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新华专利>正文

污水处理沉淀池积水槽污垢自动清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427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能将积水槽的槽肩、槽壁、槽底积存和寄生的大量污垢清扫干净的污水处理沉淀池积水槽污垢自动清扫机,技术方案是在积水池上转动的清扫机的机架上设有工作支架台面,工作支架台面上设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并作回转运动的清扫刷。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在与积水槽所对于的位置处,清扫刷一方面随沉淀池上转动的清扫机的机架一同转动,这样将沿积水槽的环周运动,由于其清扫刷自身作转动,在运动过程中将积存和寄生的大量污垢清扫干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污垢自动清扫装置,具体讲是污水处理沉淀池积水槽上附着寄生的污垢的自动清扫装置。现有技术目前,城市污水处理与环境治理已经被提升到十分高的认知层面,通常污水经过处理厂处理后,在送沉淀池分离时,其清洁水通过沉淀池的三角堰流入积水槽,最后送入江河中。在沉淀流淌过程中,由于微生物和细菌繁殖活动,使积水槽的槽肩、槽壁、槽底积存大量的污垢,一方面影响处理后的水质,使处理过的水受到再一次污染,这与污水处理的目的相违背;另外,积水槽积存的大量污垢从大环境上讲与污水处理和环境保护的整体环境极不协调;为了将积水槽上积存的污垢清除,目前只好采用停机防水的方式进行人工清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将积水槽的槽肩、槽壁、槽底积存和寄生的大量污垢清扫干净的污水处理沉淀池积水槽污垢自动清扫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污垢自动清扫装置,其特征在于积水池上转动的清扫机的机架上设有工作支架台面,工作支架台面上设有由动力机构驱动的并作回转运动的清扫刷。为使上述方案更加完善,一方面在沉淀池上转动的清扫机的机架上设有一个用于调节工作支架台面上下移动的升降调节机构;另一方面在沉淀池上转动的清扫机的机架与工作支架台面之间设有驱使工作支架台面在同一水平面内摆动的摆动机构。现有的沉淀池上通常安装有转动的清扫机的机架,本专利技术是在其上设置的附加清扫机并设置了相应的清扫刷,本专利技术设置在与积水槽所对于的位置,清扫刷一方面随沉淀池上转动的清扫机的机架一同转动,这样将沿积水槽的环周运动,由于其清扫刷自身作转动,在运动过程中将积存和寄生的大量污垢清扫干净,由于积水槽属于土建工程,并且自身误差较大,通过所设的升降调节机构和摆动机构可以方便地完成污垢清扫工作任务,本专利技术可以避免人工清扫所存在的效率低、操作环境恶劣的缺陷,同时由于积水槽上的污垢得以清除,杜绝了微生物、细菌的繁衍温床,真正实现化污水为清流的目的。附图概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升降调节机构和摆动机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A剖视图;图4是升降调节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清扫刷的结构示意图;图6、7分别是图5中的A-A剖视的两种具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污水处理沉淀池积水槽污垢自动清扫机包括沉淀池上转动的清扫机的机架10上设有工作支架台面20,工作支架台面20上设有由动力机构31驱动的并作回转运动的清扫刷30。考虑到清扫刷30自身的磨损以及为配合清扫积水槽的槽肩、槽壁、槽底的需要,在沉淀池上转动的清扫机的机架10上设有一个用于调节工作支架台面20上下移动的升降调节机构40,以及沉淀池上转动的清扫机的机架10与工作支架台面20之间设有驱使工作支架台面20在同一水平面内摆动的摆动机构50。所述的升降调节机构40大致位于工作支架台面20的中部,清扫刷30和摆动机构50分置于升降调节机构40的两侧。如图1所示,工作支架台面20是用型材或板材制成的台面状支架,升降调节机构40包括一个以转动方式固定在沉淀池上转动的机架10上的丝杆41,丝杆41的上端设有供转动操作的转柄411,丝杆41的下端与丝母42相连,丝母42与工作支架台面20相连,丝母42的外壁与被限定在导轨44上仅作上下运动的支杆43固连,同时参见图2、3,调节时需要转动转柄411,由于其下方设置的丝母42相对于机架10上导轨44只能作上下移动而不能转动,因此必将出现丝母42连同工作支架台面20作上下的移动,从而实现调节上下的任务。因积水池池肩两边的高度不同,同时由于刷毛磨损等原因,通过所设的升降调节机构40就能使清扫装置能够恰当地完成清扫任务。丝杆41的转动动力来源可以是手动,也可以采用电动机来带动,考虑到调节范围较小和制造成本,采用手动方式调节较为理想。如图4所示,所述的丝母42的上端凸台处设有轴承45,所述的轴承45的外圈位于两个法兰盘46、47之间,两个法兰盘46、47位于工作支架台面20下部并由螺栓48连接为一体,所述的支杆43由三根杆体构成,并围成大致为等腰三角形的形状,其中底部杆体431的两端与位于铅垂面内的道轨44接触式配合,这种结构设计可以保证无论丝杆41的转动方向如何,丝母42都不会转动,这就确保了转动丝杆41时可以调节工作支架台面20的上下位置,底部杆体431的两端可以设置轴承使得工作支架台面20上下移动时,底部杆体431与道轨44的接触部位的摩擦力较少,丝杆41的中段偏于两端的部位通过轴承和轴承座组件49与清扫机的机架10构成转动配合,轴承和轴承座组件49的设置主要是确保丝杆41的固定以及转动的方便,由于工作支架台面20以及其上所连的各部件的自重,用于支撑和固定作用的轴承和轴承座组件49及轴承45采用推力滚柱轴承。上述的丝母42的上端凸台处由于设置了轴承45,因此可见工作支架台面20相对于丝母42是可以相互转动的,这就为下面所述的工作支架台面20完成摆动动作提供了可能。由于积水槽是土建工程,其槽体本身存在误差在所难免,即使安装一个全新的清扫刷30,有时也难将槽肩、槽壁、槽底等部位的积污清除干净,因此本专利技术还设计了摆动机构50,它包括动力机51,动力机51可以是电机或电机与减速器的组合机构,位于铅垂方向的转轴511上连有一个与其轴向垂直的摆杆52,上述转轴511的旁侧设有固定在沉淀池上转动的清扫机的机架10上的铅垂向布置的导轨53,导轨53中设有可沿该导轨53上下移动的滑块54,位于水平面内的连杆55的两端分别与摆杆52的端部和滑块54构成铰接转动配合。导轨53的截面为雁尾槽形或凸型槽,这样滑块54被限定在导轨53并且只能作上下运动,这主要是配合工作支架台面20在调整时会出现上下运动的情况,当动力机51的转轴511转动时,摆杆52作回转运动并带动连杆55平动,由于连杆55的一端与滑块54转动铰接,所以工作支架台面20在摆动机构50作用下以丝杆41为中心作小角度的摆动,具体摆幅应综合考虑清扫刷30的磨损率、积水槽的规格以及摆动机构50和清扫刷30相对于丝杆41中心的距离等因素。如图1、2、3所示,所述的导轨53和导轨44彼此相背的贴靠固定在一起,这样可以简化结构并且导轨53和导轨44相互依附,有利于改善各自的强度。如图1、5、6所示,所述的清扫刷30包括位于上部的刷毛向下伸展的上段刷毛31,上段刷毛31主要是完成积水槽的槽肩部位的清扫,占据大部分刷体且刷毛水平向伸展的中段刷毛32主要完成积水槽的槽壁的清扫,以及位于下端部位刷毛向下伸展的下段刷毛33主要完成积水槽的槽底的清扫,上述刷毛均固定在管体34及与管体34相连的原板状的盘体35、36上,上述盘体35、36和刷毛与管体34构成以管体34中心为轴心的回转体形状,管体34的上端通过工作支架台面20与由电机构成的动力机构31的动力轴相连。由于清扫刷30的具体尺寸较大,为了刷毛的固定连接方便,将清扫刷30的骨架分解为管体34和盘体35、36多个部件分别加工。刷毛应选用具有一定强度和耐磨的材料,其固定方式可以按图6所示的方案进行固定,一种是将较长的刷毛从相邻或相对的孔中穿过,然后用胶水加以固定,另一种方法是直接将刷毛插入某一空中再用胶水加以固定。如图7所示,刷毛主杆上穿上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污水处理沉淀池积水槽污垢自动清扫机,其特征在于:沉淀池上转动的清扫机的机架(10)上设有工作支架台面(20),工作支架台面(20)上设有由动力机构(31)驱动的并作回转运动的清扫刷(30)。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新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