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的配件挂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50553 阅读:1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自行车的配件挂座,其包含有:一基座,是呈预设厚度的座体,其一侧为平面状的一挂设面,相对应的另侧为预设曲率的一贴设面;二紧箍带,是呈长条状,分别由该挂设面相对应的两侧,以对称方式朝该贴设面方向延伸预设长度,该紧箍带是以一体方式由该基座的两侧缘延伸,各该基座及紧箍带为塑性材质的应用;一镂空容室,是由该基座侧向贯设的通孔,提供具挂钩的自行车配件可穿设其中后勾设定位的部位;借助上述构件,利用“挂钩式”的配件挂座设计,及以弹性材质一体形成的各该基座与紧箍带,配件仅具有挂钩或长条状扣柱的结构设计即能使用,故具有相容的实用性,同时与配件及车管的拆组作业相当简便且快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挂座,尤指一种使用于自行车车架上,用以提供自行车配件可勾设及吊挂者,且其结构简单,又具组设快速、便利的功效。
技术介绍
自行车的车架为前管、上管、下管、座管、后上叉管、后下叉管、及五通管等管状构件的组合,因此其不具可容纳或置物的空间,故如有收纳或置物需求时,得配合自行车车架的管状特征作特殊的组接结构设计,因此产业界研发出各式各样专属于自行车的配件。自行车的配件,其种类相当多,以收纳置物方面,包括水壶架、坐垫包、马鞍包、上管置物包、货架、置物篮等;针对自行车常用的电子产品类,也有码表、手机架、卫星导航等;而与安全性有关的配件,则有前灯、后灯、紧示灯、把手灯、轮辐灯等等。而前述自行车配件,与车架接设时,大多需要扣具或挂座等装置作为连接媒介,使配件可定位于车管上而不松动,且处于方便使用的位置及状态,使骑乘时伸手可及及快速取得物品为其设计重点,而此类挂座或扣具则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自行车的扣具,其具通常设有一配件接设组件及一车管接设组件;主要是因一方面需具备可定位于车管上的功能,另一方面又得具有让配件可接设的结构设计,才能有效将配件吊挂并定位于车架上。按,现有自行车的扣具结构,如中国台湾第098220086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自行车活动扣具》,其包含有一扣具本体,该扣具本体底端设有一扣压部,后端设有一锁合部;一束环,该束环是二端结合在扣具本体;及一固定元件,该固定元件是固定在扣具本体的锁合部,其特征在于该扣具本体的顶面设有二个以上的凸部,各凸部一侧设有一钩槽;该束环为可挠性的长条片,束环一端设有一可以任意结合在各钩槽的钩合部,另一端被固定元件固定在扣具本体的锁合部。另有一种现有的自行车扣具结构,如中国台湾第098222307号新型专利所揭露的《自行车附属用品的固定支架》,包括一支架本体,是于两侧边设有一第一勾部与一第二勾部,且该支架本体的底端是内弯呈一弓形凹槽;以及一束紧扣环,是包含至少二孔部,以供卡扣于该勾部;借此,当该孔部勾合于该第一、第二勾部时,该支架本体与该束紧扣环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以供欲固定的一物件容置于其中,俾使该物件抵靠于该弓形凹槽内者。上述所揭结构中,前者结构主要是利用束环一端设有一可以任意结合在各钩槽的钩合部,另一端被固定元件固定在扣具本体的锁合部,借此达到束环可调整直径而能适应各种不同的自行车把手管的目的;后者结构则是将该孔部勾合于该第一、第二勾部时,该支架本体与该束紧扣环间形成一容置空间,以供欲固定的一物件容置于其中,俾使该物件抵靠于该弓形凹槽内者。只是,前述两结构的配件组设组件,其结构设计均相当复杂且构件繁多,使得与其接设的配件也必须具有可与的相配合对应的结构设计,才得组接,以致配件无法相容、通用;再者,前者的车管接设结构,是以锁合方式扣接,配合若干钩设部供束环勾设以达到多段性的束紧直径调整,其结构无论是组装或拆卸的作业及动作较繁多;后者的车管接设结构,则以二件式的各该支架本体及束紧扣环相互绕设车管为其技术特征,然而二件式的束紧方式容易于组装或拆卸时,该束紧扣环掉落、弹跳,以致遍寻不着的情形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自行车的配件挂座,为《挂钩式》的配件挂座设计,配件仅具有挂钩或长条状扣柱的结构设计即能使用,故具有相容的实用性。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自行车的配件挂座,其与配件的接设仅简单的勾设即完成,作业快速且简便。本技术的次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种自行车的配件挂座,其与车管的接设是利用弹性的紧箍带配合卡勾件,共同绕设车管即完成,且紧箍带具有延展特性可自动调整,以适用各种外径尺寸的车管。 本技术所揭露自行车的配件挂座,其包含有一基座,是呈预设厚度的座体,其一侧为平面状的一挂设面,相对应的另侧为预设曲率的一贴设面;二紧箍带,是呈长条状,分别由该挂设面相对应的两侧,以对称方式朝该贴设面方向延伸预设长度,该紧箍带是以一体方式由该基座的两侧缘延伸,各该基座及紧箍带为塑性材质的应用;一镂空容室,是由该基座侧向贯设的通孔,提供具挂钩的自行车配件可穿设其中后勾设定位的部位;借助上述构件,利用《挂钩式》的配件挂座设计,及以弹性材质一体形成的各该基座与紧箍带,配件仅具有挂钩或长条状扣柱的结构设计即能使用,故具有相容性,同时与配件及车管的拆组作业相当简便且快速,故整体结构可达便利实用性。其中各该紧箍带是呈封闭的环状。其进一步具有一卡勾件,是呈S状,其两端凹部可分别勾设各该紧箍带的延伸端,各该卡勾件及两侧的该紧箍带共同形成绕设的封闭环状,借以束紧定位于自行车车架上任意部位。该紧箍带是以一体方式由该基座的两侧缘延伸;各该基座及紧箍带为塑性材质。该挂设面是与自行车配件的挂钩基面相抵接;该贴设面则与自行车的车管外径缘相抵接。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的配件挂座,为“挂钩式”的配件挂座设计,配件仅具有挂钩或长条状扣柱的结构设计即能使用,故具有相容的实用性。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的配件挂座,其与配件的接设仅简单的勾设即完成,作业快速且简便。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的配件挂座,其与车管的接设是利用弹性的紧箍带配合卡勾件,共同绕设车管即完成,且紧箍带具有延展特性可自动调整,以适用各种外径尺寸的车管。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一。图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二。图3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使用于自行车的状态图。图7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使用于把手的状态图。图8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使用于把手的立体分解图。图9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使用于把手的组设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使用于把手的状态图二。图11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使用于座管的状态图。图12为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使用于上管的状态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基座10自行车50挂设面11把手 51贴设面12座管 52紧箍带20上管 53延伸端2122镂空容室 30卡勾件40凹部4142。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照图I至图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自行车的配件挂座,首先是以设置于一自行车50的把手管51上为其应用说明,其主要包含有一基座10,设于该基座10上的二紧箍带20及一镂空容室。该基座10,是呈预设厚度的座体,其一侧为平面状的一挂设面11,相对应的另侧为呈凹状预设曲率的一贴设面12,该挂设面11是与自行车配件的挂钩凸设基面相抵接;该贴设面12则与该把手51外径缘相抵接。各该紧箍带20,是呈封闭的长条环状,是以一体方式分别由该挂设面11相对应的两侧缘以对称方式朝该贴设面12方向延伸预设长度;并于该紧箍带延伸的末端分别设为一延伸端2122 ;各该基座10及紧箍带20为塑性材质的应用。该镂空容室30,是由该基座10侧向贯设的通孔,提供具挂钩的自行车配件可穿设其中后勾设定位的部位。一卡勾件40,是呈S状,其两端分别具有一凹部4142可分别勾设各该紧箍带20的延伸端2122,各该卡勾件40及两侧的该紧箍带20共同形成绕设的封闭环状,借以束紧定位于该把手51上。借助上述构件,利用“挂钩式”的配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3.16 TW 1002047031.一种自行车的配件挂座,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个基座,是呈预设厚度的座体,其一侧为平面状的挂设面,相对应的另侧为呈凹状预设曲率的一个贴设面; 二个紧箍带,是呈长条状,分别由该挂设面相对应的两侧以对称方式朝该贴设面方向延伸预设长度; 一个提供具挂钩的自行车配件能穿设其中且勾设定位的部位的镂空容室,是由该基座侧向贯设的通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自行车的配件挂座,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雅启示
申请(专利权)人:永优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