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凌准专利>正文

一种生态地下陵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62161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21: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态地下陵园,包括建在地下2.5米以下的陵园部分及建在地面上的生态园林部分,所述生态园林部分中设置有用于连通陵园部分及生态园林部分的多功能大厅,从所述多功能大厅至陵园部分设置有楼梯或/和电梯或/和滚梯;所述陵园部分包括用于存放骨灰盒的多层建筑结构,每一层包含有多个用于存放骨灰盒的独立封闭空间和/或非封闭空间及用于行走的多条交错的通道;所述每层的独立封闭空间和/或非封闭空间均设置有与地面相连通的用于拔升空气的通风井和/或用于采光的采光井;所述每个结构层均设置有承重柱;所述每个结构层均设置有换气系统。既满足入土为安的意愿,且对环境生态基本上不造成任何影响,可以很好地融入城市环境之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陵园,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地下陵园
技术介绍
随着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及人口的增加,我国火葬的普及也越来越广,但是骨灰还是要进行安置,先行的公墓安葬方式,每个公墓均要占地至少I. 2平方米的面积,且这些公墓一般均设置在郊区距离城市较远的地方,这种 公墓形式既不理由节约土地面积,也不利于亲人祭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生态地下陵园,克服了现有陵园需要占用较大的土地面积而且大多需要设置在原理城市的郊外,寄托思念之情需要长途跋涉奔波,给人身体和心里造成严重的负担。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生态地下陵园,其特征在于,包括建在地下2. 5米以下的陵园部分及建在地面上的生态园林部分,所述生态园林部分中设置有用于连通陵园部分及生态园林部分的多功能大厅,从所述多功能大厅至陵园部分设置有楼梯或/和电梯或/和滚梯;所述陵园部分包括用于存放骨灰盒的多层建筑结构,每一层包含有多个用于存放骨灰盒的独立封闭空间和/或非封闭空间及用于行走的多条交错的通道;所述每层的独立封闭空间和/或非封闭空间均设置有与地面相连通的用于拔升空气的通风井和/或用于采光的采光井;所述每个结构层均设置有承重柱;所述每个结构层均设置有空调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置在地下,可挖掘性,所以容量基本不受限制,对环境生态基本上不造成任何影响,可以很好地融入城市环境之中,避免亲属与逝者的交流还需要长途劳顿奔波。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通风井和/或采光井从地面延伸至最底层。所述通风井和/或采光井高出地面2米的高度,上部为穹顶。进一步,每层的独立封闭空间和/或非封闭空间均设置有用于放置骨灰盒的单向和/或双向的陵墙。进一步,所述每个结构层用于存放骨灰盒的陵墙上端及下端均设置有装饰层。进一步,所述下部装饰层为距离下部结构层40厘米处。进一步,所述上部装饰层为距离下部结构层210厘米以上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陵园具有以下优点(I)可容纳多个逝者骨灰。(2)满足逝者入土为安的愿望。(3)对环境生态基本上不造成任何影响。可以很好地融入城市环境之中,避免亲属与逝者的交流还需要长途劳顿奔波。(4)由于地下空间的可挖掘性,所以容量基本不受限制。冬暖夏凉,节能环保。(5)可以划分区域,形成个性化的封闭或非封闭空间,强化了祭事的家族传承性及团体属性,有利于社会次序的建立。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生态地下陵园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生态地下陵园横向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生态地下陵园一层结构中骨灰盒存放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I、多功能接待大厅,2、楼梯,3、电梯,4、结构层,5、通风井,6、培土层,7、承重柱,8、通风采光井,9、骨灰盒存放空间,10、封闭个性化存放空间,11、开放式个性化存放空间,12、地下层板,13、骨灰盒,14、上部装饰空间,15、下部装饰空间。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I、图2所示,一种生态地下陵园,包括建在培土层62. 5米以下的陵园部分及建在地面上的生态园林部分,所述生态园林部分中设置有用于连通陵园部分及生态园林部分的多功能大厅1,从所述多功能大厅I至陵园部分设置有楼梯2或/和电梯或/和滚梯3;生态园林部分可以建成公园或者游乐场所,既可以种植绿化,改善城市面容,又可以供人们休闲娱乐,能够很好的融入城市的环境氛围。也可以建设有宗教或者风俗文化气息的小型建筑或者景观。所述陵园部分包括用于存放骨灰盒的多层建筑结构,一般可以为2至5层,每一层包含有多个用于存放骨灰盒的独立封闭空间10和/或非封闭空间11及用于行走的多条交错的通道;所述每层的独立封闭空间10和/或非封闭空间11均设置有与地面相连通的用于拔升空气的通风井5和/或用于采光的采光井8 ;所述每个结构层均设置有承重柱7 ;所述每个结构层均设置有空调系统所述通风井5和/或采光井8从地面延伸至最底层。所述通风井5和/或采光井高出地面2米的高度,上部为穹顶。每层的独立封闭空间10和/或非封闭空间11均设置有用于放置骨灰盒的单向和/或双向的陵墙。如图3所示,所述每个结构层用于存放骨灰盒的陵墙上下均设置有装饰层,所述下部装饰层15为距离下部结构层40厘米处,所述上部装饰层14为距离下部结构层210厘米以上。所述承重柱7连接2. 5米以下的培土层6及最下一层的结构层4。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地下陵园,其特征在于,包括建在地下2. 5米以下的陵园部分及建在地面上的生态园林部分,所述生态园林部分中设置有用于连通陵园部分及生态园林部分的多功能大厅,从所述多功能大厅至陵园部分设置有楼梯或/和电梯或/和滚梯; 所述陵园部分包括用于存放骨灰盒的多层建筑结构,每一层包含有多个用于存放骨灰盒的独立封闭空间和/或非封闭空间及用于行走的多条交错的通道; 所述每层的独立封闭空间和/或非封闭空间均设置有与地面相连通的用于拔升空气的通风井和/或用于采光的采光井; 所述每个结构层均设置有承重柱;所述每个结构层均设置有空调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生态地下陵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准
申请(专利权)人:凌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