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临床常用降血压中药中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相关成分配伍。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现代中医药理论,经降血压动物模型试验,提供成分明确、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的相关成分配伍,可用于舒张血管,治疗高血压病和改善高血压并发症。常用降血压中药涉及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杜仲、天麻、川芎、丹参、黄芪、葛根、钩藤、防己、红花、黄芩、夏枯草、决明子、罗布麻叶、山楂、牛膝、槐花、三七、益母草、菊花、莲子心、吴茱萸、栀子、淫羊藿、蒺藜,相关成分为单味中药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且每味中药提供一种或几种活性成分。配伍研究包括将2~6种机制不同的活性成分按比例组合,利用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筛选,确定最佳配伍比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降血压中药中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相关成分配伍,配伍后的组合物可用于舒张血管、治疗高血压病和改善高血压并发症。
技术介绍
高血压及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是危害大众健康的主要杀手之一,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其进行有效防治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降血压药物虽然能够有效控制血压,但由于患者血压升高的机制各有不同,单一用药往往不能控制,需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后,各降血压药物可以通过协同作用增加药效,每种药物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随之降低,在设计合理的降血压药物组合中,一种药的不良反应还可能被另一种所抑制。因此,复方制剂正成为近年来高血压治疗领域的热点。 复方治疗正是中药的临床特色。传统中药复方的活性有赖于其中多味药的“君、臣、佐、使”组合配伍,而单味药材含有十几种乃至几十种成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一个小复方。所以中药降血压区别于西药,具有高度复杂性、整体性,是一个动态的调节过程。降血压有效的中药很多,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有100多种,其中临床常用20多种。包括平肝熄风药类、清热药类、泻下药类、活血祛瘀药类、补益药类、利水药类、消导药类、祛风湿药类、止咳平喘药类、化痰散结药类。降血压中药具有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作用特点,在改善高血压病临床症状、保护靶器官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虽然临床上中药复方治疗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传统中药复方成分复杂,质量难以控制,从而限制了降血压中药在更广范围内的推广使用。成分单一的中药活性成分虽然质量可控,但是治疗效果较中药复方差距很大。近年来,组分中药以其“针对性强、安全有效、质量可控”成为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趋势,将中药复方中各味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组合起来,利用其不同的作用机制,发挥较好的甚至优于中药复方的疗效。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模型是研究血管生理学的重要手段,将大鼠麻醉之后,迅速取出其胸主动脉并制成长约3-5mm的血管环,胸主动脉血管环在37°C的K-H液中可保持活性6小时左右,将血管环连接在张力换能器上可精确读出血管张力的变化。实验中以α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血管,待张力稳定后加入舒血管药物,检测张力变化,以舒张率表示药物的舒张血管活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与人类原发性高血压有许多相似之处,包括它们的遗传特性、发病过程以及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等,所以SHR被认为是研究人类原发性高血压的最佳动物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发病机制和抗高血压药物疗效的研究。测量时大鼠尾部套加压套及放置脉搏传感器,测压过程与人手臂测压法相似。当加压套加压使外加压力超过收缩压时,尾动脉血流阻断,脉搏消失,然后逐渐减小外加压力,当外加压力减小至收缩压时,脉搏开始出现,此为收缩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的检测方便易行,在大鼠清醒状态下即可检测,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是SHR大鼠血压检测的常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运用现代中医药理论,从常用降血压中药中提取舒张血管活性成分,经降血压动物模型试验,提供成分明确、质量可控、疗效确切的相关成分配伍,获得最佳比例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配伍后的组合物可用于舒张血管、治疗高血压病和改善高血压并发症。本专利技术基于中药治疗实现西药的治疗效果,并能利用中药多靶点、多机制、整体调节的优点有效避免西药所带来的副作用。同时利用传统降血压中药中明确的活性成分为原料,可避免中药成分复杂,质量难以控制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本专利技术选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所收载的常用的降血压中药,包 括杜仲、天麻、川芎、丹参、黄芪、葛根、钩藤、防己、红花、黄芩、夏枯草、决明子、罗布麻叶、山楂、牛膝、槐花、三七、益母草、菊花、莲子心、吴茱萸、桅子、淫羊藿、蒺藜。提取其中的化学成分,例如,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桃叶珊瑚苷、京尼平酸、京尼平苷、天麻素、川芎嗪、丹参酮、黄芪皂苷、葛根素、钩藤碱、异钩藤碱、粉防己碱、羟基红花黄色素、西红花酸、黄芩苷、夏枯草皂苷、决明子蒽醌、异槲皮苷、槲皮素、山楂黄铜、牛膝皂苷、芦丁、三七皂苷、益母草碱、水苏碱、菊花黄酮、莲心碱、吴茱萸碱、桅子苷、淫羊藿苷、蒺藜皂苷。利用体外和体内模型筛选出舒血管相关成分,研究降血压机制,随机选取机制不同的2 6种活性成分组成配伍,利用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模型和SHR模型筛选,确定每一配伍中活性成分的最佳比例,获得相应的舒张血管活性成分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配伍研究如下两种成分组合原则在总量恒定的前提下,以最低有效剂量为基准,其间各部分以20%递减或递增,最后扩大到高剂量极点。利用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模型、SHR模型,筛选出最佳组合。3 6种成分组合原则3 6种活性成分及5个剂量水平,按照正交试验法设计实验,组成用量配比不同的组合。利用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模型、SHR模型,筛选出最佳组八口 ο本专利技术的药效学研究如下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实验SD大鼠处死,迅速打开胸腔,取其胸主动脉,剪成血管环。将血管环悬挂于经37°C预热K-H营养液的浴槽内,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张力换能器连接生物信号采集系统。在持续通以95% O2和5% CO2混合气体并检查血管活性。活性正常的血管环用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待收缩稳定加入乙酰胆碱检查血管内皮活性,以舒张幅度大于70%认为内皮完整。取内皮完整的胸主动脉血管环,分别加入配制好的样品溶液,记录实验数据,计算舒张率。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实验将清醒的SHR大鼠按体重分别装入固定盒内固定后放入固定架,大鼠尾部通过加压套插入至接近尾根部,此时鼠尾应已穿过脉搏传感器插入尾部加热器中的加热管内,使其处于脉搏传感器的“脉搏信号传感片”上方,并调节鼠尾压迫片使传感片紧贴鼠尾下方的尾动脉,待大鼠脉搏稳定后进行血压测量。测量三次,三次血压的差值应在IOmmHg范围内,取平均值作为该大鼠的收缩压。将SHR大鼠分组后灌胃给药,每周测一次体重,随时调整给药量,每周连续三天检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取平均值,共检测四周。附图说明图I降血压中药中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相关成分配伍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 :组合物(活性成分种类=2)制备 方法a:将两种活性成分按照重量比I : I组合,得到一种配伍。方法b :在总量恒定的前提下,以每种活性成分的最低有效剂量为基准,其间各成分以20%递减或递增,最后扩大到高剂量极点。利用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模型、SHR模型,筛选出最佳配伍比例。实施例2 :组合物(活性成分种类< 6)制备方法a :3种成分组合。3种活性成分及5个剂量水平,按照正交试验法设计3因素5水平表[L25(56)],组成用量配比不同的组合,利用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模型、SHR模型,筛选出最佳配伍比例。方法b :4种成分组合。4种活性成分及5个剂量水平,按照正交试验法设计4因素5水平表[L25(56)],组成用量配比不同的组合,利用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模型、SHR模型,筛选出最佳配伍比例。方法c :5种成分组合。5种活性成分及5个剂量水平,按照正交试验法设计5因素5水平表[L25(56)],组成用量配比不同的组合,利用大鼠胸主动脉血管环模型、SHR模型,筛选出最佳配伍比例。方法d 6种成分组合。6种活性成分及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常用降血压中药,其特征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包括杜仲、天麻、川芎、丹参、黄芪、葛根、钩藤、防己、红花、黄芩、夏枯草、决明子、罗布麻叶、山楂、牛膝、槐花、三七、益母草、菊花、莲子心、吴茱萸、栀子、淫羊藿、蒺藜。
【技术特征摘要】
1.常用降血压中药,其特征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包括杜仲、天麻、川芎、丹参、黄芪、葛根、钩藤、防己、红花、黄芩、夏枯草、决明子、罗布麻叶、山楂、牛膝、槐花、三七、益母草、菊花、莲子心、吴茱萸、桅子、淫羊藿、蒺藜。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降血压中药中具有舒张血管作用的相关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分包括,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桃叶珊瑚苷、京尼平酸、京尼平苷、天麻素、川芎嗪、丹参酮、黄芪皂苷、葛根素、钩藤碱、异钩藤碱、粉防己碱、羟基红花黄色素、西红花酸、黄芩苷、夏枯草皂苷、决明子蒽醌、异槲皮苷、槲皮素、山楂黄铜、牛膝皂苷、芦丁、三七皂苷、益母草碱、水苏碱、菊花黄酮、莲心碱、吴茱萸碱、桅子苷、淫羊藿苷、蒺藜皂苷。3.根据权利要求I和2所述,其特征在于舒张 血管的相关成分为单味中药中提取的活性成分,且每味中药提供一种或几种活性成分。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激扬,卞筱泓,赵刚刚,周恒源,王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药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