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217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防盗锁,可有效解决弹子锁结构复杂,防盗效果差的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锁体和锁芯,锁芯装在锁体中心内,锁体下部内壁上有移动珠制动孔,锁芯中心横向有第一移动珠孔,锁芯下部有与第一移动珠孔相连通的第二移动珠孔,第一移动珠孔的中心线与第二移动珠孔的中心线垂直,锁芯上部内有位于第一移动珠孔上方,且与第一移动珠孔相连通的钥匙孔,第一移动珠孔内装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移动珠,第一移动珠上部有伸入钥匙孔的圆柱形突起部,第一移动珠的下部上有若干卡槽,第二移动珠孔内装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移动珠,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结构简单,易操作,防盗功能强,成本低,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锁具,特别是一种防盗锁
技术介绍
锁是常见防盗工具。弹子锁以其结构简单、实用而被广泛使用。弹子锁的结构大致相同,即在锁芯的弹子孔中装有一组圆柱形弹子,钥匙上开有相应深度的牙花。开锁的方式也大致相同,即通过钥匙牙花的高低不同来上下移动柱相应的弹子,使每个锁芯弹子的高度都处在锁壳与锁芯上的分界面处,然后旋转钥匙带动锁芯,达到开锁的目的。这类锁存在拨齿通道,在不碰动弹子的情况下,异物可轻易进入钥匙孔内端,通过拨齿通道探入各种开锁工具,进行技术性开锁。同时该种结构浪费了弹子的有效行程,使锁具匙密量变小,容易被锁匠开启,安全性较差。鉴于以上缺陷,人们开发了叶片锁。叶片锁的原理就是利用钥匙上斜面角度变化不同的牙花来旋转对齐锁芯中角度变化不同的叶片,从而实现锁芯旋转 开启的一种锁。中国专利 200810031948. 8,201020682555. 6,200920303724. 8 等均公开了具有防盗功能的叶片锁。但是上述专利公开的叶片锁存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等缺陷,而且不能有效地防止技术性开启,防盗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故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防盗锁,可有效解决弹子锁结构复杂,防盗效果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锁体和锁芯,锁芯装在锁体中心内,锁体下部内壁上有移动珠制动孔,锁芯中心横向有第一移动珠孔,锁芯下部有与第一移动珠孔相连通的第二移动珠孔,第一移动珠孔的中心线与第二移动珠孔的中心线垂直,锁芯上部内有位于第一移动珠孔上方,且与第一移动珠孔相连通的钥匙孔,第一移动珠孔内装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移动珠,第一移动珠上部有伸入钥匙孔的圆柱形突起部,第一移动珠的下部上有若干卡槽,第二移动珠孔内装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移动珠,第二移动珠上部有与卡槽形状相一致的凸起,第二移动珠下部有与平珠制动孔形状相一致的弧面。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结构简单,易操作,防盗功能强,成本低,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移动珠的结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移动珠的结构主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锁体的结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锁体的结构左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锁芯的结构主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锁芯的结构左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锁芯的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由图I-图8给出,包括锁体和锁芯,锁芯2装在锁体I中心内,锁体I下部内壁上有移动珠制动孔5,锁芯2中心横向有第一移动珠孔6,锁芯2下部有与第一移动珠孔6相连通的第二移动珠孔7,第一移动珠孔6的中心线与第二移动珠孔7的中心线垂直,锁芯2上部内有位于第一移动珠孔6上方,且与第一移动珠孔6相连通的钥匙孔8,第一移动珠孔6内装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移动珠3,第一移动珠3上部有伸入钥匙孔8的圆柱形突起部12,第一移动珠3的下部上有若干卡槽9,第二移动珠孔7内装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移动珠4,第二移动珠4上部有与卡槽9形状相一致的凸起11,第二移动珠4下部有与平珠制动孔5形状相一致的弧面10。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凸起11为圆锥形; 所述的卡槽9为倒置的“V”字形; 所述的若干卡槽9中仅有一个卡槽与第二移动珠4上部的凸起11相匹配,且与凸起11相匹配的卡槽的深度大于其他卡槽的深度; 所述的第一移动珠3和第二移动珠4有平行均布的若干个,每个均置于相对应的移动珠孔内,每个第一移动珠3下部深度最大的一个卡槽的位置依次错开。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情况是 正常开启,当钥匙插入后,各第一移动珠3上部的圆柱形突起部12会按照钥匙上相匹配的蛇形轨道移动到相一致的位置,此时每个第一移动珠3下部与第二移动珠4上部凸起11相一致的卡槽置于第二移动珠孔7的正上方,旋转钥匙带动锁芯2旋转,在推力的作用下使第二移动珠4沿第二移动珠孔7向卡槽的方向移动,由于此时第二移动珠4上部的凸起11与卡槽的形状相一致,第二移动珠4可完全退出移动珠制动孔5,因此可顺利旋转锁芯2,完成正常开启。非正常开启(防盗) 当由异物试图拨动某一个第一移动珠3时,此时第二移动珠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在锁体I内壁上的移动珠制动孔5内,且锁体为无弹簧设计,此时第一移动珠3可无阻碍的在第一移动珠孔6内左右移动,使得操作者无法定位该第一移动珠3的位置,;当由异物试图旋转锁芯2时,必然在推力的作用下会造成所有的第二移动珠4沿第二移动珠孔7向卡槽9方向移动,此时,第二移动珠4上部的凸起11进入第一移动珠3下部的较浅的卡槽,造成第二移动珠4无法完全退出锁体I上的移动珠制动孔5,从而无法旋转锁芯,达不到开启目的。本专利技术结构新颖独特,结构简单,易操作,防盗功能强,成本低,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盗锁,包括锁体和锁芯,其特征在于,锁芯(2)装在锁体(I)中心内,锁体(I)下部内壁上有移动珠制动孔(5 ),锁芯(2 )中心横向有第一移动珠孔(6 ),锁芯(2 )下部有与第一移动珠孔(6)相连通的第二移动珠孔(7),第一移动珠孔(6)的中心线与第二移动珠孔(7)的中心线垂直,锁芯(2)上部内有位于第一移动珠孔(6)上方,且与第一移动珠孔(6)相连通的钥匙孔(8),第一移动珠孔(6)内装有可左右移动的第一移动珠(3),第一移动珠(3)上部有伸入钥匙孔(8)的圆柱形突起部(12),第一移动珠(3)的下部上有若干卡槽(9),第二移动珠孔(7 )内装有可上下移动的第二移动珠(4 ),第二移动珠(4 )上部有与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建军魏嘉琦李梦琦张嵛杰
申请(专利权)人:平顶山市鼎福锁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