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690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鼠标结构,包括壳体,具有基部及舌部;第一滑动体,可滑动地收合于舌部;第二滑动体,设于壳体中,包含基板、滑动件及弹性构件,滑动件滑设于该基板上,弹性构件包括枢接端、连接端及位于该枢接端及连接端间的弹性部,枢接端可转动地枢接于基板上,连接端连接于滑动件;及作动件,具有第一作动部及第二作动部,第一作动部透过该滑道连接第一滑动体,第二作动部固设于第二滑动体的滑动件上;其中当第一滑动体受拉力移动第一滑距时,作动件连动并牵引滑动件移动,此时,弹性构件转动,弹性部因此受压,而当弹性构件转动一弧距时,弹性部释放压力进而推移滑动件,使第一滑动体自动滑移一第二滑距,滑动件因此到达该第二定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 及一种鼠标,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收合、不占空间且容易使用的鼠标结构
技术介绍
鼠标的种类及外型繁多,但是传统鼠标不论如何变化,都具有其固定体积大小,使用或不使用时,均会占据桌面一定空间。虽然有些鼠标设计小巧不大,但却相对仅较适合手部较小的使用者,对于多数人而言并不易于操作。缘是,有业者开发出一种具有一伸缩部的鼠标,该伸缩部是可内缩进入鼠标的壳体内,借以减少鼠标的体积,然而,该伸缩部无论是拉出或收回壳体,其全部过程都需施力将该伸缩部移至定位,使用非常不方便又费力,因此,如何克服前述缺点,使鼠标不易占空间,又容易使用,诚为业界应再努力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收合构造,利用弹性构件起到操作容易又省力的鼠标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鼠标结构,包括壳体,包括一基部及一延伸自基部的舌部,该基部设有一容置容间及一底座,该底座突出于该基部的下方,该舌部设有一导槽及至少一滑道,该导槽及滑道是连通该容置空间;第一滑动体,是可滑动地收合于该舌部;第二滑动体,包含一基板、一滑动件及一弹性构件,该基板是固设于该壳体的容置空间中,该滑动件是滑设于该基板上,并可滑动至第一定位及第二定位,该弹性构件设于该基板和滑动件之间,包括一枢接端、连接端及一位于该输接端及连接端间的弹性部,该枢接端是可转动地枢接于该基板上,该连接端连接于该滑动件;作动件,具有第一作动部及第二作动部,该第一作动部的一端是透过该滑道连接该第一滑动体,并借该第一滑动体而连动进出该舌部的导槽,该第二作动部是固设于该第二滑动体的滑动件上;及一盖板,是罩盖于该壳体上。如上所述,本技术鼠标结构,当该第一滑动体于收合状态时,该滑动件是定位于该第一定位,当该第一滑动体受拉力移动一第一滑距时,该作动件因而连动并牵引该滑动件移动,此时,该弹性构件因该滑动件的位移而转动,该弹性部因此受压,而当该弹性构件转动一弧距时,该弹性部释放压力进而推移该滑动件,使该第一滑动体自动滑移一第二滑距,该滑动件因此到达该第二定位,其操作快速又省力。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鼠标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鼠标结构未包括一作动件及盖板的部分组合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鼠标结构未包括该盖板的部分组合示意图。图4为第三图的右侧示意图。图5为第一图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6A为本技术的一滑动件位于一第一定位的示意图。图6B为该滑动件滑动至一第二定位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鼠标结构的第一滑动体滑动距离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I至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一,本技术的鼠标结构100包括一壳体I、第一滑动体2、第二滑动体3、作动件4及一罩盖于该壳体I上的盖体5。该壳体I包括一基部11及一舌部12,该基部11设有一容置容间10、一底座13及一抵靠壁111,其设于相对该底座13的另一端,该底座13突出于该基部11的下表面。该舌部12设有一导槽121及相互分隔的二滑道122,其位于该导槽121的下方,并和该导槽121连通该容置空间10。于此实施例中,该基部11和舌部12共同形成一弧形横断面,且该基部11是以一特定斜度倾斜(如图I及图4所示),但是该壳体I并不以前述构形为限。该第一滑动体2是可滑动地收合于该舌部12的周缘,具有一接触部21、分别延伸自该接触部21相对二端之一滑动臂22,及连接该二滑动臂22的结合部23,该二滑动臂22和该接触部21共同构成一 U形,该结合部23位于该舌部12下方,且其相对该滑道122处设有一组装部231。该滑动臂22分别设有一定位槽211 (如图2所示),而该基部11的抵靠壁111相邻该舌部12处分别设有一定位柱111a,其可插置于该定位槽211。该第二滑动体3包含一基板31、一滑动件32及一弹性构件33,该基板31是固设于该壳体I的容置空间10中,该滑动件32是滑设于该基板31上,并可滑动至第一定位Pl及第二定位P2 (如图6A、6B所示),该基板31的相对两侧部分别突起形成一轨道311,该滑动件32的相对两侧是分别弯折形成一卡槽321,其为一 U型,该卡槽321是可滑动地夹设于该轨道311。特别说明的是,该弹性构件33即为一弹簧构件,其设于该基板31和滑动件32之间,包括一枢接端331、连接端332及一位于该枢接端331及连接端332间的弹性部333,其内设有数个弹簧,其中该枢接端331是可转动地枢接于该基板31上,该连接端332连接于该滑动件32。续请参阅图I及图3,该作动件4为薄形片体状,由金属材料所制,具有第一作动部41及第二作动部42,其分别对应该舌部12及基部11。该第二作动部42是固设于该第二滑动体3的滑动件32上,该第一作动部41的一端相对该第一滑动体2的组装部231,是设有一对接部411,其是透过该滑道122以螺锁或其它固定方式连接该结合部231。该作动件4是借该第一滑动体41而连动进出该舌部12的导槽121。请参阅图5及图6A、6B,本技术鼠标结构I于未使用时,该第二滑动体3的滑动件32是位于该第一定位Pl (如图6A所示),而该第一滑动体2位于收合状态,其是抵靠于该基部11的抵靠壁111,该接触部21接触该舌部12的前端,且该第一滑动体2的上、下表面是齐平于该抵靠壁111的上、下缘。请参阅图6A、6B及图7,本技术于使用时,当该第一滑动体2受拉力移动一第一滑距LI时,该第一作动部41因和该结合部23相结合而连动进入该舌部12的导槽121,并借由该第二作动部42牵引该滑动件32移动离开该第一定位Pl,此时,该弹性构件33因该滑动件32的牵引,而以该枢接端331为轴心转动,该弹性部333内的数个弹簧因此受压,而当该弹性构件33转动一弧距R时(如第图6A所示),该弹性部333释放压力进而推移该滑动件32,再由该第一作动部41连动该第一滑动体2,使其自动滑移一第二滑距L2(如图7所示),该滑动件32同时到达该第二定位P2(如图6B所示)。换言之,该第一滑动体2位于展开状态(如图4及图7所示),该鼠标结构I是可开始使用。 同理,若欲收合该鼠标结构I,仅需推回该第一滑动体2使该滑动件32离开该第二定位P2,由该滑动件32的滑动而牵引该弹性构件33,该弹性构件33是以相反于前段所述方向转动该弧距R,之后,该滑动件32可自动滑移到该第一定位P1。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技术鼠标结构I的特殊构性,该第一滑动体2是以一弧形沿该舌部12滑动,而该第二滑动体3的滑动件32是以线性滑动于该基板31。综上所述,本技术的鼠标结构100具有弧形断面的特殊构形,利用该弹性构 件33及滑动件32的搭配,使该滑动件32能滑动于该第一及第二定位PU P2,并牵引该第一滑动体2,使其无论于展开或收合状态都能自动地以弧度滑动一部分距离,不仅起到收合的功效,更大幅减少鼠标占用空间,且仅需以些微施力拉取该第一滑动体2即可使用,其操作快速又省力。上述详细说明为针对本技术一种较佳实施例说明而已,但是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凡其它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技艺精神下所完成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变更,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鼠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包括一基部及一延伸自基部的舌部,该基部设有一容置容间及一底座,该底座突出于该基部的下方,该舌部设有一导槽及至少一滑道,该导槽及滑道是连通该容置空间; 第一滑动体,是可滑动地收合于该舌部; 第二滑动体,包含一基板、一滑动件及一弹性构件,该基板是固设于该壳体的容置空间中,该滑动件是滑设于该基板上,并可滑动至第一定位及第二定位,该弹性构件设于该基板和滑动件之间,包括一枢接端、连接端及一位于该输接端及连接端间的弹性部,该枢接端是可转动地枢接于该基板上,该连接端连接于该滑动件; 作动件,具有第一作动部及第二作动部,该第一作动部的一端是透过该滑道连接该第一滑动体的结合部,并借该第一滑动体而连动进出该舌部的导槽,该第二作动部是固设于 该第二滑动体的滑动件上;及 一盖板,是罩盖于该壳体上; 其中当该第一滑动体于收合状态时,该滑动件是定位于该第一定位,当该第一滑动体受拉力移动一第一滑距时,该作动件因而连动并牵引该滑动件移动,此时,该弹性构件因该滑动件的位移而转动,该弹性部因此受压,而当该弹性构件转动一弧距时,该弹性部释放压力进而推移该滑动件,使该第一滑动体自动滑移一第二滑距,该滑动件因此到达该第二定位。2.如权利要求I所述之鼠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的基部和舌部共同形成一弧形横断面,该第一滑动体具有一接触部、分别延伸自该接触部相对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宗仕李世川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