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整背阻的天地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9484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可调整背阻的天地铰链,主要包含有一基座、一设于基座的转轴单元、二连接转轴单元的阻尼单元、二设于基座的流量调整阀,以及一设于基座的背阻调整阀,其中的转轴单元是利用开门时的推力产生旋转,并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阻尼单元移动,同时再由背阻调整阀所提供的不同背阻值让门板在开门时的缓冲力能够依据不同的状况来进行调整,当门板所受到的推力或拉力消失时会被阻尼单元带动而逐渐关闭,并在关闭的过程中由流量调整阀的松紧度来控制关门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与天地铰链有关,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调整背阻的天地铰链
技术介绍
目前的门板是由外露式关门器或隐藏式关门器连接于门框,使得门板能够相对门框旋转,以达到开门或关门的目的。就隐藏式关门器(如天地铰链)来说,主要是利用一转轴与门板连接,转轴可受开门时的推力作用产生旋转,并在旋转的过程中带动一阻尼单元移动,一旦门板所受的推力消失之后,阻尼单元所提供的弹簧回复力量会迫使转轴反转,以 带动门板关闭。传统的天地铰链通常不一定会具有背阻功能的设计,背阻功能是让门板在开门时能够获得缓冲的效果,用以避免在开门时所使用的力道过大而造成门板或玻璃门的损坏,但是传统天地铰链的背阻大小是固定无法调整的,在此情况下,相同的背阻效果对于力量大的人来说可能太小,对于力量小的人来说却可能太大,因此,传统天地铰链并没有办法针对不同的使用状况进行背阻的调整,适用性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地铰链,其可依据不同的使用状况进行背阻的调整。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地铰链,其具有强制泄压的功能,以避免结构受到过大的压力而损坏。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天地铰链包含有一基座、一转轴单元、二阻尼单元、至少一流量调整阀,以及一背阻调整阀。该基座的内部具有一储油空间及一连通该储油空间的导油通道,并自其基座表面贯穿出与该导油通道连通的一第一调整孔及一第二调整孔;该转轴单元可旋转地设于该基座的储油空间且突出于该基座的顶面,可受开门的推力作用产生旋转;各该阻尼单元设于该基座的储油空间内且位于该基座的导油通道两侧,并与该转轴单元连接,可受该转轴单元的转动而沿着该基座的长度方向移动,用以提供关门时的阻尼效果;该流量调整阀设于该基座的第一调整孔而伸入该基座的导油通道内,用以控制关门时在该导油通道内的回油量大小;该背阻调整阀设于该基座的第二调整孔而伸入该基座的导油通道内,并位于该转轴单元及该流量调整阀之间,用以控制开门时从该储油空间进入该导油通道内的油量大小。更进一步来说,各该阻尼单元各设有一泄压阀,主要在该背阻调整阀完全锁紧时仍然强行开门的状况下进行强制泄油,或在受到强风或其它外力作用而强行关门的状况下进行强制泄油,以避免整体结构受到过大的压力而损坏。附图说明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功效所在,以下列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下列附图说明如后,其中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剖视图,主要显示活塞往左移动至阻挡住第一导油孔的状态。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主要显示背阻调整阀锁紧的状态。图5类同于图4,主要显示背阻调整阀松开之后的状态。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局部剖视图,主要显示泄压阀强制泄油的状态。 图7类同于图3,主要显示活塞往右移动至阻挡住第一导油孔及第四导油孔的状态。图8类同于图5,主要显示流量调整阀锁紧的状态。图9类同于图8,主要显示流量调整阀松开的状态。图10类同于图7,主要显示活塞往右移动至阻挡住第三导油孔的状态。图11类同于图9,主要显示流量调整阀锁紧的状态。图12类同于图11,主要显示流量调整阀松开的状态。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先参阅图I及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天地铰链10,包含有一基座20、一转轴单元30、二阻尼单元40、二流量调整阀50a、50b、一背阻调整阀60、一止逆阀70,以及二泄压阀80。请配合参阅图2至图4,基座20呈长形,是于其内部具有一用以储存液压油的储油空间21及一连通储油空间21的导油通道22,并自基座20顶面贯穿出与导油通道22连通的二第一调整孔23a、23b及一第二调整孔24。导油通道22具有一第一段221、一位于第一段221下方的第二段223、一位于第二段223上方的第三段225,以及一位于第一段221与第三段225之间的钢珠227,用以阻隔出第一段221与第三段225,其中,第一段221的一端连通储油空间21,第一段221的另一端与第二段223之间经由第二调整孔24连通,第二段223的两端分别经由一第一导油孔25及一第二导油孔26与储油空间21连通,第三段225连通第一调整孔23a、23b,并与第二段223之间是经由第一调整孔23a连通,且第三段225经由一第三导油孔27及一第四导油孔28与储油空间21连通,第三导油孔27位于两第一调整孔23a、23b之间,第四导油孔28位于第一调整孔23a及第二调整孔24之间,另外,基座20自其后端面贯穿出一固定孔29,固定孔29连通导油通道22的第二段223、第二导油孔26及第一调整孔23b。请参阅图2及图3,转轴单元30具有二压板32、三转轮34,以及一转轴36。两压板32相互对接地设于基座20的储油空间21内;该三转轮34设于两压板32之间且呈三角形的排列;转轴36可旋转地设于两压板32之间且位于该三转轮34的中央,并以其顶端突出于基座20的顶面,用以供门板连接,转轴36的底端具有一凸轮板362,凸轮板362可由转轴36的旋转而推顶其中一转轮34,让两压板32沿着基座20的长度方向移动。两阻尼单元40设于基座20的储油空间21内且位于导油通道22的两侧,由于两阻尼单元40的结构完全相同,在此仅以其中一组作说明。如图2及图3所示,阻尼单元40具有一连杆42、一弹性件44及一活塞46,连杆42的一端连接于两压板32之间,另一端与活塞46连接,弹性件44套设于连杆42且位于两压板32及活塞46之间。由此,连杆42将会通过两压板32的移动而带动活塞46沿着基座20的长度方向移动,活塞46在移动的过程中将会压缩弹性件44,让弹性件44蓄积回复力量。流量调整阀50a、50b分别螺接于基座20的第一调整孔23a、23b而伸入基座20的导油通道22内,如图2及图4所示,可控制关门 时在导油通道22内的油量大小来调整关门的速度。背阻调整阀60螺接于基座20的第二调整孔24而伸入基座20的导油通道22内,并位于转轴单元30及流量调整阀50a之间,用以控制开门时从导油通道22的第一段221进入导油通道22的第二段223的油量大小,如图2及图4所示。背阻调整阀60具有一第一阀体62及一第一止逆钢珠64,其中,第一阀体62沿其轴向具有一连通导油通道22的第二段223的第一异径孔622,并且沿其径向具有一连通第一异径孔622及导油通道22的第一段221的第一阀孔624 ;第一止逆钢珠64设于第一异径孔622内且位于第一异径孔622的孔径变化处,可被油压力推开而让液压油能从导油通道22的第二段223经由第一异径孔622及第一阀孔624而流至导油通道22的第一段221,而储油空间21内的液压油是无法由导油通道22的第一段221,流经第一阀孔624与第一异径孔622到逵导油通道22的第二段223,因第一止逆钢珠64为单向封闭的缘故,如背阻调整阀60有松开时则不在此限,如图9所示。止逆阀70螺接于基座20的固定孔29且具有一第二阀体72及一第二止逆钢珠74,如图4所示。第二阀体72沿其轴向具有一连通导油通道22的第二段223的第二异径孔722,并且沿其径向具有一连通第二异径孔722及第二导油孔26的第二阀孔724 ;第二止逆钢珠74设于第二异径孔722内且位于第二异径孔722的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背阻的天地铰链,包含有:一基座,于其内部具有一储油空间及一连通该储油空间的导油通道,并自其表面贯穿出与该导油通道连通的至少一第一调整孔及一第二调整孔;一转轴单元,可旋转地设于该基座的储油空间且突出于该基座的顶面;二阻尼单元,设于该基座的储油空间内且位于该基座的导油通道两侧,并与该转轴单元连接,可受该转轴单元的转动而沿着该基座的长度方向移动;至少一流量调整阀,设于该基座的第一调整孔而伸入该基座的导油通道内;以及一背阻调整阀,设于该基座的第二调整孔而伸入该基座的导油通道内,并位于该转轴单元及该流量调整阀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背阻的天地铰链,包含有 一基座,于其内部具有一储油空间及一连通该储油空间的导油通道,并自其表面贯穿出与该导油通道连通的至少一第一调整孔及一第二调整孔; 一转轴单元,可旋转地设于该基座的储油空间且突出于该基座的顶面; 二阻尼单元,设于该基座的储油空间内且位于该基座的导油通道两侧,并与该转轴单元连接,可受该转轴单元的转动而沿着该基座的长度方向移动; 至少一流量调整阀,设于该基座的第一调整孔而伸入该基座的导油通道内;以及 一背阻调整阀,设于该基座的第二调整孔而伸入该基座的导油通道内,并位于该转轴单元及该流量调整阀之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调整背阻的天地铰链,其中该导油通道具有一第一段、一位于该第一段下方的第二段、一位于该第二段上方的第三段,其中,该第一段的一端连通该储油空间,该第一段的另一端与该第二段之间经由该第二调整孔连通,该第二段的两端分别经由一第一导油孔及一第二导油孔与该储油空间连通,该第三段与该第二段之间经由该第一调整孔连通,且该第三段经由一第三导油孔与该储油空间连通,该第三导油孔位于该第一调整孔远离该第二调整孔的一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背阻的天地铰链,其中该导油通道的第三段经由一第四导油孔与该储油空间连通,该第四导油孔位于该第一调整孔及该第二调整孔之间。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整背阻的天地铰链,其中该基座的第一调整孔的数目为二,该二第一调整孔间隔地设置且位于该第三导油孔的前后两侧;该流量调整阀的数目为二,分别设于该基座的第一调整孔而伸入该基座的导油通道内。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调整背阻的天地铰链,其中该基座自其后端面贯穿出一固定孔,该固定孔连通该导油通道的第二段、该第二导油孔及其中一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源成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泰德轼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