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信号强度的动态环境中多物体定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多径效应存在的室内情况下,只利用接收信号强度的信息,建立一种无线信号地图,使之可以用来同时确定多个目标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环境改变的时候不用重复建立地图。本发明专利技术先进行指纹识别信息的收集,在数据库中存储对应视线距离的信号强度值,然后在目标物体定位阶段进行对比,通过在多条路径中区分出视线路径,使得到的视线信号强度可以直接运用到定位当中,提高定位的准确性,并在动态的室内环境中进行精准的定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信号强度测距技术的在动态环境中进行多物体定位的方法。该方法利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建立视线路径(Line-Of-Sight)的无线信号地图(radiomap),从而可以在动态环境中对多个物体进行分别定位。本专利技术属于无线通信及计算机科学
技术介绍
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测距和定位技术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主要方法是基于信号强度的大小来得到相应的距离信息。现有的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技术主要就是基于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距离的关系。理论上来说,信号强度和距离是成一定比例关系的,一般随着距离的增大,信号强度也随之减小。通过对信号强度的测量可以得到发射信号源和接受信号源之间的距离。例如,如果 知道物体和三个已知位置的距离就可以用三角定位确定物体的位置,这种方法叫做三角定位。与其他定位技术相比,基于信号强度的定位技术有很多自己的优势。它需要很少的硬件支持,而且可以应用在无线节点设备上。一般来说基于信号强度的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依靠建立无线信号地图(radio-map);第二类是不建立无线信号地图的方法。在第一类方法中,其基本思想是先建立一种在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位置信息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该方法在实验区域划分一些小的子区域,然后在各个区域测量从不同发射装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值,然后在定位的时候,目标物体可以将自己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在提前建立好的无线信号地图中找到与之对应的位置。我们将建无线信号地图的部分称为离线训练(off-line training),而寻找定位物体的位置对应关系我们称为在线定位(onlinelocalization)。然而,这种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传统的基于无线信号地图的方法很难定位多个物体。因为在实际的室内环境中,信号的传输会受到多径现象的影响。多径现象是指传输的无线信号到达接收方经过了两条或者多条路径,因为实际环境中(尤其是室内环境中)有许多的物品,如楼房,桌子,墙壁,甚至空气中的悬浮颗粒,都会使无线信号反射或折射。所有的路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视线距离路径,是传送放到接收方的直线距离;另一种是非视线距离路径。在实际环境中,传统的接收信号强度实际上是多个路径信号的一个组合叠加。根据不同路径到达的信号通常会有不同的相位,因此在接收方会起到加强或者减弱信号的效果。当有多个物体出现时,我们仍将在不同的位置收集信号强度的信息并储存在信号地图中,但是由于多径现象的影响,不同数量的目标物体在不同的位置会产生不同的多径信号。因此,接收到的信号总和经常是不同的。所以,当目标物体个数是未知的时候,建立这样一个基于多物体的无线信号地图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大多数传统的基于无线信号地图的定位方法都假设一种静态的环境。但是实际情况中环境会发生一定的改变,主要是由于多个物体的出现和内部陈设的变化引起的,所以环境的改变也会产生不同的多径信号信息并影响信号强度的值。因此,每当环境改变的时候,传统的方法就需要大量的在线训练经行校准。本专利技术的视线距离无线信号地图可以有效的解决多物体的室内定位方法。经检索,有以下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具有与本专利技术相似特征 申请号为201110373217. 3,申请日为2011年11月22日的国内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物理层的无线网络室内定位的实现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基于物理层的正交频分复用平台获取目标节点的多个子载波的信道状态信息,计算各个目标节点和参考节点的距离进而得到具体的位置。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传感器进行定位,并且结合无线电波地图得到目标物体的位置,可以同时确定多个物体的位置。申请号为201110350390. I申请日为2011年11月09日的国内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信道状态信息的室内定位方法,该技术基于正交频分复用技术,收集精细的物理层的各个子载波信道信息并进行预处理。其次,将处理后的信道信息作为参考位置点的指纹标识信息,从而帮助搭建包括各个参考位置点的指纹信息的无线电波地图。本专利技术在收集指纹标识信息的时候进行预处理,只存储视线距离的指纹标识信息,这样可以有效的在动态环境中保证不缺失大量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多径效应存在的室内情况下,只利用接收信号强度的信息,建立一种无线信号地图,使之可以用来同时确定多个目标物体的位置,并且在环境改变的时候不用重复建立地图。本专利技术从两个方面解决了利用无线信号地图经行室内定位所存在的问题。首先,本专利技术在环境改变的情况下(比如室内陈设的改变),不用通过重复收集指纹标识信息建立新的地图。其次,当室内有多个物体存在的时候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方法也可以同时将多个目标物体精准定位出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首先,室内多径的变化主要是由环境的改变和室内的陈设变化造成的,一些原本存在的非视线路径消失的同时也有一些新的非视线路径出现。同理,当室内有多个物出现的时候,新增加的物体对非视线路径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本专利技术中,我们将参考节点放在适当的位置,可以保证陈设变化和多物体的出现不会阻碍视线路径。本专利技术通过分离视线距离信号强度,并建立相应的地图可以达到对多物体的定位。第一步是建立视线距离信号地图。在本专利技术中,整个定位的区域被分成若干个子区域,如大小为Im *lm的子区域,每个区域在屋顶有参考节点作为接收端,而目标节点作为发射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进行视线距离无线信号地图的建立第一种是通过理论模型来建立相应的地图,第二种是通过在线实验训练的结果。通过两种方法都可以得到视线距离信号地图。第二步就是进行多物体的定位,每一个目标物体都是发射端,参考节点作为接收端。发射端每次发送数据包的时候在每一个信道上面都发送一定量的数据包到参考节点,例如,Telosb节点一共可以转换16个不同的信道。不同的目标物体在数据包中传送对应于自己的编号便于接收端的区分,然后在接收端对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从而可以根据不同的节点编号分别给出目标物体的具体位置。本专利技术在得到视线距离地图以后,将所得的数据存到数据库中,然后在需要得到目标节点位置的时候我们将收到的视线距离信号和数据库中的值进行对比。在本专利技术的视线距离无线信号地图中,每一个矩阵中存储了三个参考节点的视线距离信号值。本专利技术采用k个最近邻居的方法来确定目标节点的具体位置。在定位过程中,目标节点都作为无线信号的发射方,参考节点都作为信号的接收方。我们把需要定位的区域分为t个子区域,参考节点的数目为q。并且对于每一个目标节点来讲,它的信号强度向量可以表示为S= (S1^riS9),其中4表示第i个参考节点收到目标节点的信号强度,i的范围是I到q。在每一个子区域j中,我们的无线信号地图向量表不为,其中&表示在子区域j中参考节点i收到的视线距离的无线信号强度的大小。最后我们计算欧几里得距离得到最终的结果。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如下 (O实现在室内环境下的,对多个物体的同时精准定位; (2)在环境改变时不用重复建立无线信号地图,提高定位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I为基本原理不意图。图2为多径示意图。图3系统定位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区别于传统无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信号强度的动态环境中多物体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将定位区域分成若干个子区域,每个区域放置相应参考点,该参考点放置在能保证陈设变化和多物体的出现不会阻碍视线路径的适的位置,并收集指纹标识信息,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分离视线距离信号强度,然后将该值存储到数据库中,建立相应的无线信号地图;基于该无线信号地图作为发射端的目标物体与作为接收端的参考节点之间进行通信,在需要得到目标节点位置的时候收到的视线距离信号和无线信号地图数据库中的值进行对比,采用k个最近邻居的方法来确定目标节点的具体位置,计算欧几里得距离得到最终的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信号强度的动态环境中多物体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参考点的放置位置能保证室内陈设变化和多物体的出现不会影响视线路径,因此陈设变化后,无须重新建立无线信号地图。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信号强度的动态环境中多物体定位方法,其特征是接收信号的强度是由无线电波在多径传播后的一个组合,从而带来的额外的无线电波相位信息,本发明利用它分离出视线距离路径的无线信号,因此无线信号地图中存储的不是原始信号强度信息,而是视线距离信号强度的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信号强度的动态环境中多物体定位方法,其特征是在视线距离无线信号地图中,每一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小楠,张滇,倪明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