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经丝和纬丝交织而形成为管状并用于修补血管等生物体管腔的生物体管腔用修补材料。
技术介绍
例如在治疗胸部、腹部的动脉瘤等疾病的过程中,有时会进行利用人工血管替换血管的一部分的外科手术,但该手术方式存在对患者的伤害较大的倾向。因此,也采用如下这样的手术方式,即,通过保留原来的血管并在该血管内留置作为血管修补材料的支架移植体,降低对患者的手术伤害。 通常的支架移植体是如下这样构成的在将用聚酯等树脂丝织成的纺织物(fabric)形成为圆筒状而成的管(移植体)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缝合固定将镍钛合金、不锈钢等金属丝形成为Z状、环状而成的骨架(支架)(例如参照日本特表2007 - 518532号公报),不需要球囊等的具有自身扩张性能的支架移植体占主流。但是,在这样的支架移植体中,其向血管内插入时,管的直径与上述骨架的厚度的量及骨架的缝合丝的厚度的量相应地变大,因此,即使向缩小管的外径的方向折叠,有时也难以充分地细径化。于是,需要使收容支架移植体并输送到目标位置的输送用的鞘的直径也大径化,有可能无法充分地降低对患者的手术伤害。并且,在设有上述骨架的构造上,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23 JP 2010-0662831.ー种生物体管腔用修补材料(10、10a、10b、20、30、30a、40),其特征在于, 该管腔用修补材料(10、10&、1013、20、30、30&、40)由经丝(14)和纬丝(12、42)交织而形成为管状,该经丝(14)由树脂材料形成,该纬丝(12、42)包含由形状记忆树脂、形状记忆合金及超弾性金属中的至少I种材料形成的线材,并且,上述纬丝(12、42)沿着周向织入,上述经丝(14)沿着轴向织入, 上述经丝(14)及上述纬丝(12、42)中的一者或者两者由具有因体液而溶胀的性能丝或者施加有具有因体液而溶胀的性能的涂层(16)的丝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体管腔用修补材料(40),其特征在干, 上述纬丝(42)具有沿着上述轴向凹凸变化的波状,该波状的峰部(42a)和谷部(42b)分别在上述周向上形成有两个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生物体管腔用修补材料(10、10b、20、30、30a),其特征在于, 上述纬丝(12 )具有由上述形状记忆树脂、上述形状记忆合金及上述超弾性金属中的至少I种材料形成的第I丝(12a、12c、12e)、由树脂材料形成的第2丝(12b、12d), 上述第I丝(12a、12c、12e)和上述第2丝(12b、12d)按照规定的比率交替配置,并与上述经丝(14)交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物体管腔用修补材料(10、10b、20、30、30a),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丝(12a、12c、12e)和上述第2丝(12b、12d)的比率如下配置一根上述第I丝(12a、12c、12e)而后配置一根上述第2丝(12b、12d)地交替配置,或者配置一根以上的上述第I丝(12a)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和佳,桥本裕充,相马克明,伊藤猛成,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