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开采沉陷区地表生态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886711 阅读:4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7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开采沉陷区地表生态治理方法,(1)用粘土在沉陷坑下半部做夯实隔层;(2)将矿山堆置的煤矸石,填入沉陷坑,并分层进行压实处理,然后覆土和周边地表平;(3)对沉陷坑的坡肩进行削坡;(4)将削坡体削下的土体填入沉陷坑内,逐层压实,并整理表面平整;(5)采集表层50cm土壤样品,进行土壤理化性状及土壤养分参数分析;(6)选择适宜的乔木、灌木、草被品种栽植;(7)在垄上栽植;(8)在表层50cm土壤层施用微生物活化剂熟化耕作层土壤。利用粘土在沉陷坑底部做隔离层,既解决了煤矸石占地和自燃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又有效杜绝了煤矸石充填后有害物质向地下水的渗漏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ー种煤矿开采沉陷区地表生态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煤炭是非常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是 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2010年全球共有10个国家煤炭产量超亿吨,10国产量合计为65. 22亿吨,占全球产量的89. 7%。煤炭资源的大規模开采对矿山及其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最为明显地就是采空区的沉陷问题。采空区的沉陷的根本原因是开采引起的岩层移动,造成矿区塌陷灾害和区域变形的根源。开采沉陷造成的矿区环境灾害主要有土地塌陷或积水,农田减产或绝产、道路塌陷、房屋变形破坏等。因为煤矿开采区域大多集中于粮食生产区域或者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区域,开采区的沉陷会破坏粮食生产或者让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对煤矿开采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可以有效恢复该区域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依照煤矿开采沉陷区的实际特征,实施综合性的治理,以期恢复沉陷区生态环境的原始平衡。通常而言,轻度沉陷经过简单的平覆和处理便可以使沉陷区域获得原有的农业生产力,中度及以上沉陷则必须经过人工处理,以帮助生态的恢复。沉陷破坏的防治技术途径有两种(I)对开采沉陷的控制,即通过合理选择采矿方法和エ艺、合理布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开采沉陷区地表生态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1)用粘土在沉陷坑下半部做厚度为40?60cm的夯实隔层,土壤密实度不低于2.5g/m3;(2)将矿山堆置的煤矸石,填入沉陷坑,并分层进行压实处理,每层厚度为30?50cm,填至距地表50cm时停止,然后覆土和周边地表平;(3)如果煤矸石量不能填至距地表50cm,周边有多余的土壤,则覆土和周边地表平;如果周边无多余土壤,则需要对沉陷坑的坡肩进行削坡,削坡从沉陷坑中间高度开始,削坡体长度l为2/3?1倍剩余坑深,夹角a在5?45之间;(4)将削坡体削下的土体填入沉陷坑内,逐层压实,土壤容重达到1.5?2.0g/cm3。表层50cm土壤容重控制在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燕建龙徐张建赵晓光王军贾锐鱼申红军王永刚赵云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