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包括单堆配置的过滤排放组件和双机共用的下游排放组件,过滤排放组件包括贯穿于核电厂机组安全壳的安全壳贯穿件、穿过安全壳贯穿件与核电厂机组相连接的安全壳排放管线,下游排放组件包括与安全壳排放管线连接的双机组共用的排气母管、双机组共用的用于容纳排气母管的核电厂烟囱。由于对两台核电厂机组分别单堆配置过滤排放组件,能够满足两台机组安全壳在同时超压时的过滤排放容量要求,且不需要通过手动操作轮流对两台机组安全壳进行泄压排放,对各自机组操作即可,泄压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厂的安全系统,更具体的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堆压水堆核电厂的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是按照双堆共用和非抗震要求设计的,该设计没有考虑同一厂址两台或多台机组同时发生严重事故的情况。双堆共用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在两台机组同时发生严重事故后的缓解能力受到质疑。对于双堆共用设计的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一旦两台机组同时发生严重事故,虽然可以通过手动操作轮流对两台机组安全壳进行卸压排放,在一定时间内能够满足安全壳泄压需求,但湿式过滤器的容量和排放能力不能完全满足要求。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在核电厂机组发生事故时方便泄压、能够满足过滤排放需求且避免事故机组相互污染的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核电厂机组发生事故时方便泄压、能够满足过滤排放需求的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以克服现有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缺陷与不足。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包括单堆配置的过滤排放组件和双机共用的下游排放组件,过滤排放组件包括贯穿于核电厂机组安全壳的安全壳贯穿件、穿过安全壳贯穿件与核电厂机组相连接的安全壳排放管线,下游排放组件包括与所述安全壳排放管线连接的双机组共用的排气母管、双机组共用的用于容纳所述排气母管的核电厂烟囱。作为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改进,所述安全壳排放管线汇合到排气母管前分别设置有止回阀。作为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改进,所述安全壳贯穿件与止回阀之间的安全壳排放管线设置有湿式过滤器,所述湿式过滤器在每台机组上分别单堆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改进,所述安全壳贯穿件与湿式过滤器之间的安全壳排放管线处设置有安全壳隔离阀。作为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改进,所述湿式过滤器各自设置废液回流管线与湿式过滤器上游的安全壳排放管线相连接,所述废液回流管线设置有废液回流管线隔离阀,所述废液回流管线与所述安全壳排放管线的连接部位于所述湿式过滤器与所述安全壳隔离阀之间,所述湿式过滤器与所述止回阀之间的安全壳排放管线处设置有反冲洗阀。作为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改进,在所述安全壳外还设有屏蔽墙,所述安全壳隔离阀、废液回流管线隔离阀和反冲洗阀的各自的操控杆均穿设于所述屏蔽墙。作为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改进,所述安全壳排放管线分别单独配置放射性物质监测仪表,所述放射物质监测仪表位于所述反冲洗阀与所述止回阀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改进,所述安全壳排放管线分别单独配置孔板和爆破盘,所述爆破盘位于所述反冲洗阀与所述放射物质监测仪表之间,所述孔板位于所述反冲洗阀与所述爆破盘之间。作为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改进,过滤排放组件设置两道所述安全壳隔离阀。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在本专利技术的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中,由于对两台核电厂机组分别单堆配置过滤排放组件,能够满足两台机组安全壳在同时超压时的过滤排放容量要求,且不需要通过手动操作轮流对两台机组安全壳进行泄压排放,对各自机组操作即可,泄压方便。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进行详细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为了限定本专利技术。图I所不为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的一个实施方式,其包括单堆配置的过滤排放组件和双机共用的下游排放组件,过滤排放组件包括贯穿于核电厂机组安全壳的安全壳贯穿件2、穿过安全壳贯穿件2与核电厂机组相连接的安全壳排放管线1,下游排放组件包括与安全壳排放管线I连接的双机组共用的排气母管12、双机组共用的用于容纳排气母管12的核电厂烟囱13。在本专利技术的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中,由于对两台核电厂机组分别单堆配置过滤排放组件,能够满足两台机组安全壳在同时超压时的过滤排放容量要求,且不需要通过手动操作轮流对两台机组安全壳进行泄压排放,对各自机组操作即可,泄压方便。具体地,安全壳排放管线I汇合到排气母管12前分别设置有止回阀11,即止回阀11单堆配置。共用排气母管的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中,当一台机组发生事故时,带放射性的排放尾气容易反串到另一台未发生事故的系统管道和设备内,污染过滤设备容器内的洗涤液,影响其过滤效率和过滤能力。设置了止回阀11即可使得两台机组单堆配置安全壳过滤系统时可以避免发生事故的机组污染另一台未发生事故机组的系统管道和设备。由于止回阀11的作用,汇合到排气母管12的带放射性的排放尾气就不会反串到未发生事故机组的系统管道和设备内,从而避免污染过滤设备容器内的洗涤液。进一步,安全壳贯穿件2与止回阀11之间的安全壳排放管线11设置有湿式过滤器4,湿式过滤器4在每台机组上分别单堆配置。现有的双堆配置的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是由两台机组共用一套湿式过滤设备,通过共用的湿式过滤设备对两台机组轮流进行泄压过滤,并通过双机组共用的排气母管和烟 将洗涤过滤后的气体排向大气环境。每台机组均配置湿式过滤器4,可以保证两台机组发生意外事故时,可以同时进行过滤,无需人工切换,避免机组之间彼此污染,防止机组安全壳内压过高。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由于采用了单堆配置湿式过滤器4的结构,能够满足两台机组安全壳在同时超压时的过滤排放容量要求,并且不需要通过手动操作轮流对两台机组安全壳进行泄压排放,对各自机组操作即可,泄压方便。更佳地,安全壳贯穿件2与湿式过滤器4之间的安全壳排放管线I处设置有安全壳隔离阀3。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设置了安全壳隔离 阀3,满足安全壳隔离的安全要求,且抗震等级为最高级别,在发生地震后系统的安全壳隔离阀3仍然能够开启,保障了本专利技术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湿式过滤器4为抗震级类,在发生地震后能够保持完整性并执行其功能。进一步的,湿式过滤器各自设置废液回流管线5与湿式过滤器4上游的安全壳排放管线I相连接,废液回流管线5设置有废液回流管线隔离阀51,废液回流管线5与安全壳排放管线I的连接部位于湿式过滤器4与安全壳隔离阀3之间,湿式过滤器4与止回阀11之间的安全壳排放管线处设置有反冲洗阀6。由于在单堆配置的湿式过滤器4分别设置了废液回流管线5和废液回流管线隔离阀51,这样,系统运行完毕后,将事故机组过滤设备内的放射性废液回流到事故机组的安全壳内,可以有效降低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中的风险,避免放射性废液污染未发生事故的机组。当事故机组的安全壳压力降低至安全值后,运行人员手动关闭反冲洗阀6,开启废液回流管线隔离阀51,湿式过滤器4内的放射性废液依靠重力回流到事故机组的安全壳内,然后关闭安全壳隔离阀3将放射性物质限制在安全壳内,从而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放射性物质释放到环境的风险,而且可以防止放射性废料污染未发生事故的机组。优选地,在安全壳外还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包括单堆配置的过滤排放组件和双机共用的下游排放组件,过滤排放组件包括贯穿于核电厂机组安全壳的安全壳贯穿件、穿过安全壳贯穿件与核电厂机组相连接的安全壳排放管线,下游排放组件包括与安全壳排放管线连接的双机组共用的排气母管、双机组共用的用于容纳排气母管的核电厂烟囱。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排放管线汇合到排气母管前分别设置有止回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贯穿件与止回阀之间的安全壳排放管线设置有湿式过滤器,所述湿式过滤器在每台机组上分别单堆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壳贯穿件与湿式过滤器之间的安全壳排放管线处设置有安全壳隔离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堆核电厂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式过滤器各自设置废液回流管线与湿式过滤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绍飞,冯兴祥,王争光,唐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