在添加对象和目的方面明显不同。另外,日本公开专利的日本特开平7-325428号公报中公开了使氟树脂作为粘合剂树脂发挥功能的内容。但是,该日本公开专利的日本特开平7-325428号公报涉及的是将2种粘结树脂配合、熔融混炼成海岛结构,所添加的氟树脂微粒不发生熔融和粘结,而是一直作为固体微粒存在,在保持大表面积的状态下发挥高带电性的功能,仅记载了与本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其含有粘结树脂、近红外线吸收色素、消色剂、带电控制剂和氟树脂微粒。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4.13 JP 089329/20111.一种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其含有粘结树脂、近红外线吸收色素、消色剂、带电控制剂和氟树脂微粒。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其特征在于,其是相对于所述粘结树脂100质量份添加5 20质量份的所述氟树脂微粒而获得的。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其中,所述氟树脂微粒选自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全氟烷氧基氟树脂和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其中,所述氟树脂微粒的粒径为0. 3 y m 5 y 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其中,所述氟树脂微粒选自聚四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全氟烷氧基氟树脂和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其中,所述氟树脂微粒的粒径为0. 3 y m 5 y m。·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其中,所述氟树脂微粒的粒径为0. 3 y m 5 y m。8.一种带负电性消色型电子照相调色剂的制造方法,其是将粘结树脂、近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田英树新沼英好金村俊明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电子工业株式会社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