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插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79613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插座。隔离片为弯折的金属罩体,隔离片设于所述绝缘座内部;第一端子组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中,第一焊接端组位于所述隔离片内侧且自所述绝缘座内部凸出该绝缘座;第二端子组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中,第二焊接端组位于所述隔离片外侧且自所述绝缘座内部凸出该绝缘座;第三端子组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中,第三焊接端组位于所述隔离片外侧且自所述绝缘座内部凸出该绝缘座;第四端子组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中,的第四焊接端组位于所述隔离片外侧且自所述绝缘座内部凸出该绝缘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防止其噪声相互影响形成串音干扰,多个电连接器插座可相互扣接,有效减少安装固定机构。而且可以指示电连接器插座之连结状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电连接器插座,具体地说是ー种抗串音干扰的网络电连接器插座,属于网络接插件领域。
技术介绍
RJ45连接器插座为目前广泛应用的网络连接器,其主要结构包含一塑料座及八根端子并排埋设于塑料座中,现有的RJ45连接器端子在板端为二列排列,由于相邻的ニ根端子会产生阻抗并且进而干扰其它端子,各对端子所产的阻抗交互干扰便会造成串音干扰,影响传输质量,特别是在高频传输时会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抗串音干扰的电连接器插座。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隔离、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第三端子组和第四端子组,所述隔离片为弯折的金属罩体,隔离片设于所述绝缘座内部;所述第一端子组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中,所述第一端子组包含第一焊接端组,该第一焊接端组位于所述隔离片内侧且自所述绝缘座内部凸出该绝缘座;所述第二端子组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中,所述第二端子组包含第二焊接端组,所述第ニ焊接端组位于所述隔离片外侧且自所述绝缘座内部凸出该绝缘座;所述第三端子组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中,所述第三端子组包含第三焊接端组,所述第三焊接端组位于所述隔离片外侧且自所述绝缘座内部凸出该绝缘座;所述第四端子组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中,所述第四端子组包含第四焊接端组,所述第四焊接端组位于所述隔离片外侧且自所述绝缘座内部凸出该绝缘座。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绝缘座包含ー插槽,所述隔离片为弯折的门形金属罩体,隔离片设于所述绝缘座的插槽中,所述隔离片包含相対的两块侧板及连接所述两块侧板的顶板,所述第二焊接端组位于所述顶板外侧,所述第三焊接端组位于其中一块侧板的外侧,所述第四焊接端组位于另ー块侧板的外側。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隔离片包括有呈L形的两个接地脚,所述的两个接地脚分别延伸自所述的两块侧板且凸出绝缘座。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第一焊接端组、第三焊接端组及第四焊接端组平行与第二焊接端组而一列并排。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插座还包括有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包含相対的两个侧壁、垂直连接所述两个侧壁的前壁、垂直连接所述两个侧壁且与所述前壁相対的后壁、以及ー底壁,所述底壁垂直连接两个侧壁、前壁及后壁且位于两个侧壁、前壁及后壁之间,所述绝缘座设于绝缘外壳内而位于底壁的内侧。这样使得电连接器插座能够抗串音干扰,且可相互扣接,并可以灯号指示其连结状态。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隔离片包包括两个接地脚,该两个接地脚分别延伸自所述隔离片的两块侧板且凸出所述绝缘座并且穿过所述底壁而凸出所述绝缘外壳。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底壁设有至少ー个接地孔,所述隔离片的接地脚穿过该接地孔而凸出所述绝缘外売。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绝缘外壳设有滑槽及用于卡入该滑槽的导轨,所述导轨及滑槽相对分别设于两个侧壁的外側。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导光孔,该导光孔自前壁至后壁贯穿所述绝缘外売。作为本技术的进ー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插座还包含有导光柱,该导光柱设置于所述导光孔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由于本技术的第一焊接端组、第二焊接端组、第三焊接端组、第四焊接端组藉由排列间隔隔离,并且以隔离片隔离,得以有效防止其噪声相互影响形成串音干扰。所述绝缘外壳上设置滑槽及导轨,使得多个电连接器插座可相互扣接,有效减少安装固定机构。再者,藉由绝缘外壳内设置导光柱而可以指示电连接器插座之连结状态,因此改善了现有技术的缺点。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电连接器插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第2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电连接器插座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电连接器插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电连接器插座的前向外观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电连接器插座的后向外观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绝缘座、110—底面、120—后侧面、130—顶面、140—摘槽、200—隔离片、210/220—侧板、230—顶板、211/221—接地脚、300—第一端子组、301—四号端子、302—五号端子、310—第一焊接端组、320—第一接触端组、400—第二端子组、401—三号端子、402—六号端子、410—第二焊接端组、420—第二接触端组、500—第三端子组、501—一号端子、502—二号端子、510—第三焊接端组、520—第三接触端组、600—第四端子组、601—七号端子、602—八号端子、610—第四焊接端组、620—第四接触端组、700—绝缘外壳、710/720—侧壁、730—前壁、740—后壁、750—底壁、731—插ロ、741—安装ロ、751/752—接地孔、761/762—导轨、771/772—滑槽、781/782—导光孔、810/820—导光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实施例I如图I、图2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插座,用于插接相对应的电连接器插头,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主要由绝缘座100、隔离片200、第一端子组300、第二端子组400、第三端子组500和第四端子组600组成。所述的绝缘座100较佳地为塑料制成。隔离片200为金属片弯折的门形罩体,较佳地可以不锈钢制成,其外形尺寸较绝缘座100小,隔离片200较佳地以包覆射出成型埋设于绝缘座100中(也可以在绝缘座100的后侧面120开设ー插槽140,而将隔离片200设于插槽中),隔离片200包含相対的两块侧板210/220及连接该两块侧板210/220的顶板230,自所述两块侧板210/220分别延伸出两个接地脚211/221并且电性连接至接地,例如本实施例中,接地脚211延伸自侧板210,而接地脚221则延伸自侧板220,且接地脚211/221向下凸出绝缘座100的底面110,且较佳地更进ー步垂直绝缘座100的后侧面120向后延伸呈L型,接地脚211/221也可以凸出绝缘座100的后侧面120,本技术不限于此。第一端子组300为ー对平行并排的细长折弯金针(golden pin),且各金针较佳地折弯在一平面上,第一端子组30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焊接端组310和第一接触端组32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子组300中段部份埋设于绝缘座100中,第一焊接端组310位于隔离片200的内侧且自绝缘座100内部向后凸出绝缘座100的后侧面120 (第一焊接端组310也 可以向下凸出绝缘座100的底面110,本技术不限于此),各金针的第一接触端组310自第一焊接端组320延伸穿过绝缘座100内部且向上凸出绝缘座100的顶面130。第二端子组400为ー对平行并排的细长折弯金针(golden pin),且各金针较佳地折弯在一平面上,第二端子组400的两端分别为第二焊接端组410和第二接触端组42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端子组400中段部份埋设于绝缘座100中,第二焊接端组410位于隔离片200的顶板230的外侧且自绝缘座100内部向后凸出绝缘座100的后侧面120 (第二焊接端组410也可以向下凸出绝缘座100的底面110,本技术不限于此),第二接触端组420自第二焊接端组410延伸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100)、隔离片(200)、第一端子组(300)、第二端子组(400)、第三端子组(500)和第四端子组(600),所述隔离片(200)为弯折的金属罩体,隔离片(200)设于所述绝缘座(100)内部;所述第一端子组(300)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100)中,所述第一端子组(300)包含第一焊接端组(310),该第一焊接端组(310)位于所述隔离片(200)内侧且自所述绝缘座(100)内部凸出该绝缘座(100);所述第二端子组(400)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100)中,所述第二端子组(400)包含第二焊接端组(410),所述第二焊接端组(410)位于所述隔离片(200)外侧且自所述绝缘座(100)内部凸出该绝缘座(100);所述第三端子组(500)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100)中,所述第三端子组(500)包含第三焊接端组(510),所述第三焊接端组(510)位于所述隔离片(200)外侧且自所述绝缘座(100)内部凸出该绝缘座(100);所述第四端子组(600)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100)中,所述第四端子组(600)包含第四焊接端组(610),所述第四焊接端组(610)位于所述隔离片(200)外侧且自所述绝缘座(100)内部凸出该绝缘座(100)。...

【技术特征摘要】
1.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座(100)、隔离片(200)、第一端子组(300)、第二端子组(400)、第三端子组(500)和第四端子组(600),所述隔离片(200)为弯折的金属罩体,隔离片(200)设于所述绝缘座(100)内部;所述第一端子组(300)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100)中,所述第一端子组(300)包含第一焊接端组(310),该第一焊接端组(310)位于所述隔离片(200)内侧且自所述绝缘座(100)内部凸出该绝缘座(100);所述第二端子组(400)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100)中,所述第二端子组(400)包含第二焊接端组(410),所述第二焊接端组(410)位于所述隔离片(200)外侧且自所述绝缘座(100)内部凸出该绝缘座(100);所述第三端子组(500)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100)中,所述第三端子组(500)包含第三焊接端组(510),所述第三焊接端组(510)位于所述隔离片(200)外侧且自所述绝缘座(100)内部凸出该绝缘座(100);所述第四端子组(600)部份埋设于所述绝缘座(100)中,所述第四端子组(600)包含第四焊接端组(610),所述第四焊接端组(610)位于所述隔离片(200 )外侧且自所述绝缘座(100 )内部凸出该绝缘座(100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100)包含一插槽(140),所述隔离片(200)为弯折的门形金属罩体,隔离片(200)设于所述绝缘座(100)的插槽(140)中,所述隔离片(200)包含相对的两块侧板(210/220)及连接所述两块侧板(210/220)的顶板(230),所述第二焊接端组(410)位于所述顶板(230)外侧,所述第三焊接端组(510)位于其中一块侧板(210/220)的外侧,所述第四焊接端组(610)位于另一块侧板(210/220)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连接器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片(200)包括有呈L形的两个接地脚(211/221),所述的两个接地脚(211/221)分别延伸自所述的两块侧板(210/220)且凸出绝缘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杰洪顺发顾英明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国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