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磁场刺激器,特别是一种新型的可控延时充电的磁场刺激器。
技术介绍
从1985年英国的BARKER博士用脉冲磁场刺激大脑皮质引出手部的运动诱发电位开始,经颅磁场刺激技术已有20多年的发展和普及。磁场刺激是一种无损无痛无接触,非侵袭性刺激大脑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的一种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临床神经学、神经康复学和精神心理学领域,对于疾病诊断、疗效评价、预后判断和疾病治疗方面有肯定的价值。磁场刺激器是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用直流高压向储能电容充电,用可控硅作为电子开关向刺激线圈放电,巨大的脉冲电流使线圈产生强大的脉冲磁场,瞬变的磁场可以使周围生物组织内部产生感应电流,使神经纤维的膜电位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从而引起神经细胞兴奋,肌肉收缩,激素分泌,触突调制等一系列生物效应。在临床上,磁场刺激器与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和脑电图等检查设备结合,可以研究各种神经功能区的定位、制图、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和传导。常用于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运动阈值(MT)、中枢静息期(SP)、运动皮质兴奋性等,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评价和监测有重要意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延时充电的磁场刺激器,它包括高压充电电源(1),高压储能电容(2),反向续流二极管(3),可控硅开关(4)和刺激线圈(5);其中由高压储能电容(2)的正极连接可控硅开关(4)的阳极和反向续流二极管(3)的阴极,可控硅开关(4)的阴极和反向续流二极管(3)的阳极连接后再连接刺激线圈(5),构成一个串联回路回到高压储能电容(2)的负极,构成高压储能电容对电感线圈的放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充电电源(1)连接可控延时单元(6),再并联高压储能电容(2)组成高压充电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可控延时充电的磁场刺激器,它包括高压充电电源(1),高压储能电容(2),反向续流ニ极管(3),可控硅开关(4)和刺激线圈(5);其中由高压储能电容(2)的正极连接可控硅开关(4)的阳极和反向续流ニ极管(3)的阴极,可控硅开关(4)的阴极和反向续流ニ极管(3)的阳极连接后再连接刺激线圈(5),构成ー个串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露文,胡婧,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奥赛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