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8314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22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婴儿床,包括一床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床架上的吊床以及与所述吊床可拆卸连接的睡篮。其中,所述吊床由复数个刚性条支撑并和一吊床座布配合围蔽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吊床座布的周边对应设有供所述刚性条穿入的管体,所述吊床和所述睡篮之间设置至少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吊床的所述刚性条上,所述睡篮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睡篮定位后安全可靠,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适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婴儿床,尤其涉及ー种具有可拆卸的吊床、睡篮的婴儿床。
技术介绍
婴儿床(游戏床)由于其不但可为婴儿提供游戏空间,而且还能提供睡觉空间而十分受消费者的青睐。一般地,现有的婴儿床包括床架和可供结合在床架上的吊床,当吊床没有结合在床架时,床架内部空间的深度较深从而提供 婴儿在床架内游戏或站立;而当吊床结合在床架上时,由于吊床位于床架内部空间的上半部,因此,其高度较高而可供照护者不用过度弯腰就可将婴儿放入或抱出婴儿床,并提供婴儿睡眠的空间。往往,现有的婴儿床还配备有ー些配件,如睡篮等,以方便婴儿舒适地睡眠。通常,睡篮是可拆卸地安装在婴儿床的吊床的座布上。但在此种情况下,由于吊床座布是软性材料,睡篮一旦承载婴儿后,座布在受到较大的重力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因此使得睡篮两侧的高度不一致,从而使其内的婴儿无法平躺从而发生窒息等的潜在危险。此外,由于安全上的顾虑,睡篮通常会倾向设置在吊床内较靠近吊床底部的位置,以防婴儿从睡篮跌落发生危险。如果睡篮可设置在不同高度位置,可能导致使用者将睡篮设置在较高的位置,婴儿可能从较高的高度跌落造成伤害。因此,有必要提供ー种结构简单、睡篮定位安全可靠的婴儿床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ー个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结构简单、睡篮可拆卸、睡篮定位安全可靠的婴儿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婴儿床,包括床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床架上的吊床以及与所述吊床可拆卸连接的睡篮。其中,所述吊床由复数个刚性条支撑并和一吊床座布配合围蔽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吊床座布的周边对应设有供所述刚性条穿入的复数个管体,所述吊床和所述睡篮之间设置至少ー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吊床的所述刚性条上,所述睡篮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作为ー个实施例,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和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刚性条上,所述睡篮具有ー边框,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边框可拆卸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为ー C形扣,所述睡篮的边框呈管状,所述边框扣合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中。更佳地,所述C形扣的开ロ朝上。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呈闭环状,所述睡篮的边框呈管状,所述边框穿入所述第ニ连接部之中。较佳地,所述边框包括一固定管和ー活动管,所述固定管上设有控制所述活动管从所述固定管脱离的ー控制件,从而所述活动管与所述固定管藉由所述控制件可分离地结ムロ O 较佳地,所述控制件包括一弹性件或ー锁定件。较佳地,所述复数个管体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吊床座布上两个不同高度的复数个上管体和复数个下管体,所述刚性条选择地穿入所述上管体或所述下管体以实现所述吊床的高度调节。较佳地,所述复数个下管体至少其中之ー上设有ー开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刚性条连接后部分凸伸于所述开ロ,从而与所述睡篮的边框连接。较佳地,所述吊床座布在所述复数个下管体至少其中之一的邻近处设有ー连接管体,所述边框穿过所述连接管体。较佳地,所述复数个下管体其中之一上设有开ロ,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刚性条连接 后部分凸伸于所述开ロ,所述吊床座布上于相对于所述开ロ相对侧之下管体邻近处设有ー连接管体,所述睡篮的边框其中ー侧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睡篮的边框之相对侧穿过所述连接管体。本专利技术的的婴儿床的睡篮通过连接件对应设置在吊床的管体的刚性条上,睡篮的边框和刚性条不会发生挠曲变形,两者连接稳定,因此,睡篮在婴儿床上的位置或角度不会发生改变或倾斜,进而防止因睡篮发生倾斜而使其内的婴儿发生窒息的危险。该种婴儿床的结构简単,睡篮定位后安全可靠,能够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适于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婴儿床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婴儿床的局部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婴儿床的吊床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图4为图3所示的吊床的另ー立体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婴儿床的连接件和刚性条相配合的ー个局部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婴儿床的连接件和刚性条以及睡篮相配合的ー个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婴儿床的控制件与边框相配合的ー个使用状态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婴儿床的控制件与边框相配合的另ー个使用状态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婴儿床的下管体的局部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婴儿床的吊床与摇篮相配合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请參考图1-2,本专利技术的婴儿床I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包括床架10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床架10上的吊床20、睡篮30及尿布台40。床架10由框架101和床座布104围成ー空间。具体地,如图2-4所示,吊床20的周边的两个高度位置上设有复数个上管体202和下管体203,上、下管体202、203与吊床座布204以车缝的方式连接。具体地,吊床20由刚性条201和吊床座布204配合围蔽成容置空间,刚性条201可选择地穿入上管体202或下管体203。藉由将刚性条201卡合于床架10的四个顶角105上使吊床20稳定安装于床架10,如图I所示。由於吊床20可依实际需要而选择以上管体202或下管体203与床架10连接,从而实现吊床20的高度调节。当刚性条201安装于上管体202上吋,吊床20的底部到床架10的顶部的距离较长,适于较大或较活泼的婴儿使用;当刚性条201安装于下管体203上吋,吊床20的底部到床架10的顶部的距离较短,适于较小的婴儿使用,易于照护者照顾。在吊床20使用下管体203安装的状态下,睡篮30可拆卸地安装在吊床20上。具体地,在吊床20和睡篮30之间设置多个连接件50,该连接件50 —侧固定于吊床20的刚性条201上,从而实现睡篮30和吊床20的可拆卸安装。具体地,该睡篮30的至少其中ー侧的边框301通过连接件50安装在吊床20的相对应的刚性条201上。较佳地,该睡篮30的边框301由刚性材料制成。作为ー个实施例,如图5及图6所示,该连接件50包括第一连接部501和第二连接部502,第一连接部501固定于吊床20的刚性条201上,第二连接部502则与睡篮30的 边框301连接。具体地,第二连接部502呈闭环状,而睡篮30的边框301呈管状,边框301穿入第二连接部502从而实现稳定安装。为实现睡篮30从吊床20上拆离,该边框301包括相嵌合的固定管302和活动管303,该活动管303穿入第二连接部502中,而固定管302上则设有控制该活动管303从固定管302脱离的控制件304。具体地,该控制件304包括弹性件或锁定件,藉由该弾性件或锁定件(例如扣合机构)可将活动管从固定管302拆离,从而将活动管303从第二连接部502中拆离。具体地,图7a及图7b展示了该控制件304通过弹性件与边框301配合的一个实施例。如图所示,该控制件304包括收容于所固定管302内部的弹性件305以及与该弹性件305相连接的操作部306,该操作部306穿过固定管302上的ー开孔307,继而从活动管303表面的ー开孔308凸伸出来。该弹性件305的末端固定于固定管302的内壁,可选地,该弹性件305大致呈V形以增加其挠曲度。当操作部306被按下时,弾性件305发生形变,大致呈U形(如图7b所示),当操作部306被按下至其表面与固定管302上的开孔持平时,则活动管303可相对固定管302滑移,从而从固定管302中拆卸下来。如上所及,下管体203与床座布104以车缝的方式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婴儿床,包括一床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床架上的吊床以及与所述吊床可拆卸连接的睡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床由复数个刚性条支撑并和一吊床座布配合围蔽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吊床座布的周边对应设有供所述刚性条穿入的复数个管体,所述吊床和所述睡篮之间设置至少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吊床的所述刚性条上,所述睡篮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24 US 61/465,7911.一种婴儿床,包括一床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床架上的吊床以及与所述吊床可拆卸连接的睡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床由复数个刚性条支撑并和一吊床座布配合围蔽成一容置空间,所述吊床座布的周边对应设有供所述刚性条穿入的复数个管体,所述吊床和所述睡篮之间设置至少ー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置于所述吊床的所述刚性条上,所述睡篮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一第一连接部和一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于所述刚性条上,所述睡篮具有ー边框,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边框可拆卸地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ーC形扣,所述睡篮的边框呈管状,所述边框扣合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之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扣的开ロ朝上。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呈闭环状,所述睡篮的边框呈管状,所述边框穿入所述第二连接部之中。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蒂斯M·哈滕斯坦安德鲁·乔纳森·雷·霍斯特
申请(专利权)人:明门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