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扫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288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清扫用具,其特征为是将至少在其一部分中含有单丝细度1.1分特以下的极细纤维的线、以线端面不露出于周面部的方式形成为绳状而成的绳状构造物,将每1m↑[3]的总表面积设定为150000~2500000m↑[2],将表观密度设定为100000~700000g/m↑[3]。提供一种优良的清扫用具,无论对象部位有怎样细小的凹凸或缝隙,也能将该凹凸部或缝隙的内侧清洁干净。(*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清洁微小的缝隙部分的清扫用具
技术介绍
当污物附着于半导体部件或磁存储介质等电子机器部件时,会大幅降低其性能,故在现有技术下,为保持其表面清洁,使用由极细纤维制成的抹布,以手工作业进行拭去部件表面的污物的作业。又,如图5所示,裁剪上述抹布1为细小宽度的抹带1a,可将其与前端尖的棒组合以用于凹部内的清洁等。或者,有人还提出(特开平10-106229号公报等),将上述抹带1a先卷绕为辊状,从该辊依次输出抹带1a,在该过程中一边压接于清洁对象(硬盘等)一边进行清扫。然而,近年来,随着电子部件等更加精密化、高精度化,例如硬盘用马达的轴承内部或液晶画面的端子等,产生了清洁口径1~2mm的圆筒内部或宽1mm左右的凹凸部的要求。因此实际情况是,用现有技术下的抹带1a已经不能充分适应上述要求。尤其是,在现有技术下,采用热切割进行抹带1a的切割,但由于热切割会使纤维受热熔断,如图6所示,抹带1a被切割的两边缘部2受热熔化而凝固,失去了纤维质地,变成硬树脂的块状物。因此,例如将抹带1a切割为宽10mm以下时,硬化的两边缘部2相对于纤维部分的比例变大,产生该部分损伤清洁对象部位、或树脂片从该部分脱落而易成为发尘原因的问题。此外,还有因刚性高,难以沿着微妙的凹凸清洁,导致不能充分拭去污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情况而作出的,目的是提供优良的清扫用具,对于无论具有怎样细小的凹凸或缝隙的对象部位,也能将该凹凸部及缝隙的内侧清洁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以下述清扫用具为第1要旨至少在其一部分中含有单丝细度1.1分特以下的极细纤维的线、以线端面不露出到周面部的方式形成为绳状而成的绳状构造物,将每1m3的总表面积设定为150000~2500000m2,将表观密度设定为100000~700000g/m3的清扫用具。此外,第2要旨的清扫用具为,在上述清扫用具之中,特别是上述绳状构造物为针织织物或编结织物;第3要旨的清扫用具为,其中,特别是上述绳状构造物是由圆型针织、特里科经编、平针织的任何一种编成的针织织物。进而,第4要旨的清扫用具为,在这些清扫用具之中,特别是上述绳状构造物设定为宽2mm以下,厚1mm以下;第5要旨的清扫用具为,排列于上述绳状构造物的周面部上的线迹的方向,相对于绳状构造物的长度方向具有20°~90°的角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外观图。图2是上述实施例的部分放大图。图3的(a)~(i),均为用于上述实施例中清洁用带的纤维形状的变化例的说明图。图4的(a),(b),均为上述实施例的使用形式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现有技术的清扫用具的一例的说明图。图6是上述现有技术例的问题点的说明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制品的说明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就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清扫用具。该清扫用具由绳状构造物10构成,该绳状构造物10通过将至少在其一部分中含有规定的极细纤维的线形成为绳状而得到,以使线端面不露出于周面部上。作为上述绳状构造物10,除由圆型针织、特里科经编、平针织等编织而成的编织物外,还可采用不编织而是相互组合而成的编结绳等。此外,绳状构造物中还包括,加捻的合股线、包芯纱线等未编结或未编织的线本身。但是,在上述绳状构造物10中,使排列于其周面部的“线迹”的方向,相对于绳状构造物10的长度方向呈一定程度的角度,在使清扫用具沿长度方向滑动地清扫方面,清扫效果高,所以比较合适。具体地讲,优选的是使该角度θ(参照图1的部分扩大图即图2)成20°~90°而编织成或编结成的绳状构造物,例如,通过圆型针织机编织的平针组织织物或通过特里科经编机编织的特里科经编物等比较合适。此外,在是合股线、包芯纱线等线本身时,通过捻制或纱线包缠而规则地赋予给线的倾斜角度根据上述θ而定,仍然优选地将该角度设定为20°~90°。与此对应,通常的编结绳由于上述θ几乎近于0°(所有的线迹都大致与长度方向一致),所以在用于使清扫用具沿长度方向滑动地进行的清扫作业中时,清扫效果有稍稍变差的倾向。从清洁效果的方面,构成上述绳状构造物10的线必须是至少在其一部分中采用极细纤维的线。上述极细纤维的粗细,根据清洁对象而适当地选择。例如,在擦拭个人电脑等的键盘、电话机、移动电话、贵金属类的细微部分时,由采用单丝细度不超过1.1分特粗细的极细纤维的线构成就完全可以,但对于要求精密度高的部件,例如在用于清扫硬盘用马达的轴承内部或液晶画面的端子等时,使用单丝细度0.6分特以下、特别是0.1分特附近的超极细纤维比较合适。作为用于形成这些纤维的原料,只要是聚酰胺、聚酯、聚丙烯、聚乙烯等形成合成纤维的长丝的原料就可以,没有特别的限制。这样的极细纤维,通常是通过对复合纤维进行分割原纤维化而得到,该复合纤维是在单纤维中由2种以上的成分形成多个片段并接合而成。上述分割原纤维化,可通过下述方式进行将一种成分通过溶解或分解而除去,或通过膨胀剂使其膨润,或相反地通过收缩剂使其收缩,或者通过加热使之产生变形、收缩。此外,还能够将多种成分通过摩擦、击打而进行物理分割。其中,如果采用氢氧化钠溶解除去一种成分进行分割纤维,则得到的绳状构造物10的质地由于不是坚硬的而是轻软的,故比较合适。另外,通常在将至少在一部分中含有上述复合纤维的线编成绳状等之后进行该分割。图3(a)~(i)中表示适用于上述分割原纤维化的复合纤维的剖面例。这些都由两种成分而形成,例如,如果将图3(a)和图3(f)的复合纤维分割,则得到两种成分都为扁平的细纤维。此外,图3(b)的复合纤维,是两种成分形成为多个扇形片段而交替排列;图3(c)的复合纤维,复合了放射形的成分与扇形的成分。进而,图3(d)的复合纤维,是由一种成分放射状地复合于另一种成分中的例子;图3(e)的复合纤维,是一种成分以不规则的形状分散于另一种成分中而形成海岛构造的例子。此外,图3(g)的复合纤维,是将一种成分多芯地复合于另一种成分中的例子;图3(h)的复合纤维,是两种成分呈环状交替排列并具有中空部的例子;图3(i)的复合纤维,是将两种成分在左右方向交替排列复合的例子。除了这些例子之外,无论是怎样的复合形态,只要各部分可以分割为片段,就能得到极细纤维。其中,从图3(b`)和图3(c)中所示的复合纤维得到的极细纤维,因具有尖锐的边缘,所以清洁效果好而适宜使用。而本专利技术的清扫用具即绳状构造物10,如果至少在其一部分中采用上述极细纤维,就能发挥一定的清洁效果。例如,将针织物用作绳状构造物10时,既可以用由极细纤维制成的线编成整体,也可以将由极细纤维制成的线与普通线按规定的比例混合编成。所采用的极细纤维的比例,相对于整体只要在30%以上,就能够达到充分的清洁效果。上述绳状构造物10的粗细,在绳为带状的情况下,该带的宽度设定为2mm以下,厚度设定为1mm以下比较合适。此外,在绳状构造物10为圆绳的情况下,直径设定为2mm以下比较合适。这样,通过将绳状构造物10设定得较细,就能够对细微的圆筒内部或凹凸部进行有效的清扫。而通过圆型针织等使绳状构造物10形成为环状时,将其置于水平面形成平坦的带状,该状态下的宽度与厚度为上述的范围比较合适。此外,为使上述绳状构造物10具有优良的清扫特性,必须调整编织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扫用具,其特征为,是将至少在其一部分中含有单丝细度1.1分特以下的极细纤维的线、以线端面不露出于周面部的方式形成为绳状而成的绳状构造物,将每1m↑[3]的总表面积设定为150000~2500000m↑[2],将表观密度设定为100000~700000g/m↑[3]。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谷宪一金子正秀角出伸一
申请(专利权)人:KB世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