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包括该热交换器的食物处理机及该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所公开的热交换器在内部形成有多个流动通道,温度相互不同的多个流动流体之间产生热传递,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主体,所述多个流动通道在所述主体内沿着第一方向穿过所述热交换器;一对盖部件,所述一对盖部件紧固于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端部。所述多个流动通道由用作通过所述盖部件出入的第一流动流体的通道的第一流动通道及连通于所述主体的侧面的第二流动通道构成。在所述第一流动流体及所述第二流动流体之间,在所述主体的内部以相互交叉的方向执行热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包括该热交换器的食物处理机及该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工序被简化的热交换器、包括该热交换器的食物处理机及该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通过挤压及切削加工过程而在热交换器内部形成有多个流动通道,使得能够在流动通道顺畅地进行相互热交换。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热交换器可以被定义为,从温度高的流体通过导热壁将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流体的装置。在热交换器的结构中,最常用的是将金属管作为导热壁,热交换器的有各种类型,比如注水式、双管式、翅片多管式及管壳式等多种实施例。在上述热交换器中,双 管式热交换器由内管和外管构成,在内管内部的流体和处于内管和外管之间的环状部分的流体之间进行热交换。双管式热交换器的结构简单,但其换热的能力有限。在上述热交换器中,大容量的热交换器采用大的外管中放入多个小管的管壳式。在热量高的流体和低的流体的流动中,同方向的流动称为并流型,反方向的流动称为逆流型,直角方向的流动称为交叉流型。作为工业中广泛使用的导热媒介,可以采用水、水蒸汽、空气、烟道气体、石油、汞、钠、钾及作为联苯醚和联苯的混合物的道氏热载体(dowtherm)坐寸o以下,具体参照图I对现有技术的板翅型热交换器的结构进行说明。板翅型热交换器10具有中空的圆形管12和插入固定上述圆形管12的板翅14。高温的流体在上述圆形管12内部流动(参照附图标记18),紧贴固定于圆形管12的板翅14沿着圆形管12的轴线方向按一定间隔叠置形成。对上述板翅型热交换器10的运行过程进行说明,圆形管12内部的高温的热量通过热扩散过程向上述板翅14分散,在此状态下,向板翅14方向流动的低温的冷却空气16对板翅14进行冷却,以实现持续的热交换作用。另外,板翅型热交换器10的热交换效率取决于在板翅14上的圆形管12被压入的程度,根据板翅14的厚度,在压入或使用时有可能圆形管12发生变形等,会导致发生质量的下降。与此同时,圆形管12的流路截面积一般较小,对在其内部流动的高温流体产生较大的压力负荷,因此会需要高压的泵或高压的送风扇。作为用于克服上述问题的方案,可提出为了减少压力负荷而增加圆形管12的个数的方案,但是在上述方案的情况下,会存在加工费用增加并且最终制造费用较高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包括该热交换器的食物处理机及该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将通过对金属成型部件的挤压及切削工艺而形成有多个流动通道的主体及附着于上述主体的盖部件进行组合,实现工序的简化及制造费用的节省。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热交换器,在其中多个流动流体之间进行热传递,所述热交换器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流动通道,所述多个流动通道向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多个流动流体沿相互不同的方向流动。优选地,所述流动通道包括用作第一流动流体的通道的第一流动通道及用作第二流动流体的通道的第二流动通道,所述第一流动流体及所述第二流动流体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内部以交叉的方向执行热传递。优选地,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和所述第二流动通道在所述主体内相互交替地配置。优选地,所述热交换器包括一对盖部件,所述一对盖部件紧固于所述主体的第一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所述第一流动通道用作在所述第一方向通过所述盖部件出入的所述第 一流动流体的通道。优选地,在所述主体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的所述第一及第二流动通道通过挤压加工而形成。优选地,在所述第一流动通道或第二流动通道中设置有以预定形状从所述流动通道突出的热交换翅片。优选地,所述热交换翅片在设置有所述热交换翅片的所述第一流动通道或第二流动通道的内侧面上交错地相互面对配置。优选地,所述第二流动通道通过对所述主体的侧面的切削加工来实现连通。优选地,所述盖部件用于防止从所述主体的侧面流经所述第二流动通道的第二流动流体沿着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主体排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压工艺步骤,在所述挤压工艺步骤中,对所述主体进行成型,以使所述多个流动通道中的预定方向的流动通道以相互不同的高度形成;切削加工步骤,在所述切削加工步骤中,以形成相互不同的高度的所述流动通道中指定的流动通道的端部能够露出在外部的深度,切削与所述预定方向相互不同的方向的所述主体的侧面;以及附着步骤,在所述附着步骤中,将盖住具有所述向外部露出的端部的所述指定的流动通道的所述一方向侧的侧面的盖部件进行附着。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包括热交换器的食物处理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交换器中,从所述食物处理机的干燥炉产生的排出气体和从外部进入热交换器的冷却空气进行热交换。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食物处理机,其包括通过所述制造方法制造的热交换器。有益效果在如上所述的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包括该热交换器的食物处理机及该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通过含有相互不同温度的热能的流动流体以相互交叉乃至正交的方向流动于主体内形成的流动通道的过程,有效地实现热传递。并且,在形成主体的过程中,通过一次的挤压工艺、对于主体上下端的切削工艺,以及在主体前背面附着盖部件的工艺,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简便的方法制造出热交换器,由此实现较高的生产性和经济性。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现有技术的一般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构成要素的主体通过挤压工艺形成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通过对主体的侧面的切削加工而形成于主体内的第二流动通道露出于主体的侧面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盖部件结合于主体的正面和背面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从图4的A方向观看的正视图;图7是从图4的B方向观看的平面图;图8是沿着图4的C-C线的剖面图;以及图9是沿着图4的D-D线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本专利技术的如上所述的目的、特征及其它优点更加清楚。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热交换器、包括该热交换器的食物处理机及该热交换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图I是示出现有技术的一般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热交换器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热交换器的构成要素的主体通过挤压工艺形成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通过对主体的侧面的切削加工而形成于主体内的第二流动通道露出于主体的侧面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是盖部件结合于主体的正面和背面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从图4的A方向观看的正视图;图7是从图4的B方向观看的平面图;图8是沿着图4的C-C线的剖面图;以及图9是沿着图4的D-D线的剖面图。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首先,参照图2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热交换装置100的结构进行说明。热交换装置100具有其内部形成有多个流动通道120的主体110,以及紧固于上述主体110的正面和背面的两个端部的盖部件130。形成在主体110的正面和背面的边角部的紧固槽112和形成在盖部件130的边角部的紧固孔131相互对应地构成,使得可利用独立的紧固部件(未图示)来实现相互结合。主体110是可通过挤压工艺生产的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1.14 KR 10-2010-00036111.一种热交换器,在该热交换器中多个流动流体之间进行热传递,其特征在于, 该热交换器包括多个流动通道,所述多个流动通道沿着相互不同的方向延伸,以使所述多个流动流体沿着相互不同的方向流动。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动通道包括用作第一流动流体的通道的第一流动通道及用作第二流动流体的通道的第二流动通道,所述第一流动流体及所述第二流动流体在所述热交换器的内部沿着交叉的方向执行热交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和所述第二流动通道在所述主体内相互交替地配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交换器还包括一对盖部件,所述一对盖部件紧固于所述主体的第一方向上的两侧端部,所述第一流动通道用作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通过所述盖部件出入的所述第一流动流体的通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体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形成的所述第一流动通道及第二流动通道通过挤压加工而形成。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流动通道或第二流动通道中形成有以预定形状从所述流动通道突出的热交换翅片。7.如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相究,朴璨汀,金圣真,
申请(专利权)人:熊津豪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