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虫嗪防治林业食叶害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6871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7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名称为噻虫嗪防治林业食叶害虫,所属学科领域为农业科学,所属技术领域为农业,细分领域为植保。本专利是将噻虫嗪原药复配成一定剂型,可以使粉剂,也可以是可湿性粉剂,用于林业食叶害虫的防治,主要有松毛虫幼虫、杨扇舟蛾幼虫和美国白蛾幼虫等,亩用药量1.5-3克,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杀虫速效性好,而且杀虫谱很广,对人、畜、害虫天敌及其它有益生物安全,避免了大量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该发明专利技术专利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宜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所属学科领域为农业科学,所属
为农业,细分领域为植保。
技术介绍
噻虫嗪,又称为阿克泰,英文名thiamethoxam,为新烟碱类杀虫剂,是由诺华公司于1991年研发成功,1997年上市的最新一代高效广谱杀虫剂之一。纯品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39. 1°C,蒸气压,6. 6X KT9Pa(25°C ),属低毒杀虫剂,大鼠急性经口 LD50为1563mg/kg,本品对免眼睛和皮肤无刺激作用。噻虫嗪的作用机理与吡虫啉相似,可选择性抑制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烟酸乙酰胆碱酯酶受体,进而阻断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造成害虫出现麻痹死亡。不仅具有触杀、胃毒、内吸活性,而且具有更高的活性、更好的安全性、更广的杀虫谱及作用速度快、持效期长等特点,是取代那些对哺乳动物毒性高、有残留和环境问题的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有机氯类杀虫剂的较好品种。对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尤其是 同翅目害虫有高活性,可有效防治各种蚜虫、叶蝉、飞虱类、粉虱、金龟子幼虫、马铃薯甲虫、线虫、地面甲虫、潜叶蛾等害虫及结多种类型化学农药产生抗性的害虫。与吡虫啉、啶虫脒、烯啶虫胺无交互抗性。既可用于茎叶处理、种子处理、也可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噻虫嗪防治林业食叶害虫主要特征在于采用第二代烟碱类杀虫剂噻虫嗪为主要原料,噻虫嗪具有杀虫速效、杀虫谱广、安全环保等特点。噻虫嗪不仅对人、畜等脊椎动物低毒,而且对环境非常友好,不污染空气、水源,也不杀伤蜜蜂、鸟类、鱼、虾等有益生物,噻虫嗪对鳞翅目害虫击倒力很强,适合用于松毛虫、杨扇舟蛾、美国白蛾等林业鳞翅目食叶害虫的防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昌艳胡晓萍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森得保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纪昌艳胡晓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