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介电式种子分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29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适用于种子分级清选的机器,主要由机架、刮种器、分选滚筒、料斗、传动系统和接种板组成。在机架的上部装有料斗,料斗下方是刮种器,刮种器的正下方是分选滚筒,电极及PVC隔板并行缠绕在滚筒上,滚筒的下方是可调式接种板。分选滚筒一端辐板的外侧装有升压变压器,电极与升压变压器相连,一侧轴上装有集电环。滚筒通过带轮与电机及种刷形成带传动系统。该种子分选机采用了新结构及新的布线方式,从而解决了种子随机落在分选滚筒表面上和堆积的问题。(*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介电分选滚筒及介电分选机。
技术介绍
经专利文献检索,已有的介电式种子分选机,如中国专利90213707.7、92222687.3、93227460.9、97200115.8其分选装置基本上相似,即将电极以螺旋线方式绕在分选滚筒圆周上,料斗中的种子通过导种板直接落到分选滚筒上,这样不仅使种子随机落入到很不均匀的电场中,导致具有相同介电常数的种子受到不同的极化力,而且容易使种子在滚筒上发生堆积,因此分选效果不稳定。为克服上述缺点,现有的介电式分选机也作了一些改进,改进措施主要有一是减小分选电极的直径,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减小电场的不均匀性,但是不能消除电场不均匀性对分选种子的影响。由于电极直径的减小,在相同的电压下所产生的电场强度将减小,为了得到较大的电场强度,势必提高电压,这样就降低了整机的安全性,提高了对电极绝缘等级的要求。二是采用双滚筒,即经过第一个滚筒分选后的种子落到第二个分选滚筒上进行再次分选。这种方法无形中造成了两个滚筒之间电场的干扰,不利于分选,也增大了整机的尺寸,增加了整机的成本。上述方法尽管对介电式分选机有所改进,但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种子在分选滚筒上随机分布的问题。因此不能保证每个被分选的种子所处的电场都很均匀,不能保证具有相同介电常数的种子落入一个电场强度均匀的电场中,分选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往介电式分选机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的交流介电式种子分选机。本技术的任务是以下述方式完成的。该介电式种子分选机是由机架、喂料装置、接种装置、刮种器、分选滚筒、传动系统和电控系统组成。机架的上部是喂料装置,刮种器位于喂料装置下方,刮板成波浪型固定在刮板架上。刮种器下方是分选滚筒。在种子分选滚筒圆周上绕电极的同时并行绕有PVC隔板,PVC隔板间夹着两根极性相反的电极,相邻的两PVC隔板间形成比种子平均直径略大的沟槽。在滚筒上方有刮种器,强制种子均匀单层落入PVC隔板形成的沟槽中,最终使种子受到均匀的极化力。在分选滚筒一端辐板的外侧装有升压变压器,轴上装有集电环,且在分选滚筒的一端有皮带轮。皮带用于连接分选滚筒、调速电机和种刷,喂入辊和种刷轴采用链传动,通过改变分选滚筒下方接种板的长度来实现对种子不同级别的分选。该种子分选机是根据种子在分选滚筒上所受的支承力、重力、离心力、摩擦力和电场极化力的综合作用,将种子按活力大小分选到相应的接种板上,从而得到不同品质的种子。本技术采用了叶轮式喂入辊喂料,使得喂入量较均匀,同时,再用刮种器使得种子恰好全部单层落在电场强度基本均匀一致的PVC隔板间,即两根极性相反的电极导线中间。从而解决了种子堆积和随机分布在分选滚筒表面上的问题,按种子介电特性进行分级得以实现。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介电分选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机架 2.分选滚筒 3.刮种器 4.导种板 5.喂入辊 6.喂料斗7.种刷 8.接种板 9.调速电机图2为本技术介电分选滚筒的机构示意图。其中10.种子 11.PVC隔板 12.电极导线 13.升压变压器 14.集电环15.滚筒轴图3为滚筒与刮板的装配图。其中16.刮板 17.刮板架图4为刮种器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介电式分选机包括机架1,喂料斗6、驱动装置9和刮种器3及控制开关。机架上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介电分选滚筒2,机架上装有与介电分选滚筒相接触的种刷7,介电分选滚筒下设有可调式接种板8。控制装置包括总电源开关、驱动装置开关、电场控制开关和电场调节旋钮,机架上装有电刷,通过滚筒轴15上的集电环14将交流电与升压变压器13的原边相连。参照附图2,介电分选滚筒包括一滚筒,滚筒内设有升压变压器13,与升压变压器相连的电极12及PVC隔板11并行绕于滚筒外。相邻的两PVC隔板间形成比种子平均直径略大的沟槽,使得种子10恰好落在电场强度基本均匀一致的地方,即两根极性相反的电极导线中间。参照附图3,种子从喂入辊5通过导种板4,再到分选滚筒2上,由于刮种器3确保了种子恰好全部单层落在PVC隔板间的两根极性相反的电极中间,并且种子的轴线方向与滚筒上的电极导线的绕线方向基本一致(此处的电场强度基本均匀一致)。参照附图4,刮种器的刮板16呈波浪型固定在刮板架17上,并且每个刮板与PVC隔板形成的沟槽构成45°~60°的一夹角,迫使种子单层分布在PVC隔板形成的沟槽中,并能防止种子在沟槽中堆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种子从喂料斗通过叶轮式喂入辊由导种板均匀地喂入到介电选种滚筒上,并分布在由PVC隔板形成的沟槽中。活力差的种子由于介电常数大,被吸附在滚筒上并随着滚筒转动,最后被种刷刷掉并掉入差种接种板;活力强的种子由于介电常数小,直接落入良种接种板,最终把良种与差种分开。本技术有如下的优点1.利用PVC隔板,隔板间夹着两根极性相反的电极,相邻的两PVC隔板间形成比种子平均直径略大的沟槽,在滚筒上方有刮种器,减少了种子在分选滚筒上的跳动,强制种子单层落在PVC隔板形成的沟槽中,最终使具有相同介电常数的种子受到相同的极化力。缩短了种子从过渡到稳定极化的时间,从而解决了种子堆积和随机落在分选滚筒表面上的问题。2.采用了叶轮式喂入辊喂料,使得种子较均匀地落入到导种板上。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介电式种子分选机,包括介电分选滚筒、机架、喂料斗、刮种器、种刷、接种板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的上部装有料斗,料斗下方是刮种器,刮种器的正下方是分选滚筒,分选滚筒上的电极与升压变压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介电式种子分选机,其特征在于滚筒圆周上绕有PVC隔板,PVC隔板间绕有电极,相邻的两PVC隔板间形成比种子平均直径略大的沟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介电式种子分选机,其特征在于刮板与PVC隔板形成的沟槽构成45°~60°的夹角。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适用于种子分级清选的机器,主要由机架、刮种器、分选滚筒、料斗、传动系统和接种板组成。在机架的上部装有料斗,料斗下方是刮种器,刮种器的正下方是分选滚筒,电极及PVC隔板并行缠绕在滚筒上,滚筒的下方是可调式接种板。分选滚筒一端辐板的外侧装有升压变压器,电极与升压变压器相连,一侧轴上装有集电环。滚筒通过带轮与电机及种刷形成带传动系统。该种子分选机采用了新结构及新的布线方式,从而解决了种子随机落在分选滚筒表面上和堆积的问题。文档编号B07C5/344GK2920446SQ20062011662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10日专利技术者史建新, 宋玲, 董远德, 王庆惠 申请人:新疆农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介电式种子分选机,包括介电分选滚筒、机架、喂料斗、刮种器、种刷、接种板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机架的上部装有料斗,料斗下方是刮种器,刮种器的正下方是分选滚筒,分选滚筒上的电极与升压变压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建新宋玲董远德王庆惠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