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在电子设备内的操作构件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84272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0-13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操作构件和电子设备,其能够在提高操作构件的外表面中所提供的缓冲特性的同时保持可操作性。操作杆具有衬垫和基座部分,衬垫安置在基座部分上。基座部分被支撑为可移动的。基座部分具有围绕衬垫的外周的框架部分。基座部分和框架部分由比衬垫的材料具有更高刚性的材料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在电子设备内的操作构件,例如按钮或者操作杆。
技术介绍
诸如便携式游戏机或者游戏设备的控制器之类的电子设备包括由用户使用手指操作的操作构件,例如按钮或者操作杆。在美国专利No. 6394906的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设置在控制器内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具有柱状部分,该柱状部分的上端形成为盘状。盘状部分的外表面的整体使用盖子覆盖。该盖子包覆(enfold)所述柱状部分的上端。该盖子由相比柱状部分的材料较软的材料形成(在美国专利No. 6394906中为弹性体(elastomer))。因此,当用户触碰操作杆时,所获得的触感得到改善。 然而,在盖子包覆柱状部分的上端的结构中操作杆的外直径被设计为较小的时候,需要减小盖子的厚度。因此,维持盖子的厚度,即缓冲特性,变得困难。此外,在盖子包覆柱状部分的上端的结构中,当具有较高缓冲特性的材料用于所述盖子时,清楚地传递操作所述操作杆的手指的运动信号到所述电子设备变得困难,导致可操作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一种操作构件可以由用户通过手指操作。所述操作构件包括衬垫(cushion)部分,其表面上包括由用户的手指按压的按压表面;基座部分,所述衬垫安置于其上,并且其被支撑为可移动的;以及框架部分,其形成于基座部分中以环绕所述衬垫的外周。所述框架部分以及所述基座部分由相比衬垫的材料具有更高刚性的材料形成。另外,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的电子设备包括所述操作构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方面,因为操作构件具有环绕衬垫的外周的框架部分,所以即使在衬垫使用了具有高缓冲特性的材料的情况下,手指操作所述操作构件的运动也可以被清楚地传递到所述电子设备,从而抑制可操作性的变差。另外,因为衬垫安置在基座部分上面,所以即使在操作构件尺寸减小的情况下,维持衬垫的厚度也变得容易。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正视图。图2是所述电子设备的放大的正视图,其中放大示出了右侧的操作杆。图3是沿着图2中示出的线III-III作出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操作杆为倾斜状态的截面图。图5是包括在操作杆内的基座部分的平面图。图6是操作杆的另一个示例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I的正视图。图2是所述电子设备I的放大了的正视图,其中在后面描述的位于右侧的操作杆5被放大。图3是沿着图2中示出的线III-III作出的截面图。图4是示出操作杆5为倾斜状态的截面图。在下面的描述中,图I中的X1-X2方向为左右方向,Y1-Y2方向为上下方向。所述电子设备I是便携式电子设备,诸如游戏机或者个人信息终端(PDA),具有音频再现功能、视频再现功能、或者有线或无线通信功能。如图I中所示,所述电子设备I在前表面具有大致为矩形的显示屏幕2。所述显示屏幕2大致安置在前表面的中心部分。所述电子设备I在显示屏幕2的右侧和左侧具有握持部分IR和1L,其可以由用户用手握持。作为所述电子设备I的一种使用形式,用户通过在拇指、中指等之间抓握握持部分IR和IL来握持所述电子设备I。如图I所不,所述握持部分IR和IL设置有突出于所述电子设备I的外壳10的前表面并且能够由用户操作的多个操作构件。特别地,所述电子设备I具有位于所述显示屏 幕2的右侧和左侧的操作杆5。所述操作杆5从所述外壳10的前表面突出。如图3中所示,操作杆5具有操作部分54,该操作部分54在头部处形成为大致盘状。所述操作部分54是当用户操作所述操作杆5时,由用户的手指按压的部分。所述操作杆5具有自操作部分54(具体地,下文描述的基座部分52)朝向所述外壳10的内部延伸的棒状部分(下文中为柱状部分)53。所述柱状部分53的直径小于所述操作部分54的直径。所述操作杆5可以围绕所述柱状部分53的中心线C在径向上移动。在该示例中,所述操作杆3能够沿着径向倾斜(参见图4)。作为一种操作形式,用户使用手指按压操作杆5的操作部分54的外周边缘(后面描述的框架部分52a的外周边缘52c (参见图3))以使所述操作杆5倾斜。另外,作为另一种操作形式,用户用手指按压操作杆5的表面(后面描述的按压表面51a(参见图3)),用户在径向(例如,上下方向)上移动手指以使所述操作杆5倾斜。所述操作杆5的运动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所述操作杆5能够在径向滑动而不需要被倾斜。如图3中所不,所述电子设备I包括一个罩壳6。在该不例中,所述罩壳6是一个薄长方体。所述罩壳6容纳一机构A以在其中支撑所述柱状部分53的基座部分,以便所述操作杆5可以沿着所述柱状部分53的径向运动。在该示例中,所述支撑机构A包括两个相互垂直的轴61和62。所述轴61和62被支撑以能够沿着它们的轴线01和02旋转。例如,轴62由罩壳6支撑,所述轴61由轴62支撑。所述柱状部分53的基座部分连接到轴61以能够围绕轴61旋转。通过该结构,柱状部分53可以沿着所述柱状部分53的任何径向倾斜,包括上下方向,左右方向,等等。此外,罩壳6还容纳一个传感器(未示出)用于探测所述柱状部分53的倾斜程度和倾斜方向,即,轴61和62的旋转角度。由传感器探测到的旋转角度被输出到控制电路例如包含在所述电子设备I内部的CPU。所述操作杆5例如是一种模拟摇杆,所述传感器输出表示旋转角度的信号。如图3中所示,在所述罩壳6中形成圆形开口 6a。所述柱状部分53通过开口 6a自罩壳6向外延伸。在该示例中,柱状部分53可以被倾斜以接触所述开口 6a的内边缘(参见图4)。也就是说,所述开口 6a的内边缘作为限定所述操作杆5的运动范围的止挡器。所述电子设备I容纳了各种部件例如电路板(未示出),并且设置有形成所述电子设备I的外表面的外壳10。如图3中所不,所述罩壳6也被容纳在外壳10中。在外壳10内形成比开口 6a大的圆形开口 10a。所述操作杆5自开口 IOa朝向外壳10的外面突出。另外,罩壳6比开口 IOa大。所述罩壳6通过例如螺钉固定到外壳10。而且,在该不例中,如图2和3所示,外壳10包括壳体IOb以及前面板10c,壳体IOb作为安装电路板或者罩壳6的框架,前面板IOc附接至壳体IOb的表面并形成所述电子设备I的前表面。如上所述,所述操作杆5包括位于所述柱状部分53的末端部分的操作部分54。如图3所述,所述操作部分54包括形成所述操作部分54的表面的衬垫51以及与所述柱状部分53的末端部分整体形成的基座部分52,衬垫51安置在 基座部分52上。在该示例中,所述衬垫51和基座部分52在平面图中是圆形的并且整体为盘状。作为操作杆5的一种操作形式,当按压衬垫51的表面51a时,用户倾斜所述操作杆5(在下文中,表面51a被称为按压表面51a)。所述衬垫51由具有缓冲特性的材料即软性材料形成。所述衬垫51的材料具有柔软特性,当按压表面51a被按压时,其允许所述衬垫51的外形被扩大。换句话说,在其中用户按下没有被随后描述的框架部分52a环绕的衬垫51的假设的情况下,所述衬垫51的外形可被扩大。因此,当用户按压所述衬垫51的按压表面51a时,所述按压表面51a随着手指的形状而变形,因此用户可以获得好的触感。所述衬垫51可以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所述衬垫51的材料例如为诸如硅树脂或橡胶的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55/201210066181.html" title="设置在电子设备内的操作构件及电子设备原文来自X技术">设置在电子设备内的操作构件及电子设备</a>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1.25 JP 2011-013471;2011.08.12 JP 2011-177051.一种电子设备的操作构件,其设置在电子设备内,并且能够由用户使用手指操作,所述操作构件包括 衬垫,在其表面上包括由用户的手指按压的按压表面; 基座部分,在其上设置所述衬垫,并且其被支撑为可移动的;以及 框架部分,形成在所述基座部分中以环绕所述衬垫的外周,所述框架部分和基座部分由相比所述衬垫的材料刚性更高的材料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I的操作构件,其中,所述操作构件是操作杆,该操作杆具有末端上形成有所述基座部分的柱状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的操作构件,其中,所述框架部分形成在所述衬垫的整个周边之上。4.根据权利要求2的操作构件,其中 所述衬垫和基座部分中的一者设置有朝向所述衬垫和基座部分中的另一者突出的突起,并且 所述衬垫和基座部分中的另一者设置有供所述突起装配至其中的开孔。5.根据权利要求4的操作构件,其中,所述突起设置在所述衬垫内,并且所述开孔设置在所述基座部分内。6.根据权利要求5的操作构件,其中 所述开孔贯穿所述基座部分,并且 所述突起穿过所述开孔到达所述基座部分的与所述衬垫相反的一侧,并且在其一端包括卡在所述基座部分上的接合部分。7.根据权利要求6的操作构件,包括各自用作所述突起的多个突起, 所述多个突起环形布置以环绕所述柱状部分的中心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鹰啄信之榊原健司增田裕明东崎优宫泽清和中川和人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计算机娱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