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条式滑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8131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7:38
一种弹条式滑盖结构,包括:一固定座、一弹条及一滑动件;该滑动件可相对该固定座滑移位置,并压迫该弹条变形而具有不同的弹力变化,以产生至少一第一自动定位点及一第二自动定位点。其中,该弹条为一条状体,具有一固定端与该固定座的弹条固定座结合固定,并自该固定端一端延伸出至少一第一变形部,并在该弹条末端形成一活动端;该第一变形部形成一第一峰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关于一种弹条式滑盖结构,可装设于可携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等,以提供滑盖功能。
技术介绍
滑盖结构被应用于许多通讯电子产品中,例如行动电话、数位 相机等,提供具有显示萤幕的上盖能相对具有操作键盘的底座相对滑移的功能,以达到操作键盘的闭合隐藏及开启显露。有关滑盖结构的专利设计,已有相当多的前案。然而,为达到上盖与底座开启闭合时的自动定位功能,一般滑盖结构中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扭力弹簧或螺旋弹簧,提供回复力达到自动定位效果。这些扭力弹簧或螺旋弹簧在制造时,必需将金属线材予以多次卷曲才能提供弹力,这除了将使成本提高外,也会使得滑盖结构占用了较大的空间,并不利于紧实化的要求,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先前技术的问题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条式滑盖结构,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自动定位功能,且其结构稳固,降低成本,应用广泛,具有更好的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条式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其上设有一第一导槽及一第二导槽,且一弹条固定座设置于其表面;一弹条,为一条状体,具有一与该固定座的弹条固定座结合固定的固定端,并自该固定端一端延伸出一第一变形部,并在该弹条末端形成一活动端;该第一变形部形成一第一峰部;及一滑动件,具有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二凸部分别伸入该固定座的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内而能相对该固定座滑移位置;另该滑动件具有一能压迫式收容该弹条的第一变形部的非直线状滑槽,该非直线状滑槽具有一当该滑动件在滑移位置时能压迫该第一变形部变形而具有不同的弹力变化以在该第一变形部的第一峰部两旁产生至少一第一自动定位点及一第二自动定位点的转折点。其中,该弹条的第一变形部与该活动端之间以一第二变形部连接,该第二变形部形成一第二峰部;而该滑动件的非直线状滑槽能压迫式收容该弹条的第二变形部从而使该滑动件在滑移位置时该转折点压迫该第二变形部变形而具有不同的弹力变化以在该第二变形部的第二峰部旁产生一第三自动定位点。其中,该固定座具有一框体,该框体设有一包覆该活动端且限制于内部移动的活动端导槽。其中,该弹条的活动端形成一勾状。其中,该弹条的第一变形部反向于该第一峰部位置设有一卷绕圈。其中,该弹条的第一变形部由一弧形条连接一直线条而构成。其中,该弹条的第一变形部由多个连续弯曲的小弧部所构成。其中,该弹条的第一变形部由两个相对倾斜的斜条及一连接该两斜条之间的小弧部所构成。其中,该弹条的第一变形部为一弧形条。其中,该滑动件的非直线状滑槽由两个形成一钝角的斜滑槽所构成,该斜滑槽相对该第一导槽的延伸方向而斜倾。其中,该固定座具有一底面,该第一导槽设于该底面上,并于该底面的一侧缘垂直向延伸一凸墙,该第二导槽设于该凸墙上。其中,该滑动件伸入该第一导槽的第一凸部自该固定座底面下方连接一倒T型 体;该倒T型体具有一垂直柱及一扩大块,该垂直柱上方穿入该第一凸部的底面,而该扩大块的宽度大于该第一导槽的宽度。其中,该倒T型体的扩大块为一圆形。其中,该固定座底面上设有一在该滑动件滑移至第一自动定位点时在滑移方向上抵挡该滑动件的挡块。通过上述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弹条式滑盖结构能实现一下效果I、弹条可冲压成形,其制造成本远较传统以卷曲扭簧来的大幅下降,具有自动定位功能,且其结构稳固,是以具有多重优点。同时,本技术由于弹条仅为一长条物制造,使得整体滑盖结构占用空间更为减少,以配合产品紧实化要求;2、弹条的第一变形部与该活动端之间以一第二变形部连接,该第二变形部形成一第二峰部;而该滑动件的非直线状滑槽会以压迫式收容该弹条的第二变形部,使该滑动件在滑移位置时,该转折点压迫该第二变形部变形而具有不同的弹力变化,以在该第二变形部的第二峰部旁产生一第三自动定位点。藉由所增加的第三自动定位点,使得本技术应用于电子产品时,例如组装于手机上时,可以利用三个自动定位点位置达到摄影镜头变焦的功能,或作某些功能的开关,或者其他需要的功能。以下,将依据图面所示的实施例而详加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及使用功效。附图说明图I代表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分解图,图2代表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组立图,图3至图4代表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动作图,图5至图7代表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不同的弹条立体图,图8代表本技术第一种实施例再一种不同的弹条立体图,图9代表第二种实施例的分解图,图10代表本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组立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见图I及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弹条式滑盖结构100,其由一固定座11、一弹条12及一滑动件13所构成。本技术的固定座11上设有一第一导槽111及一第二导槽112,一弹条固定座113被设置于其表面。固定座11具有一底面114,第一导槽111设于该底面114上,并于底面114的一侧缘垂直向延伸一凸墙115,第二导槽112设于该凸墙115上。固定座11底面114上设有一挡块116,以提供抵挡功能。固定座11还具有一框体117,该框体117形成活动端导槽118。本技术的弹条12为一条状体,具有一固定端120与固定座11的弹条固定座113结合固定,并自该固定端120 —端延伸出一第一变形部121,并在弹条12末端形成一活动端123,该活动端123形成一勾状。第一变形部121形成一第一峰部124。另外,第一变形部121反向于该第一峰部124位置设有一卷绕圈124a,以增加该第一峰部124的强度。在图I中所示的第一变形部121为一卷绕圈124a,但也可以是图5所示的由一弧形条125连接一直线条126而构成,也可是图6所示的由多个连续弯曲的小弧部127所构成,也可是图7所示由两个相对倾斜的斜条128及一连接该两斜条128之间的小弧部129所构成,也可是图8所示的弧形条,但无论如何,他们必需形成第一峰部124。进者,滑动件13具有一第一凸部131及一第二凸部132分别伸入固定座11的第一导槽111及第二导槽112内,而可相对固定座11滑移位置(可参见图3及图4所示。另,滑动件13具有一非直线状滑槽133会压迫式收容弹条12的第一变形部121,该非直线状滑槽133具有一转折点134。在此实施例中,滑动件13的非直线状滑槽133由两个形成一钝角的斜滑槽133a及133b所构成,该斜滑槽133a及133b相对第一导槽111的延伸方向而斜倾。滑动件13在滑移位置时,该转折点134压迫第一变形部121变形而具有不同的弹力变化,以在第一变形部121的第一峰部124两旁产生一第一自动定位点(如图4中虚线所示位置)及一第二自动定位点(如图4中实线所示位置)。另外,固定座11的挡块Il6在滑动件13滑移至第一自动定位点时,在滑移方向上抵挡滑动件13,以防止过度滑动。固定座11的活动端导槽118包覆弹条12的活动端123且限制其于内部移动。滑动件13伸入第一导槽111的第一凸部131,自固定座11底面114下方连接一倒T型体14。倒T型体14具有一垂直柱141及一扩大块142,该垂直柱141上方穿入第一凸部131的底面,例如图中的垂直柱141表面为可锁入第一凸部131底部的螺纹,而该扩大块142的宽度大于第一导槽111的宽度,以防止第一凸部131脱离第一导槽111。而扩大块142为圆形外观,但也可以是其大适合形状。参见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条式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固定座,其上设有一第一导槽及一第二导槽,且一弹条固定座设置于其表面;一弹条,为一条状体,具有一与该固定座的弹条固定座结合固定的固定端,并自该固定端一端延伸出一第一变形部,并在该弹条末端形成一活动端;该第一变形部形成一第一峰部;及一滑动件,具有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二凸部分别伸入该固定座的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内而能相对该固定座滑移位置;另该滑动件具有一能压迫式收容该弹条的第一变形部的非直线状滑槽,该非直线状滑槽具有一当该滑动件在滑移位置时能压迫该第一变形部变形而具有不同的弹力变化以在该第一变形部的第一峰部两旁产生至少一第一自动定位点及一第二自动定位点的转折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条式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固定座,其上设有一第一导槽及一第二导槽,且一弹条固定座设置于其表面; 一弹条,为一条状体,具有一与该固定座的弹条固定座结合固定的固定端,并自该固定端一端延伸出一第一变形部,并在该弹条末端形成一活动端;该第一变形部形成一第一峰部;及 一滑动件,具有一第一凸部及一第二凸部分别伸入该固定座的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内而能相对该固定座滑移位置;另该滑动件具有一能压迫式收容该弹条的第一变形部的非直线状滑槽,该非直线状滑槽具有一当该滑动件在滑移位置时能压迫该第一变形部变形而具有不同的弹力变化以在该第一变形部的第一峰部两旁产生至少一第一自动定位点及一第二自动定位点的转折点。2.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弹条式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条的第一变形部与该活动端之间以一第二变形部连接,该第二变形部形成一第二峰部;而该滑动件的非直线状滑槽能压迫式收容该弹条的第二变形部从而使该滑动件在滑移位置时该转折点压迫该第二变形部变形而具有不同的弹力变化以在该第二变形部的第二峰部旁产生一第三自动定位点。3.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弹条式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座具有一框体,该框体设有一包覆该活动端且限制于内部移动的活动端导槽。4.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弹条式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条的活动端形成一勾状。5.依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弹条式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条的第一变形部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嘉辉许添悦吕科延
申请(专利权)人:连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