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厂行车用移动扁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4872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5 00: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厂行车用移动扁电缆,包括数根动力线芯导体、钢丝绳,数根动力线芯导体采用6类镀锡细铜丝股线,6类镀锡细铜丝股线以钢丝绳为中心分层复绞于外侧,数根动力线芯导体外分别挤包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厚度为0.25~0.35mm之间,绝缘层内以钢丝绳为中心沿环形均匀分布有数根涤纶丝编织成绳索状的抗拉芯,抗拉芯的直径不大于0.50mm,包裹绝缘层的数根动力线芯导体在同一平面上间隔均匀排列构成缆芯,缆芯外挤塑成型有扁形的护套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高强度、高弯曲性能的钢丝绳作为抗拉构件,使电缆在移动时力量转移到抗拉构件上,减少了对电缆本体的伤害,绝缘厚度采用0.30mm薄层结构,保持优良电气性能,具有机械物理性能优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特种电缆,具体地说是一种钢厂行车用移动扁电缆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大部分钢厂行车使用的移动扁电缆是丁晴胶为绝缘和护套。移动扁电缆要随行车来回移动,电缆要受到严重的拖拉、弯曲,导体线芯容易产生打扭、曲折、断裂等现象,故对其机械性能要求很高。即要求电缆应具有高耐磨性、高柔韧性、高机械性。为防止电缆在频繁移动、弯曲状态下导体线芯的打扭、曲折、断芯。电缆必须具备在外力作用下电缆结构的稳定性,这和电缆的使用寿命的长短直接相关,而电缆的使用寿命是移动扁电缆评判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而以丁晴胶为绝缘和护套的的移动扁电缆在钢厂恶劣的条件下,一般使用寿命只有几天到半年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厂行车用移动扁电缆,结构设计简单,提高了电缆的抗拉强度,满足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需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钢厂行车用移动扁电缆,包括数根动力线芯导体、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根动力线芯导体采用6类镀锡细铜丝股线,6类镀锡细铜丝股线以钢丝绳为中心分层复绞于外侧,数根动力线芯导体外分别挤包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厚度为O. 25、. 35_之间,所述的绝缘层内以钢丝绳为中心沿环形均匀分布有数根涤纶丝编织成绳索状的抗拉芯,抗拉芯的直径不大于O. 50mm,包裹绝缘层的数根动力线芯导体在同一平面上间隔均匀排列构成缆芯,缆芯外挤塑成型有扁形的护套层。所述的钢厂行车用移动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的厚度优选O. 3mm。所述的钢厂行车用移动扁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层采用材料为乙丙橡胶。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及优点体现在I、本电缆采用高强度、高弯曲性能的钢丝绳作为抗拉构件,使电缆在移动时力量转移到抗拉构件上,减少了对电缆本体的伤害,保证了电缆性能的稳定,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2、与普通的丁晴复合物为绝缘和护套的电缆相比,既保证了电缆绝缘性能的要求,有增加了电缆的外护套的耐磨性、阻燃性、耐热性等特殊的性能要求。(丁晴复合物的缺点是绝缘性差、体积电阻小)3、此外为了减小电缆的重量,绝缘厚度采用O. 30mm薄层结构,根据产品的技术要求,绝缘选用密度低、热阻小、电气和机械性能优的乙丙橡胶,保持优良电气性能,而且机械物理性能优良,为选择薄层结构提供了基础。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 :钢厂行车用移动扁电缆,包括数根动力线芯导体I、钢丝绳2,数根动力线芯导体I采用6类镀锡细铜丝股线,6类镀锡细铜丝股线以钢丝绳2为中心分层复绞于外侧,数根动力线芯导体I外分别挤包有绝缘层3,绝缘层3的厚度为O. 25、. 35mm之间,绝缘层3内以钢丝绳2为中心沿环形均匀分布有数根涤纶丝编织成绳索状的抗拉芯4,抗拉芯4的直径不大于O. 50mm,包裹绝缘层3的数根动力线芯导体I在同一平面上间隔均匀排列构成缆芯,缆芯外挤塑成型有扁形的护套层5。绝缘层3的厚度优选O. 3mm。绝缘层3采用材料为乙丙橡胶。本技术因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及优越的稳定性和良好的耐磨性,使用寿命是原有电缆的6倍以上,充分满足钢厂的使用,具有广泛的实用和经济价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厂行车用移动扁电缆,包括数根动力线芯导体、钢丝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根动力线芯导体采用6类镀锡细铜丝股线,6类镀锡细铜丝股线以钢丝绳为中心分层复绞于外侧,数根动力线芯导体外分别挤包有绝缘层,绝缘层的厚度为O. 25、. 35_之间,所述的绝缘层内以钢丝绳为中心沿环形均匀分布有数根涤纶丝编织成绳索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后学银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