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儿童用品制造
,特别涉及ー种婴幼儿用的睡袋。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婴幼儿睡觉时易动,特别是其脚部,经常会掀开或踢开被子,容易着凉而引起感冒等症状。这使父母很揪心。为此,目前市场上有ー种睡袋,让婴幼儿睡入其内,而无法掀开或踢开,从而免去前述烦恼。现有此类睡袋的结构较为简单,其外形一般呈上衣状,通过上下两层布料相叠并通过边沿的缝接而成一体状,两层布料的局部具有ー开ロ,此 开ロ用于伸出婴幼儿的头部,而两层布料的内部用于容纳婴幼儿的其他部位。现有睡袋虽然解决了婴幼儿睡觉时容易掀开或踢开被子的缺陷,但是,其存在其它缺陷由于两层布料直接缝接而成,常态下两层布料相叠,当婴幼儿睡入其内时,感觉夹于两者之间,限制了其自由活动,特别是其脚部的活动,从而造成其睡觉极不舒适,影响睡眠。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睡袋结构进行改进和创新,使其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ー种婴幼儿用的睡袋,婴幼儿睡于其内时,活动自由,感觉舒适。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ー种婴幼儿用的睡袋,包括上料层(I)、下料层(2),上料层(I)与下料层(2)连接,上料层(I)与下料层(2)连接后的顶部具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婴幼儿用的睡袋,其特征是包括上料层(I)、下料层(2),上料层(I)与下料层(2)连接,上料层(I)与下料层(2)连接后的顶部具有ー开ロ(4),上料层(I)与下料层(2)之间形成一个从顶部到底部逐渐变宽的内部空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幼儿用的睡袋,其特征是上料层(I)与下料层(2)的局部缝接,缝接处从开ロ(4)的两端起分别延伸至两侧;从两侧缝接处的底端起,下料层(2)向上翻折而形成翻边(2 — 1),沿顶部到底部方向,该翻边(2 — I)的宽度逐渐变宽,该翻边(2 一 I)的边沿与上料层(I)的边沿通过拉链(5)相连。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幼儿用的睡袋,其特征是上料层(I)与下料层(2)的局部缝接,缝接处从开ロ(4)的两端起分别延伸至两侧;从两侧缝接处的底端起,上料层(I)与下料层(2)通过连接片(6)相连,沿顶部到底部方向,该连接片¢)的宽度逐渐变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幼儿用的睡袋,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片(6)与上料层(I)通过第一拉链(5)连接,所述连接片(6)与下料层(2)通过第二拉链(7)连接。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幼儿用的睡袋,其特征是所述连接片¢)与上料层(I)通过拉链(5)连接,连接片(6)与下料层(2)缝接。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婴幼儿用的睡袋,其特征是上料层(I)与下料层(2)的局部缝接,缝接处从开ロ(4)的两端起分别延伸至两侧;从两侧缝接处的底端起,下料层(2)向上翻折而形成翻边(2 — I),沿顶部到底部方向,该翻边(2 — I)的宽度逐渐变宽;上料层(I)设有ー倾斜状的拉链(5 — 1),该拉链(5)的上端延伸至所述开ロ(4)的边沿,下端延伸至与下料层翻边(2 — I)相连接的边沿,所述拉链(5 — I...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