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强专利>正文

一种矫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7195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漏斗胸等胸廓畸形矫正的器械。一种矫形板,由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前端有收缩段,收缩段的长度至少10毫米,收缩段的截面前端小后端大,矫形板后端有垫片。手术时,只需在患者胸部开设一个小切口,矫形板前端无须穿出患者体外,减少了手术切口,减轻了手术创伤,简化了手术操作,缩短了手术时间。(*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术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漏斗胸手术治疗的器械。
技术介绍
漏斗胸是一种先天性的疾病,对于漏斗胸患者,可以采取手术方式治疗。由于传统的胸壁畸型手术存在手术伤口大、肌肉软骨破坏多和手术时间长等问题。于是,人们专利技术了一种治疗漏斗胸的微创手术。这种微创手术不但具有伤口小和出血少的优点,而且无须损伤肋骨和胸骨。使用这种微创手术,经胸骨后置入度身弯曲的矫形板。矫形板为条状金属材料,具有较好支撑作用。通过矫形板可将患者凹陷的胸骨往前顶出,从而实现矫正目的。 虽然,现有矫形板可起到矫正作用,但仍然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例如1,利用现有技术进行手术时,需要在患者的胸壁右侧做二个切口、胸壁左侧做一个切口,总共要在患者胸壁上做三个切口,切口多,不仅创伤大,而且从美容角度来看外观欠佳;2,手术过程中,需要用金属物三次穿过患者胸壁、胸腔、纵隔等组织,即穿通器穿入、穿通器撤出、金属矫形板穿入等。金属物三次反复穿通,往往会给患者带来较大损伤,甚至有可能大范围撕裂肋间肌肉, 从而导致手术失败、大出血等问题;3,当手术即将结束时,手术医生还需用钢丝以缠绕绑扎的方式将垫片固定在矫形板上,术后的病人在日常生活中因活动等因素,绑扎垫片的钢丝有可能断开而造成矫形板移位并失去矫正功能,进而引起相关并发症,甚至导致二次手术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矫形板,通过改进矫形板的结构,减小矫形板在使用过程中对患者的损伤。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矫形板,矫形板的前端有穿通段,穿通段为逐渐收缩形状,其末端为钝圆结构,穿通段长度至少10毫米,矫形板后端有垫片。矫形板的作用是经胸骨后向前顶出凹陷的胸骨。垫片可防止留置在病人体内的矫形板发生移位、翻转。矫形板前端的穿通段用于穿通组织和支撑。本技术的优点如下矫形板的穿通段为逐渐收缩形状,且末端为钝圆结构,具有穿通器的功能。手术过程中,矫形板在穿通段的作用下只需一次穿过患者身体,即可完成手术,从而避免使用现有技术需三次穿通患者身体的问题,不但减轻了对患者造成的损伤,而且缩短了手术时间。另夕卜,矫形板前端的穿通段还可在穿入患者体内后起到支撑和旋转轴的作用;手术时,患者胸壁只需做一个小切口,原有技术则需要在胸壁做三个切口。本技术可以使手术切口减少,大幅度地减小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并且有明显的美容效果。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部分零件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看附图。矫形板7和垫片I使用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造。如,矫形板7和垫片I使用不锈钢材料制造。矫形板7和垫片I也可使用钛合金等金属材料制造。为了能使矫形板7在人体内自行消解,矫形板7和垫片I还可使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制造矫形板7和垫片I的高分子材料是现有技术,可使用现有制造接骨板和螺钉的高分子材料,其化学成分为聚乳酸等。矫形板7的宽度5-16毫米,厚度1-5毫米,长度100-400毫米。矫形板7的长度尺寸,可根据患者的年龄、胸廓和肋间隙宽度的不同,选取不同尺寸的矫形板。如,针对某儿童患者,矫形板7的宽度为12毫米,厚度为2毫米,长度为200毫米。矫形板7前端的穿通段4的截面前端小后端大,主视图形状为等腰梯形或直角梯形等,穿通段4的下底尺寸为12毫米,上底尺寸为4毫米,高度为36毫米,穿通段4上底部位有个圆头,圆头的半径为2毫米,即所述穿通段4末端为钝圆结构。穿通段4前端的圆头需加工得钝圆而光滑。矫形板7的后端加工成半径为6毫米的半圆形部位8。在加工矫形板7时,包括穿通段4和矫形板7后端的半圆形部位8,都需进行去锋利角和去毛刺等工艺步骤。矫形板7后端有垫片1,垫片I可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在矫形板7后端,或者垫片I通过一体加工的方式与矫形板7做成一体结构。垫片I上设置有凹槽2,垫片I可通过凹槽2卡入矫形板7,凹槽2可起到定位作用。当垫片I与矫形板7构成可分离结构时,垫片I通过螺纹连接机构与矫形板7构成可分离结构。矫形板7后端有贯穿孔5,垫片I上有安装孔3。矫形板7后端的贯穿孔5 可设置I个或2个,或3个。螺纹连接机构由螺丝6、矫形板7后端的贯穿孔5和垫片I上的安装孔3构成,贯穿孔5或安装孔3内有螺纹。螺丝6可使用不锈钢或高分子等其它硬质材料制成。另外,垫片I也可用钢丝绑扎等方式固定矫形板7后端,从而形成构成可分离结构。矫形板7既可预弯一定的弧度,也可做成平直状。平直状的矫形板7在使用时,由手术医生根据患者的胸廓形状及畸形状况弯曲成适当的形状。当矫形板7的穿通端穿入患者身体时,术者可使用扳手等器械夹持矫形板7的后端,进行穿通和翻转等手术操作,从而将患者凹陷的胸骨往前顶出。在上述实施方式基础上,本技术还有以下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参看图I。所述穿通段4有垫片1,穿通段4有贯穿孔5,垫片I有安装孔3,垫片 I通过螺纹连接机构与穿通段4构成可分离结构。螺纹连接机构由螺丝6、穿通段4上的贯穿孔5和垫片I上的安装孔3构成,贯穿孔5或安装孔3内有螺纹。穿通段4上的贯穿孔 5可设置I个或2个,或3个。垫片I还可以有其它方式与穿通段4构成可分离结构。如,使用钢丝绑扎或锁扣锁定等方式,使垫片I与穿通段4构成可分离结构。 通常情况下,穿通段4无需结合垫片I。穿通段4结合垫片I仅限于特殊情況。如,遇到部分胸壁畸型较严重的未成年患者或成年患者等情况时 ,穿通段4可以结合垫片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矫形板,其特征在于,矫形板(7)的前端有穿通段(4),穿通段(4)为逐渐收缩形状,穿通段(4)长度至少10毫米,矫形板(7)后端有垫片(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形板,其特征在于,矫形板(7)的前端有穿通段(4),穿通段(4)为逐渐收缩形状,穿通段(4)长度至少10毫米,矫形板(7)后端有垫片(I)。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矫形板,其特征在于,矫形板(7)后端的垫片(I)与矫形板(7)构成可分离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矫形板,其特征在于,矫形板(7)后端的垫片(I)通过螺纹连接机构与矫形板(7)构成可分离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