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供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85884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4 0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供水系统,包括水处理系统、供水系统和用户使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供水系统包括RO供水系统和储存供水系统,所述的RO供水系统包括第一RO、第二RO和电磁阀,所述的储存供水系统包括储水箱、循环泵和单向阀,所述的储水箱上设有臭氧产生器,所述臭氧产生器通过管道与储水箱相连接,所述的储水箱的出水管与循环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第一RO、第二RO和电磁阀的开关来调节弹性供水系统的供水量和供水压力,使水压稳定平衡,生产出的多余水储存到储水箱,通过循环泵和单向阀为用户提供水量,使产水量达到100%利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供水系统,更具体的说,本技术涉及ー种用于血透的弹性供水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医疗单位制取血透用水和制剂室、中心供应室、手术室、生化检验室等部门,均要求一些高标准的水处理设备,从而生产了血液透析用制水设备,但实际使用中存在以下缺点,ー是产水量无法100%利用,例如50床RO机产水1500升,而血透室只使用30床需求RO产水900升,剩余600升,虽然用不完的水有回收到第一段RO进水,但等同自来水回收;ニ是两台RO机没有休息时间,一旦其中一台RO主机故障,也没有备用供水功能;三是如果床数较多,如30床以上,使用点有水压不平衡问题。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01842711U,授权公开日为2011年05月25日,技术的名称为医疗用水集中制备分质直供系统,该申请案公开了ー种医疗用水集中制备分质直供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原水泵、沙滤器、碳滤器、软化器、精滤器、反滲透系统;反滲透系统与水箱连通,所述水箱并联连通有纯水供应系统、分析实验用水供应系统和血透用水供应系统。其中不足之处是产水量无法完全100%利用,床数较多,水压不平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供水系统产水量无法完全100%利用,床数较多,水压不平衡,且无备用功能的问题,提供了ー种产水量100%利用且水压稳定的弾性供水系统。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弾性供水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供水系统和用户使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供水系统包括RO供水系统和通过管路与RO供水系统相连的储存供水系统;所述的RO供水系统包括第一 RO和通过管路与第一 RO相连的第二 R0,所述管路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的储存供水系统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上面连接有臭氧产生器,所述储水箱下面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循环泵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 RO相连,所述与第二 RO相连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通过控制第一 R0、第ニ RO和电磁阀的开关来调节弹性供水系统的供水量和供水压力,使水压稳定平衡,生产出的多余水储存到储水箱,通过循环泵和单向阀为用户提供水量,使产水量达到100%利用。作为优选,所述的预处理系统的出水管同时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进水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的出水管与第一 RO进水口连接,所述的第二电磁阀的出水管与第二 RO连接,所述的第二 RO的出水管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的第一 RO的储水箱同时与第三电磁阀与第四电磁阀相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出水管与第二电磁阀出水管连接,所述的第四电磁阀的出水管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出水管同时连接四通管,所述的四通管的剩余两接管的一个接管与用户使用系统进水管连接,所述的用户使用系统出水管与储水箱进水管连接,所述的四通管的剩余两接管的另ー个接管与第三单向阀连接,所述的第三单向阀进水管与循环泵出水管连接。通过上述的各个设备的连接关系,可以组成五回路弾性供水系统,使RO纯水完全使用不浪费,而且水压稳定。作为优选,所述的预处理系统包括加压泵、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软水机和5 μ m过滤器,且按上述顺序依次连接。加压泵将自来水加压到正常压カ范围内,多介质过滤器将大颗粒杂质过滤,活性炭过滤器将游离粒子和臭味过滤,软水机将水中钙、镁等硬度物质以离子交換方式抓住,并释放出钠离子,以达软化效果,5 μ m过滤器堵住水里面超过5μ m的杂质,最后生产出纯水。作为优选,所述的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软水机均设有排污管。排污管将过滤器和软水机内部的杂质派出,防止杂质堵塞过滤器。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 RO设有RO排污管,所述的RO排污管上设有排污电磁阀。第ニ RO设有RO排污管,RO排污管将RO泵内部的污水排出。作为优选,所述的储水箱外部设有水位计,所述的水位计上设有水位传感器。储水箱外部设有水位计,可以随时观察储水箱内部的水位情况。作为优选,所述的储水箱上还设有空气过滤器,所述的空气过滤器通过管道与储水箱连接。储水箱上还设有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内侧管道,连通臭氧产生机,利用水位下降储水箱内负压,启动臭氧产生机,使吸入外界空气时,同步注入臭氧,以消除可能污染储水箱空气中的细菌。作为优选,所述的用户使用系统包括血透机,所述的用户使用系统包括若干血透机进水ロ,所述的血透机进水口对应连接一个血透机。每个血透机供应ー个用户。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供水系统采用PLC编程控制。弾性供水系统采用PLC编程控制,可以控制电磁阀开关、RO和循环泵等设备,省时省力。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弾性供水系统产水量100%利用不浪费,可以单泵供水,其它泵作为备用,供水压カ稳定平衡。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一种流程示意图。I、预处理系统;2、加压泵;3、多介质过滤器;4、活性炭过滤器;5、软水机;6、5μπι过滤器;7、第一电磁阀;8、第三电磁阀;9、第一 RO ;10、供水系统;11、第四电磁阀;12、排污电磁阀;13、第一单向阀;14、第二单向阀;15、第二 RO ;16、第三单向阀;17、臭氧产生器;18、空气过滤器;19、循环泵;20、第二电磁阀;21、水位机传感器;22、水位计;23、储水箱;24、血透机进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ー步的说明实施例弾性供水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I、供水系统10和用户使用系统,供水系统包括RO泵供水系统和储存供水系统,预处理系统I包括加压泵2、多介质过滤器3、活性炭过滤器4、软水机5和5 μ m过滤器6,且按上述顺序依次连接,多介质过滤器4、活性炭过滤器5和软水机6均有排污管,用户使用系统包括血透机进水ロ 24,血透机进水ロ 24连接有血透机,RO供水系统包括第一 RO 9、第二 RO 15和电磁阀,第二 R015有RO排污管,RO排污管上有排污电磁阀12,储存供水系统包括储水箱23、循环泵19和单向阀,储水箱23上有臭氧产生器17,臭氧产生器17通过管道与储水箱23相连接,储水箱23的出水管与循环泵19连接,储水箱23上还有空气过滤器18,空气过滤器18通过管道与储水箱23连接,储水箱23外部有水位计22,水位计22上有水位传感器21,预处理系统I的出水管同时与第一电磁阀7和第二电磁阀20的进水管相连接,第一电磁阀7的出水管与第一 R09进水口连接,第二电磁阀20的出水管与第二 RO 15连接,第二 RO 15的出水管连接有第二单向阀14,第一 RO 9的出水管同时与第三电磁阀8与第四电磁阀11相连接,第三电磁阀8出水管与第ニ电磁阀20出水管连接,第四电磁阀11的出水管连接有第一单向阀13,第一单向阀13和第二单向阀14出水管同时连接四通管,四通管的剩余两接管的一个接管与用户使用系统进水管连接,用户使用系统出水管与储水箱23进水管连接,四通管的剩余两接管的另ー个接管与第三单向阀16连接,第三单向阀16进水管与循环泵19出水管连接,弾性供水系统米用PLC编程控制。使用吋,当储水箱中的水低于低水位吋,自来水通过加压泵加压以保证水压在正 常的范围内,加压后的水经过多介质过滤器,利用装填在玻璃钢桶内之滤材,包含底层砾石、中层石英砂、上层无烟煤所构成之滤床,将水中杂质、浮游物、大体积颗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供水系统,包括预处理系统、供水系统和用户使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供水系统包括RO供水系统和通过管路与RO供水系统相连的储存供水系统;所述的RO供水系统包括第一 RO和通过管路与第一 RO相连的第二 R0,所述管路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的储存供水系统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上面连接有臭氧产生器,所述储水箱下面设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循环泵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通过管路与第二 RO相连,所述与第二 RO相连的管路上设有单向阀。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弹性供水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预处理系统的出水管同时与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进水管相连接,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的出水管与第一 RO进水ロ连接,所述的第二电磁阀的出水管与第二 RO连接,所述的第二 RO的出水管连接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的第一 RO的出水管同时与第三电磁阀与第四电磁阀相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出水管与第二电磁阀出水管连接,所述的第四电磁阀的出水管连接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出水管同时连接四通管,所述的四通管的剩余两接管的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永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莱特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