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兴专利>正文

便携式植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9752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植桩机,其结构是在立体框架的顶面设有挂杆,气动植桩机构的挂钩接在挂杆上,所述挂杆及挂钩的相对位置上开设有锁孔,锁孔内插接有锁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满足快速移动时迅即拆除的要求,适于在抗洪抢险的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打桩机,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场地狭窄的场合使用的便携式植桩机
技术介绍
抗洪抢险和其他一些工程需要对原有堤岸或土地进行加固,使用钢管(钎)进行植桩加固是有效方法之一。现有的便携式植桩机是由立体支架、在立体支架顶面设置的挂杆、在挂杆上通过挂钩挂接的风镐组成,把要植入的钢管安装于风镐底部的镐钎上,通过风镐的冲击力将钢管植入地面。该种结构的植桩机风镐与挂杆未直接、稳固连接而有可能对其植桩动作构成影响;另外,由于钢管是安装于镐钎上,因此在对不同直径的钢管进行植桩操作时,需要更换不同的镐钎,因而使现场施工效率下降,不能有效满足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施工效率高的便携式植桩机。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便携式植桩机是在立体框架的顶面设有挂杆,气动植桩机构的挂钩接在挂杆上,所述挂杆及挂钩的相对位置上开设有锁孔,锁孔内插接有锁销。本技术通过锁销将气动植桩机构直接、稳固连接于立体框架上,既有利于植桩操作,又可以很简便地将锁销取下,以快速将气动植桩机构取下,以便于移动,特别适于在抗洪抢险时的快速反应需求,从而提高了抗洪抢险的作用能力。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为所述锁销包括锁杆、在所述锁杆上端设置的限位台以及在所述锁杆下端设置的定位钢珠,在所述限位台上端设有拉环。采用这种结构设计的锁销,将锁销插入锁孔内即可将气动植桩机构锁定。需要拆卸时,向上提拔拉环,即可方便地将锁销拔出,然后摘下挂钩,即可将气动植桩机构与立体框架脱开。所述立体框架由上框架、下框架及上下框架连接管组成,连接管与上、下框架之间通过连接头及连接螺母连接。所述立体框架的下框架通过连接头及连接螺母接有加长支撑杆。所述气动植桩机构包括外筒、设置于外筒内腔的冲击缸以及冲击缸下端的安装的桩头。所述桩头为圆管,所述圆管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安装有紧固件。采用这种结构设计,待植入的钢管套装于桩头圆管内,使用紧固件即可将其固定。采用这种结构及固定方式,只要钢管外径小于桩头圆管内径即可,由此,不同直径的钢管就无需更换桩头,因此,使现场施工的操作更简化,因而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立体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气动植桩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锁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I、图2所示,本便携式植桩机在立体框架I的顶面设有挂杆11,气动植桩机构的挂钩13挂于挂杆11上,所述挂杆11及挂钩13的相对位置上开设有锁孔,锁孔内插接有锁销3。所述立体框架I由上框架4、下框架9及上下框架连接管8组成,连接管8与上、下 框架之间通过连接头7及连接螺母6连接。所述立体框架的下框架9通过连接头7及连接螺母6接有加长支撑杆10。这种组装式结构的立体框架具结构简单,重量轻,组装、拆卸迅速,便于移动。图4所示,所述锁销3包括锁杆33、在所述锁杆上端设置的限位台32以及在所述锁杆下端设置的定位钢珠34,在所述限位台上端设有拉环31。这种结构的锁销可以进行快速定位及拆除,可满足快速移动时迅即拆除的要求,适于在抗洪抢险的使用。图3所不,所述气动植桩机构包括外筒12、设置于外筒内腔的冲击缸14以及冲击缸14下端的安装的桩头17。冲击缸14的上端通过气接头15与压缩空气气源相接,桩头17与冲击缸14的缸体之间安装有可保持良好密封的螺纹胶圈16。所述桩头为圆管,所述圆管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内安装有用于固定钢管的紧固件。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将气动植桩机构的挂钩挂在挂杆上,并用锁销予以固定。将钢管伸入桩头圆管内并用紧固件固定。接通气源后,冲击活塞往复向下高速撞击桩头,即可将钢管植入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植桩机,其特征在于在立体框架(I)的顶面设有挂杆(11),气动植桩机构的挂钩(13)接在挂杆(11)上,所述挂杆(11)及挂钩(13)的相对位置上开设有锁孔,锁孔内插接有锁销(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植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销(3)包括锁杆(33)、在所述锁杆上端设置的限位台(32)以及在所述锁杆下端设置的定位钢珠(34),在所述限位台上端设有拉环(3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便携式植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体框架(I)由上框架(4)、下框架(9)及上下框架连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兴赵士瑞刘亚新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