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可变型垫片的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892081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3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具有可变型垫片的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它包括相互连续固定在固定轴上的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之间进行流动运动的流动板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之间在所述流动板流动运动时形成排放剩余液体间隙的垫片,垫片为至少一部分是形成调节间隙尺寸为目的的可变型结构的可变型垫片,根据浓缩及脱水的污泥处理物的特性,适当调节固定板之间的间隙,由此设定最佳水分排放条件,整体上提供达到最佳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处理污水或者废水时浓缩所产生的污泥或者脱水处理的具有可变型垫片的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普通污泥处理装置主要分为污泥浓缩机和污泥脱水机,污泥浓缩机安装在脱水设备的前段,是为了提高污泥固体(TS,total solid)含量的装置,污泥脱水器是通过污泥浓缩机施加机器性压力,进行压缩和脱水以分离污泥和水分的装置。 为了提高这些污泥处理装置的污泥浓缩及脱水效率,当前广泛开展了多种研究和开发,最近正在普及和扩大使用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大体上分为采用螺旋方式移动流动板来处理污泥的类型和利用偏心轴移动流动板来处理污泥的类型。图I为利用偏心轴处理污泥装置的示意图。图I中所示的污泥处理装置是以一体型双层机壳3来组装的,在机壳3内部的固定板10和流动板12上连接有固定板轴20和流动轴22分别形成圆筒结构,固定板10和流动板12的组合体内部的圆筒空间区14上安装螺杆30。连接固定板10的固定板轴20两侧端部被机壳3固定,连接流动板12的流动轴22两侧端部通过机壳3来支撑固定,但是,流动轴22对应于偏心轴40的旋转动作,为了在一定范围内流动运动而连接在机壳3上。特别是,为了在固定板10之间形成流动板12流动运动的同时排放剩下液体,固定板10之间安装形成间隙的垫片。偏心轴40上安装向前面传达动力的齿轮42,在安装在机壳3的轴承44作用下支撑自由旋转。偏心轴40安装在流动轴22的外侧接近区,尤其是形成具有中心轴区和其他轴心的凸轮作用偏心轴区40a,该偏心轴区40a和流动轴22之间安装偏心传动件46,偏心轴40在旋转时,接近安装的流动轴22开始流动运动。在图I中,编号47为驱动发动机,编号48为向偏心轴40传达动力的齿轮。在图I中的污泥处理装置上,偏心轴40不直接连接到流动板12,另行安装在流动板12外侧,偏心轴40直接连接在流动板12的结构也在污泥处理装置中被广泛认知。但是,如上述以前污泥处理设施上,因为连接在固定板10之间的垫片厚度相同,调节固定板10之间的间隙时,必须在固定轴上拆除全部的固定板后更换为其他垫片,需要很长的更换时间,存在无法达到高效利用设备的问题。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具有可变型垫片的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以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变型垫片的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根据浓缩及脱水的污泥特性,方便调节固定板之间的间隔,提高污泥浓缩效率和脱水效率。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具有可变型垫片的移动式污泥处理 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互相连续固定在固定轴上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之间进行运动的流动板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之间在所述流动板流动运动时形成排放剩余液体间隙的垫片,所述垫片为至少一部分是形成调节间隙尺寸为目的的可变型结构的可变型垫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型垫片为板式弹簧结构的可变型垫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变型垫片为具有碟形结构的垫片,可夹在所述固定轴上。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可变型垫片夹在所述固定轴上的组装状态下,通过调整连接在固定轴上固定螺母的拧紧量来调整所述可变型垫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在污泥移动的方向上依次形成浓缩区和脱水区,在所述浓缩区上设置有所述可变型垫片。另外,所述浓缩区和脱水区之间设置有分离浓缩区和脱水区的连接区,所述连接区中设置有形成浓缩区和脱水区之间通道的连接筒体,所述连接筒体两侧通过法兰区分别连接所述浓缩区和脱水区。进一步,所述连接筒体上设置有排放污泥的排污阀。本专利技术的具有可变型垫片的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方便调整固定板之间的间隙,能够有效地调节污泥的水分排放量,设定最佳水分排放条件,整体上提供达到最佳污泥处理效果,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的污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例表示的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的截面结构 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板的示意 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固定轴的示意 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流动板的示意 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偏心轴的示意 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垫片正面及侧面截面的示意 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可变型垫片例子的正面及侧面截面的示意 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表示利用可变型垫片,调节间隙状态实例的示意 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可变型垫片,调节间隙状态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利用可变型垫片,调节间隙状态的其他实例的示意 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螺旋体的示意 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区的示意 图14为本专利技术中连接区法兰的示意 图15为本专利技术中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上安装冲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例表示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的截面结构图。参见图2,固定板120、流动板130、垫片150互相堆积形成滤网结构物100的结构,部分表示了图示的部分内容,省略了其余部分。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例中的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为由浓缩区101、浓缩区102和脱水区105 —起构成的实例结构。从图2右侧开始依次排列为污泥装入区110、第I浓缩区101、第2浓缩区102、连接区104、脱水区105以及污泥排放区117。在第I浓缩区101、第2浓缩区102、脱水区105上连续排列固定板120和流动板130,形成整体筒状的滤网结构物100,连接区104连接到第2浓缩区102和脱水区105上。这些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中,污泥装入区110上流入的废水及污泥通过第I浓缩区101和第2浓缩区102时,过滤大部分污泥液体,通过脱水区105时,对大部分水分进行脱水后,通过污泥排放区117,把固体化的污泥排放到外部。图2中,编号160为驱动电机,螺旋体170从污泥装入区110 —侧中插入所述第I浓缩区101、第2浓缩区102、连接区104和脱水区105,使污泥移动到污泥排放区117—侧。还有,编号125为相互连接固定板120的固定轴,编号135为接收所述驱动电机160的旋转力移动流动板130的偏心轴。现参考图纸把上述本专利技术主要构成部分说明如下。污泥装入区110为经过化学处理的废水或者污泥流入部分,如图I所示,整个形成为筒形结构,污泥流入区112设置在上部,侧面为第I浓缩区101,连接在污泥装入区110内侧。另外,污泥装入区110 —侧顶端配备支撑螺旋体轴171的轴承支撑体113,其下部安装内部清理用排水管阀门115。说明了第I浓缩区101、第2浓缩区102和脱水区105的滤网结构物100。第I浓缩区101、第2浓缩区102、脱水区105的基本结构为统一形成的,因此一起说明,至于其他结构部分是追加说明的。第I浓缩区101、第2浓缩区102和脱水区105如上述说明,形成滤网结构物100,参考图2、图3和图5所示,配备圆形环状结构的固定板120和流动板130,为了便于固定板120和固定板120之间流动板130的流动,设置垫片150。另外,固定板120是通过固定轴125互相固定,流动板130连接在偏心轴135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可变型垫片的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互相连续固定在固定轴上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之间进行运动的流动板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之间在所述流动板流动运动时形成排放剩余液体间隙的垫片,所述垫片为至少一部分是形成调节间隙尺寸为目的的可变型结构的可变型垫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可变型垫片的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互相连续固定在固定轴上的固定板、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之间进行运动的流动板及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之间在所述流动板流动运动时形成排放剩余液体间隙的垫片,所述垫片为至少一部分是形成调节间隙尺寸为目的的可变型结构的可变型垫片。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可变型垫片的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型垫片为板式弹簧结构的可变型垫片。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可变型垫片的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型垫片为具有碟形结构的垫片,可夹在所述固定轴上。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可变型垫片的移动式污泥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变型垫片夹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雨霖南阳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神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