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9473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2:10
一种移动操作平台,包括缆索、操作平台和吊件;所述吊件把所述操作平台挂吊在所述缆索下面;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多个吊笼单元,所述吊笼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移动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中的吊笼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适合大面积的吊顶安装,并可在其他片区吊顶安装中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物中经常采用铝板吊顶系统作为建筑物的室内装修。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采用高空车或简易吊篮等作为建筑室内吊顶安装措施。普通的高空车只能作为点式吊顶系统安装,不适合大面积的吊顶安装,而且措施费用高,从而加大工程造价,造成工程材料浪费,并且,这样不利于工地现场安装势必会加长安装工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的移动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移动操作平台,包括缆索、操作平台和吊件;所述吊件把所述操作平台挂吊在所述缆索下面;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多个吊笼单元,所述吊笼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进一步地,所述吊笼单元之间通过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平台由两个单元平台构成,每个单元平台由六个吊笼单元组合而成;每个单元平台长6m,所述两个单元平台之间的间距约200mm。进一步地,所述吊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安装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的滚轴、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上并与所述滚轴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板,以及穿设并固定在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上用以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上的螺栓;其中,所述缆索穿设于由所述滚轴、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和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围城的空间中。进一步地,所述吊件包括多个螺栓,所述多个螺栓按照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上。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操作平台还包括动力支撑方通、电动葫芦和刹车装置;所述动力支撑方通安装在沿所述缆索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吊件的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电动葫芦和所述刹车装置安装在所述动力支撑方通上,并与牵引钢丝绳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刹车装置为安全锁。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平台采用钢方通焊接形成。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平台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操作平台中部的加强筋。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操作平台施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固定所述缆索将所述缆索绕过钢结构梁安装卡位套箍并拧紧螺栓进行固定,以同样方法将拉索套箍固定于主拉索上并进行螺栓拧紧固定;把所述操作平台挂吊在所述缆索下面利用所述吊件将所述操作平台挂吊在所述缆索下面;和把所述操作平台移动到达工人安装吊顶所需的位置启动所述电动葫芦使得所述操作平台沿着所述缆索的长度方向移动,当到达所述工人安装吊顶所需位置时,利用所述刹车装置令所述操作平台停止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的移动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中的吊笼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适合大面积的吊顶安装,并可在其他片区吊顶安装中循环使用。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 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移动操作平台用于吊顶安装施工时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移动操作平台的正视图;图3为图I中移动操作平台放大后的轴侧示意图;图4为图I中移动操作平台的电动装置和安全锁装置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吊件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吊件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移动操作平台100用于吊顶安装施工时的示意图。图2为图I中移动操作平台的正视图。如图1-2中所示,移动操作平台100包括缆索120、操作平台150和吊件160 (如图5-6所示)。其中,操作平台150通过吊件160挂吊在缆索120下面。缆索120为主受力结构,其直径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操作平台150挂吊在缆索120下面,可水平地或有一定的小角度平移到达工人安装吊顶所需的位置。操作平台150可采用钢方通焊接结构。在一实施例中,操作平台150采用钢方通焊接成吊笼的形式,其包括多个吊笼单元152。每个吊笼单元152以Im为一个单元。相邻的吊笼单元152之间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从而使操作平台150可随使用环境的宽度变化而变短或加长,以适用不同宽度的吊顶安装。其中,相邻的吊笼单元152之间可通过螺栓154连接,以方便安装和拆卸。例如,操作平台150中的每个吊笼单元152可采用口 40x3的钢方通焊接制成,相邻的两个吊笼单元152之间可通过8个Ml2螺栓154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I中所示,整个操作平台150可由两个单元平台构成,每个单元平台又由六个吊笼单元152组合而成。每个单元平台长6m,两个单元平台之间的间距约200_。每个单元平台中的相邻的吊笼单元152通过高强螺栓组合,可拆分组装,便于施工。为了提高操作平台150的强度,操作平台150可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操作平台150中部的加强筋159如圆钢,如图2-3所示。如图2所示,操作平台150可进一步包括沿着操作平台150的周缘设置的踢脚板155,以及铺设在操作平台150地面上的底部垫板,以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性以及便于使用。吊件160用于将操作平台150挂吊在缆索120下面。如图4_6所示,吊件160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162、滚轴163、两个第二连接板165及螺栓167。两个第一连接板162大致平行设置,彼此相对且间隔一定距离用以安装滚轴163。滚轴163安装在两个第一连接板162之间。两个第二连接板165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板162上,并与滚轴163间隔设置,从而由滚轴163、两个第一连接板162和两个第二连接板165围城一个空间用以穿过缆索120。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第二连接板165分别垂直于两个第一连接板162。两个第二连接板165大致平行设置,彼此相对且间隔一定距离用以收容操作平台150上的方通,该方通可以成为吊篮方通158。螺栓167穿设并固定在每个第二连接板165上用以承载吊篮方通158。 在一实施例中,多个螺栓167如3个M16的螺栓按照预定间隔(如等间距)设置在第二连接板165上。这样,吊篮方通158可穿设于两个第二连接板165之间并选择性地与一个螺栓167接触,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操作平台150的高度。在一实施例中,操作平台150与缆索120可通过4个吊件160连接,而且吊件160与缆索120之间通过滚轴163接触以减小摩擦。此外,移动操作平台100可进一步采用动力装置180。在一实施例中,动力装置180包括动力支撑方通182、电动葫芦183和刹车装置如安全锁185。动力支撑方通182安装在沿缆索12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吊件160的第二连接板165之间。电动葫芦183和安全锁185安装在动力支撑方通182上,并与牵引钢丝绳连接。其中,安全锁185的滚轮朝操作平台150内侧。上述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移动操作平台100的具体结构,下面简述使用其施工的方法。如图I所示,移动操作平台100用于吊顶安装施工时,固定缆索120 :将缆索120绕过钢结构梁200安装卡位套箍并拧紧螺栓进行固定,张拉达到设计要求以后,以同样方法将拉索套箍固定于主拉索上并进行螺栓拧紧固定;把操作平台150挂吊在缆索120下面利用吊件160将操作平台150挂吊在缆索120下面;把操作平台150移动到达工人安装吊顶所需的位置启动电动葫芦183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缆索、操作平台和吊件;所述吊件把所述操作平台挂吊在所述缆索下面;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多个吊笼单元,所述吊笼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缆索、操作平台和吊件;所述吊件把所述操作平台挂吊在所述缆索下面;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多个吊笼单元,所述吊笼单元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笼单元之间通过螺栓连接。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由两个单元平台构成,每个单元平台由六个吊笼单元组合而成;每个单元平台长6m,所述两个单元平台之间的间距约200mm。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件包括两个第一连接板、安装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之间的滚轴、分别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上并与所述滚轴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连接板,以及穿设并固定在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上用以连接所述操作平台上的螺栓;其中,所述缆索穿设于由所述滚轴、所述两个第一连接板和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围城的空间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件包括多个螺栓,所述多个螺栓按照预定间隔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二连接板上。6.如权利要求I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继华何辉李森郑伟盛蒋礼郐国雄徐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