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封装边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540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0: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封装边框,整个装置从总体上看呈“L”形,它包括夹持住层压件的边框框体、连接于边框框体下方支撑脚和支撑边,所述边框框体纵截面呈向内侧方向开口的框形,边框框体的内部的上下两面上置有粘接用胶,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框体的内部的上下两个面上均分布有多个肋。各肋均平行于边框框体内侧边,边框框体的内部的上下两表面各呈一定的倾角,位于边框框体的内部的下表面上最接近于框形开口处的肋的纵截面呈梯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粘接用胶分布均匀饱满,密封性好,结构简单,机械强度稳定可靠,安装方便,有效防止雨水的腐蚀及抵抗风雪的载荷,保证太阳能组件户外长期稳定的工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封装边框,属于太阳能光伏电池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电池由层压后电池组件与边框封装结合而成。边框由组件卡槽和与之相连的支撑脚组成,通常为铝材制成,装配时在组件卡槽内部的上、下两面上打入硅胶,然后将层压件插入,待硅胶固化后即可。边框在此一方面提高了太阳能组件的的机械强度,同时起密封作用,由于太阳能组件产品工作的环境比较恶劣,需要同时具备抵抗风雪的机械载荷、潮湿及盐雾腐蚀严酷的耐候能力,才能确保太阳能组件的设计寿命,并保证功率的衰 减在允许的范围内。因此密封要求尤为重要。封装是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关键步骤。现有技术中,太阳能组件边框结构存在着密封性能差的不足。边框内的硅胶不均匀,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密封胶,密封的均匀性难以控制,密封性能难以保证,组件易产生产品四边脱层,电气绝缘性下降等问题。为此,中国专利CN200920145751公开了一种太阳电池组件封装边框,其包括组件卡槽,所述组件卡槽包括上腔面、下腔面和侧面,在所述上腔面的内侧设置一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处具有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到所述下腔面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突起到所述下腔面的距离。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凹槽的存在使得组件卡槽的开有凹槽的上槽体强度降低,加工时此处铝材易变形,更重要的是,当硅胶打入卡槽内,随着层压件插入,硅胶大部被挤入卡槽内部并偏离插入口一侧,靠近插入口一侧硅胶不够,这就使得插入口一侧密封性能差。需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密封性能好的改进的太阳能组件边框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封装边框,包括组件卡槽,所述组件卡槽包括上腔面、下腔面和内侧面,在所述上腔面的内侧设置一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有肋,肋将凹槽分为底部相隔断、开口密封面相通连的两部分。本技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硅胶打入卡槽内,在层压件插入后,靠近插入口一侧始终保有一定量的硅胶,提高了插入口一侧密封性能。同时,肋的存在增大了的开有凹槽的上槽体强度,加工时此处铝材不易变形。随着肋的下端越接近于开口密封面,靠近插入口一侧的空间内胶量越饱满,插入口一侧密封性能越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组件卡槽的内侧面与上腔面、下腔面的相连处为圆弧过渡。该技术方案加大硅胶溢胶量。当层压件插入组件卡槽时,约2/3的溢胶量在玻璃正面时必须流入A面槽口内。而背面的硅胶由于圆弧过渡,有些胶量将会被溢出到背板面。起到正面玻璃铝材不溢出,背出溢胶整齐的效果。通过改善溢胶现象,提升了组件清洁擦拭的效率;进而直接地减少了清洁擦拭造成的电池片隐裂的几率。附图说明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图I中框体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图中各序号分别为1、支撑脚;2、上腔面;3、内侧面;4、下腔面;5、肋;6、凹槽;7、上槽体。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I、2,本技术实施例所示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封装边框,整个装置从总体上看呈“L”形,包括组件卡槽,所述组件卡槽包括上腔面2、下腔面4和内侧面3,在所述上腔面的内侧设置一凹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有肋5,肋将凹槽6分为底部相隔断、开口密封面相通连的两部分。组件卡槽的内侧面与上腔面、下腔面的相连处为圆弧过渡。当硅胶打入卡槽内,在层压件插入后,靠近插入口一侧始终保有一定量的硅胶,提高了插入口一侧密封性能。同时,肋5的存在增大了的开有凹槽的上槽体7的强度,加工时此处铝材不易变形。当层压件插入组件卡槽时,约2/3的溢胶量在玻璃正面时必须流入凹槽6内。过量的胶而背面的硅胶由于内侧面与上腔面、下腔面的相连处为圆弧过渡,将会被溢出到背板面。本技术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加工成本,同时又等达到工艺的要求。能够为企业节省大量的生产成本。上述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封装边框,包括组件卡槽,所述组件卡槽包括上腔面、下腔面和内侧面,在所述上腔面的内侧设置一凹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有肋,肋将凹槽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宏夙
申请(专利权)人:泰通泰州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