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9432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环保除尘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由电机(13)、鼓风机(12)、除尘器(8)、集尘罩(4)、半封闭罩(15)组成,鼓风机(12)出口端连接压风管路(6),压风管路(6)连接方框或圆形集风管(2),在集风管(2)下方连接数根斜立的射流立管(1),数根射流立管(1)均匀地装在发尘设备(16)周围,在射流立管(1)朝内方向处的壁上沿轴向开一条窄缝(1-1),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对可呼吸性的粉尘集尘效果好,效率高,节省能源,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形成的流场合理,能满足工作环境的湿热平衡。(*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环保除尘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技术背景目前,在一些矿物、物料粉碎、筛选时,加工设备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弥漫 到工作空间,严重的污染环境,损害人体的健康, 一般釆用传统固定局部吸尘 罩集尘,因作用范围有限,集尘效果不理想,若釆用整体封闭集尘罩,影响操 作人员对设备运行状况的观察和设备的日常维护检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不影响操作人员观察、 维护、检修,集尘除尘效果好的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釆用的技术方案是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由 电机、鼓风机、除尘器、集尘罩、半封闭罩组成,其特点是鼓风机出口端连接 压风管路,压风管路连接方框或圆形集风管,在集风管下方连接数根斜立的射 流立管,数根射流立管均匀地装在发尘设备周围,在射流立管朝内方向处的壁 上沿轴向开一条窄缝;在压风管路的右端头设一调风阀门,集尘罩的上端连接 吸尘管一端,吸尘管另一端连接除尘器上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由于在射流立管设窄 缝射流,可以对可呼吸性的粉尘集尘效果好,效率高,可以控制粉尘外溢,不 影响操作人员观察设备,日常维护及故障检修,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可用一台动力同时带动两套系统,节省能源,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形成的流场合理,能满足工作环境的湿热平衡。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图l是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结构示意主视图。图中,l-射流立管;l-l-射流立管轴向窄缝;2-集风管;3-发尘设备下料管; 4-集尘罩;5-吸尘管;6-压风管路;7-调风阀门;8-除尘器;9-除尘器架;10-连 接管;ll-法兰;12-鼓风机;13-电机;14-电机架;15-半封闭罩;16-发尘设备;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照附图l,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是在发尘设备16的上方装 一个半封闭罩15,发尘设备的下料管3插装在发尘设备16上方的半封闭罩15 中间,在下料管3的外围装有下端带敞口的集尘罩4,集尘罩4壁上方连接吸尘 管5的一端,吸尘管5的另一端连接除尘器8的上端,除尘器8固定在除尘器 架9的上面。除尘器8下端壁用法兰11和连接管10连接鼓风机12,鼓风机12 轴与电机13出轴连接,电机13固定在电机架14上面。鼓风机12上面与压风 管路6连接,压风管路6的右端头装有调风阀门7,压风管路6连接方框形的集 风管2,在每个集风管2的中间下方装有四根斜立形的射流立管1,在射流立管 1的朝内方向壁上轴向开有窄缝1-1。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在鼓风机12的作用下, 射流立管l通过窄缝l-l产生窄缝射流,窄缝细流射向半封闭罩15壁内的切点 处,在附壁效应作用下与另一角度窄缝射流作用下相汇,并偏转绕半封闭罩15 壁面旋转,因有数个不同方向的窄缝射流互相作用,互相制约,都使各自的窄缝射流向半封闭罩的壁面偏转,也更增加附壁效应,使各射流汇于半封闭罩15 的壁面作旋转运动。集尘罩4与鼓风机12的负压口相连,产生负压场,而旋转的附壁气流属于正压场,携带粉尘后自然旋入集尘罩4的负压场,旋转的附壁流产生向上的轴向速度,因此,不同方向窄缝射流的叠加及引射风流的合成,附壁效应的作用及吸尘罩4的负压作用,形成附壁气旋流,发尘设备16为中心 四周空气在射流引射作用下卷吸风流以径向流入集尘罩4,并在发尘设备16下 部也产生向上的卷吸风流流入附壁气旋流进入集尘罩4,最终含尘风流经集尘罩 4进入除尘器8完成净化后,循环进入鼓风机12再次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由电机(13)、鼓风机(12)、除尘器(8)、集尘罩(4)、半封闭罩(15)组成,其特征在于鼓风机(12)出口端连接压风管路(6),压风管路(6)连接方框或圆形集风管(2),在集风管(2)下方连接数根斜立的射流立管(1),数根射流立管(1)均匀地装在发尘设备(16)周围,在射流立管(1)朝内方向处的壁上沿轴向开一条窄缝(1-1);在压风管路(6)的右端头设一调风阀门(7),集尘罩(4)的上端连接吸尘管(5)一端,吸尘管(5)另一端连接除尘器(8)上端。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环保除尘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由电机(13)、鼓风机(12)、除尘器(8)、集尘罩(4)、半封闭罩(15)组成,鼓风机(12)出口端连接压风管路(6),压风管路(6)连接方框或圆形集风管(2),在集风管(2)下方连接数根斜立的射流立管(1),数根射流立管(1)均匀地装在发尘设备(16)周围,在射流立管(1)朝内方向处的壁上沿轴向开一条窄缝(1-1),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对可呼吸性的粉尘集尘效果好,效率高,节省能源,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形成的流场合理,能满足工作环境的湿热平衡。文档编号B08B15/00GK201157837SQ200820011470公开日2008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08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3月4日专利技术者剑 刘, 刘雅俊, 姜福川, 李雨成, 林安栋, 贺光会, 飞 马 申请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附壁气旋式集尘除尘系统,由电机(13)、鼓风机(12)、除尘器(8)、集尘罩(4)、半封闭罩(15)组成,其特征在于鼓风机(12)出口端连接压风管路(6),压风管路(6)连接方框或圆形集风管(2),在集风管(2)下方连接数根斜立的射流立管(1),数根射流立管(1)均匀地装在发尘设备(16)周围,在射流立管(1)朝内方向处的壁上沿轴向开一条窄缝(1-1);在压风管路(6)的右端头设一调风阀门(7),集尘罩(4)的上端连接吸尘管(5)一端,吸尘管(5)另一端连接除尘器(8)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雨成刘剑刘雅俊姜福川贺光会马飞林安栋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